麻黄附子细辛汤临床运用体会

麻黄附子细辛汤临床运用体会

ID:46855321

大小:5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8

麻黄附子细辛汤临床运用体会_第1页
麻黄附子细辛汤临床运用体会_第2页
麻黄附子细辛汤临床运用体会_第3页
资源描述:

《麻黄附子细辛汤临床运用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麻黄附子细辛汤临床运用体会【关键词】麻黄附子细辛汤;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急性喉炎;治疗应用近6年来,笔者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急性喉炎等疾病,多获佳效,现举例介绍如下。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案例1:患者,女,75岁,2006年12月5口初诊。患者心悸胸闷、气短,动则加重半年余,在某省级医院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曾用西药治疗(具体用药不详),上述症状无明显变化。刻诊:胸闷、气短,动则尤甚,伴全身乏力、头晕,时有心悸,舌质淡紫,苔薄,脉弦迟。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听诊:心率42次/mine中医诊断

2、为胸痹,证屈心阳虚衰、寒凝血瘀。治以温补心阳、散寒通脉、活血化瘀。方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麻黄10g,制附片10g,细辛3目党参20g,桂枝10g,当归12g,炒白芍12g,川莒10g,丹参20g,麦冬10g,五味子10g,廿草6g。5剂,每日1剂,水煎服。药后症状明显减轻,心率50次/mino药证相合,守方稍作加减,续服30剂,症状全部消失,随访1年未见复发。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属中医“胸痹”、“心悸”范畴,临床表现为心胸憋闷、心悸、气短、舌瘀黯、脉迟等,多因心阳虚衰、寒凝血瘀而引起。治宜温阳散寒、活血通脉。方屮麻黄辛温散寒、宣降肺

3、气,肺气宣降可助调节心血运行;制附片补火助阳、温运心脉;细辛散寒通脉;加以党参、甘草、桂枝益气散寒通脉;当归、川茸、丹参活血化瘀;白芍、麦冬、五味子养心阴、补心血,同时反佐麻黄、附子、细辛、桂枝之燥热,使全方温而不燥、补而不腻。诸药合用,共奏温补心阳、活血化瘀、散寒通脉之效。2急性喉炎案例2:患者,男,42岁,2007年2月3日初诊。3d前,患者大汗后不慎受寒,突然出现声音嘶哑,全身疼痛、发热,在本院耳鼻喉科住院治疗。喉镜示:声带淡红水肿。诊断为急性喉炎。经用抗感染、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治疗无显效。现患者声音嘶哑,咽喉胀紧,全身疼痛,阵阵

4、恶寒,无汗,咳痰清稀,时时胸闷,舌质淡,苔白,脉弦紧。中医诊断为急喉瘠,证属阳气虚弱、风寒袭肺。治以疏风散寒温阳、宣肺理气开音。方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麻黄10g,制附片6g,细辛3g,桂枝10g,厚朴10g,炒杏仁10g,川<10g,廿草6g,生姜5片,大枣5枚。2剂,每日1剂,水煎服。药后声音嘶哑、咽喉紧胀明显减轻,全身疼痛、恶寒、咳嗽、胸闷基本消失。药证相合,效不更方,继服3剂而愈。按:急性喉炎属中医“急喉痔”范畴,临床上因感受外邪性质不同及患者体质差异,有风寒、风热、肺热壅盛之分。该患者素为阳虚之体,复感冬季寒邪,致风寒束表,

5、肺气郁闭,失于宣降,肺气不利而见诸症。方中麻黄、细辛、桂枝疏风散寒宣肺;制附片补火温阳以祛寒;厚朴、炒杏仁宣降肺气;川時行气活血;生姜、人枣调和营卫;廿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疏风散寒温阳、宣肺理气开音Z效,药证相合而获良效。3结语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由麻黄、附子、细辛组成,具有温阳散寒、疏风宣肺Z功效。该方原用于治疗“少阴病,始得Z,反发热,脉沉者”,即少阴兼太阳之阳虚外感证,临床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四肢欠温,咳吐清稀痰涎,胸闷喘息,舌质淡,脉沉迟等。笔者用于治疗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急性喉炎,分别属于屮医“胸痹、心悸”、“急

6、喉瘠”范畴,二者的病机均为心肾阳虚、外感风寒。二者病机相同,故均用该方治疗而获效,体现了中医学异病同治的学术思想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