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传统道德教育之意蕴和实现路径

论新时期传统道德教育之意蕴和实现路径

ID:9581223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3

论新时期传统道德教育之意蕴和实现路径_第1页
论新时期传统道德教育之意蕴和实现路径_第2页
论新时期传统道德教育之意蕴和实现路径_第3页
论新时期传统道德教育之意蕴和实现路径_第4页
论新时期传统道德教育之意蕴和实现路径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新时期传统道德教育之意蕴和实现路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新时期传统道德教育之意蕴和实现路径【摘要】中国传统道德是古代先哲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文明财富,也是中国文化对世界文明最突出的贡献之一,时至今日,它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价值。我们应当细心考究传统道德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传统道德教育的意蕴,并通过合理有效的路径积极开展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使传统道德服务于社会主义道德实践和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传统道德传统道德教育实现路径    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严复曾提出“非新无以进,非旧无以守”的观点,其意为一个民族如果囿于传统,没有创新精神,便不可能发展,而抛却传统,割断历史,将会失去立足的根基。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

2、逐渐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今天,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为民族不断进取提供价值支撑和精神动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从而“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毋庸置疑,丰厚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呈“伦理型”特征,传统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和主流文化。那么,新时期传统道德教育的意蕴何在?其实现路径又是怎样的呢?    1新时期传统道德教育的意蕴    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卷帙浩繁,义理宏深,虽历经几千年风风雨雨的荡涤冲刷,依旧闪耀着璀璨夺目的智慧之光,它蕴涵着许许多多合乎规律性的

3、、对现代社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的道德资源。新时期传统道德教育的意蕴或内容应该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克己奉公、精忠爱国的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纵观中国传统道德思想,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主线贯穿始终,即公忠原则。从《诗经》中的“夙夜在公”,到《书经·周官》提出的“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再到汉初贾谊《治安策》所阐发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等等,都不断强调为整体而献身的精神。宋明理学家所强调的“义利之辨”、“理欲之辨”,在剔除其为封建国家效忠的消极方面之后,可以体味到一种为国家民族公利而牺牲个人私欲的强烈要求。这种“为公”精神的培育就是强化对群体、国家的义务感和历史责任感,并形

4、成精忠爱国的浩然正气和民族气节。而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是建立在“义以为上”的道德价值观基础之上的,国家利益是大义,超越个人利益之上,为了国家民族大义,甚至可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一些学者大肆宣扬“政治文化一体化”,叫嚣“民族国家的时代结束了”,这对于人们的爱国观念产生消解作用。其实,国家依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最强大的活动主体,也是捍卫民族利益的最具实力的权威力量,所以说爱国主义并没有过时。通过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可以培育广大公民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人们的报国之志,增强民族自尊

5、心、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另外,“市场经济的运行更多是依靠利益驱动,极易产生诱发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负面效应”。[1]中国古代“义以为上”的道德价值观教育能够促使人们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纠正见利忘义、金钱价值泛化的不良倾向,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地发展。  (2)博施仁爱、推己及人的仁爱传统教育。在人与人相处中,传统道德特别强调推己及人、关爱他人。中国古代儒家伦理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提倡“仁”,以仁作为其道德思想的核心。孔子将“仁”的基本涵义界定为“爱人”,并作了全面阐释:从积极方面立论,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从消极方面立论,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认为应当从欲望、情感、追求等方面设身处地为对方考虑,做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这样便能达到人际和谐。儒家仁爱精神所体现的人道主义精神,不仅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而且熔铸入了民族魂,成为中华民族的根本精神之一。虽然儒家的仁爱论以封建宗法制为构建基础,具有时代局限性,但是作为处理人伦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原则,具有非常重要的现代价值。加强仁爱教育有利于涵养和保持敬老慈幼、互相关爱的良好社会风尚。  (3)言行一致、重诺守信的诚信传统教育。在传统道德中,诚信历来被视为“立人之本”、“举政之本”、“进德修业之本”。孔子不仅提出:“人而无信,不

7、知其可也”的思想,而且把信摆到关系国家兴亡的重要位置,强调:“民无信不立”,甚至认为可以“去兵”、“去食”,而不可无信。任凭世事更替、时代变迁,中华民族讲究诚信的精神始终延续不断。在当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更加迫切需要倡导诚实守信的道德理念。因为“以利益为导向的市场活动极易造成工具理性的扩张和僭越”,[2]使人们的思想行为产生功利化和世俗化倾向,于是“道德危机”和“价值颠覆”便日益困扰着人们。所以,当前要大力弘扬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通过富有成效的诚信教育使“诚实为本、操守为重”的道德观念深入人心,使“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