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研究

浅谈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研究

ID:9580192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3

浅谈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研究_第1页
浅谈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研究_第2页
浅谈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研究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师 职业倦怠 职业压力 工作满意度  [论文摘要]教师是最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的行业之一,高职教师相对于普通高校教师来说,其职业倦怠表现得更明显,也更为强烈,本研究从深入分析当前高职教师的职业压力和工作满意度情况入手,解析高职教师职业倦怠形成的因素,并从社会、学校、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应对的策略  一、问题提出  美围心理学者Freudenberger于1974年首先提出“职业倦怠”(joblJbun,-out)一词,自此研究职业倦怠成为学者所关注的焦点目前,关于职业倦怠的概念结构、理论模型及其测镀_r具的所有研究中,Masla

2、ch所提出的职业倦怠三维模式及测(MBI)被公认为最科学、简洁的,也是应用最广泛的研究之一。有资料显示,有30~35%的美国教师对自己的职、I强烈不满,而5~20%的人已处于职业倦怠状态。  目前,围内对于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还没有更多地关注。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高职教师相对于普通高校教师来说,其职业倦怠表现得更明显,也更为强烈。本研究认为,高职教师职业倦怠是高职教师不能顺利应时工作压力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于长期高水平的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冈而职业压力和工作满意度直接关系着职业倦怠的水平。本研究从深入分析当前高职教师的

3、职业压力和工作满意度情况人手,来解释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因素,寻求降低其倦怠水平的方法,以期能提高高职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链。  二、研究方法  1.研究样本为了研究高职教师的职业压力状况与工作满意度,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福建某高职院校150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4人,女性86人共发放问卷160份,收回有效问卷150份,问卷回收率为938%  2.测量工具。根据研究构思,采用“职业压力与工作满意感调查问卷”,收集有关高职教师职业压力与工作满意感方面的数据情况,以期能探讨二对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影响。要求被试者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对5点挝表作出选择,从“1非常不满意

4、”到“5非常满意”。  3.数据处理。运用社会科学统计分析软件包Sl13.0for.  (四)高职教师职业压力、工作满意度及职业倦怠的关系模型  根据高职教师的职业压力、工作满意度及职业倦怠的关系,本研究给出三者的关系模型。从图1可以看出,高职教师在科研、职称、教学、人际等多方面碰到的困难,会让教师体验到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高职教师在综合素质教学、教学管理、工作促进、实践能力、教学质量和办学条件等方面的满意度影响了其工作满意度。而高职教师体验的压力和工作满意度都会直接对其职业倦怠产生影响。因此,采取措施降低高职教师的职业压力,提高其工作满意度对减少其职业倦怠水平有着至关重要

5、的作用。  四、对策  解决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从社会、学校、个人三个层面提出应对策略的设想。  (一)社会层面  目前高职院校虽然在数量上占比例比较大,但社会地位并不高,这就需要政策上的支持,加大软硬件方面的投人,促进高职教育的专业化,减轻高职院校办学的压力。2005年l0月28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这是对职业教育的肯定,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契机。通过扩大宣传,要逐步形成一种对高职类教师公共信任和支持的社会环境,增强其职业认同感和自尊感,对高职教师抱合理的社会期望。另一方面,社会的重视及竞争力的提

6、高也有利于高职教师社会地位的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师在职称评定、进修教育、收入等方面和普通高校教师获得同等的机会,更有利于营造出平等、公平的氛围,可以吸引更多优秀专业人才扩充到高职教师队伍中,使高职教育的发展得到有力的支撑。  (二)学校层面  在学校层面上,主要是高职院校本身要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这个环境不仅包括学校的软、硬件建设,还包括心理方面的良好氛围。  1.改进学校内部的教育评价系统,评价要做到公开、公正、科学。同时,增加对教师的支持,包括精神支持和物质支持两方面。具体可表现在优化学校人员配置、改善工作条件、支持教师的教学、对其劳动予以认可和积极评价并

7、给予物质鼓励等等。  2.加大硬件和软件的投入,学校要尽力完善办学条件,满足教师教学、科研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尤其是为高职教师提供更多的进修培训机会,提高教师的价值感及归宿感;加强民主化,增加高职教师的参与权,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主人翁责任感。从软硬件上提高高职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减少其职业倦怠水平。  3.必须尽快建立、健全高职教师的心理咨询、心理辅导与心理救助的机制和机构,在职业倦怠尚未出现或初见端倪的时候,就进行关注,提供相应的抚慰,而对于某些依靠自身力量实在无法摆脱和治愈职业倦怠的高职教师,则应当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