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企改革的方向--玉柴集团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调研分析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企改革的方向--玉柴集团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调研分析

ID:9579184

大小:6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0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企改革的方向--玉柴集团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调研分析_第1页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企改革的方向--玉柴集团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调研分析_第2页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企改革的方向--玉柴集团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调研分析_第3页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企改革的方向--玉柴集团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调研分析_第4页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企改革的方向--玉柴集团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调研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企改革的方向--玉柴集团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调研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企改革的方向--玉柴集团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调研分析摘 要:国有企业改革作为贯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30年来以沿着“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不断试错,在艰难中不断前行。一批通过改革改组改造,适应市场化要求的新国企应运而生,在体制和机制转型中不断成长壮大,玉柴集团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本文首先以玉柴集团为典型介绍了国有企业确立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历程,进而剖析了玉柴集团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和成功实践,最后,总结玉柴集团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果并提出目前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即是玉柴集团层面产权制度改革的滞后。认为继续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现代企业

2、制度的核心,对于玉柴集团,需要和地方政府在中央精神的指引下,继续解放思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在继续深化玉柴集团的产权改革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关键词:现代企业制度,国企改革,玉柴集团,产权制度改革  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实力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与日俱增。企业所有制结构更加合理,极大地提升了国民经济的活力。在“抓大放小、国退民进”的改革思想指导下,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民营企业的政治与法律地位有了显著改善,实现了快速发展;在改革开放基本国策和WT

3、O的框架下,外商投资环境大大改善,外资流入持续增加,外资企业已经成为中国参与全球竞争最积极的企业群体。国有、民营、外资经济已经在我国经济中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国有企业改革作为贯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在缺乏前人经验可鉴的条件下,30年来以沿着“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不断试错,在“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经过试点,全面推开”的大原则下实现了渐进式的制度变革,取得巨大的成就。今天,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名义GDP超过万亿美元的国家相比,中国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都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一批通过改革改组改造,适应市场化要求的新国企应运而生,它们顺应改革和发展潮

4、流,不断突破传统计划体制的束缚,坚持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在体制和机制转型中不断成长壮大,玉柴集团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一、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国有企业实行国营企业制度。在国营企业制度下,国家以所有者的身份对企业实行统一经营管理,并统一支配其劳动成果。厂长或经理的任务就是按照政府的计划指令和相关政策负责生产;企业为完成生产计划所需的资金由政府财政部门按计划直接无偿下拨或部分通过银行信贷解决;所需物资由政府物资部门按计划和统一价格供给;所需劳动力由政府劳动部门统一分配;企业的产品由政府物

5、资部门或商业部门按计划统包统配、统购统销;员工工资由政府按照统一标准发放;企业盈亏由政府负责,技术投入和设备改造由政府统一安排。企业惟一能做的和必须做的就是按照一定的技术要求,把政府配给的资源组织起来,生产出政府计划的产品。这种企业制度导致企业只有社会的统一目的,完全否定了企业和员工对产品的所有权和支配权,使企业员工失去了为追求自身利益而发展的动力。在建国初期物质极度匮乏的条件下这种企业制度曾经表现出很高的效率,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环境的复杂程度提高,这种由政府统一决策的企业制度必然难以适应外界变化的要求,最终退化为政府行政体制附属物。20世

6、纪80年代初,日本经济学家小宫隆太郎到中国考察后,宣布了一个举世震惊的观点:“中国没有企业”,实质上就是对当时实行的国营企业制度的大胆批评。    (一)国企改革早期经历曲折探索    1978年四川省宁江机床厂等6家企业的扩权试点揭开国有企业改革的序幕,1979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扩大国营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5个文件,标志着以放权让利为重点的企业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开始。“扩权让利”早期,企业的积极性在利益的刺激下得到了释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关资料表明,1980年试点企业的实现利润比上年增长11.8%,上缴利润增长7.4%。但是,

7、由于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从基数利润和留成比例的核定都是政府按照企业的不同情况一一核定的,这种不规范性再加上企业缺乏明确的责任约束,这导致了“扩权让利”后期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下降,企业将更多的精力用于与政府的利益博弈,通过加大实物补贴夸大成本等手段回避上缴利润等责任,明里暗里与国家争利。有关资料表明,到1981年,全国工业企业上缴利润下降8.5%,1982年、1983年造成连年的国家财政赤字。  为了扭转企业与国家争利的现象,就必须用一种规范的方法来处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于是就有了两步“利改税”政策的出台。由于利改税忽略了国有资产所有权对企业经营

8、权的约束,导致了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盲目膨胀,实施效果和初衷背道而驰。第二步利改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