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人名字的关系及文化信息价值

浅谈古人名字的关系及文化信息价值

ID:9573869

大小:5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03

浅谈古人名字的关系及文化信息价值 _第1页
浅谈古人名字的关系及文化信息价值 _第2页
浅谈古人名字的关系及文化信息价值 _第3页
浅谈古人名字的关系及文化信息价值 _第4页
浅谈古人名字的关系及文化信息价值 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古人名字的关系及文化信息价值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古人名字的关系及文化信息价值【论文摘要】:古代文化人和贵族往往既有名又有字,而名和字在意义上一般又都有联系,这种联系给我们提供了多种极有价值的文化信息,是文化研究的一种不可多得的重要矿藏。概括说来,名与字的之间的联系主要有以下几种:1.同义互训;;2.反义相对;;3.相关联想;4.同类相及;;5.离合名字;6.古语活用;;7.追慕古人。【论文关键词】:名字 关系 文化信息  名字,本是在社会上使用的个人的区别符号,自古及今,人皆有之,但古之于今,却有区别。在我们今天的人名系统中,虽然仍有“名字”这一概念,但

2、实际上是有名而无字。所以今天仍把姓名之名称为名字,是因为古人(严格说一直到建国以前)中凡有文化者,几乎都是既有“名”又有“字”。名,据说是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命名的,这就是《仪礼·丧服传》上所说的“子生三月,则父名之”。而字,则是成年后举行冠礼时由加冠嘉宾根据他名儿的含义给起的,这就是《礼记·曲礼上》所说的“男子二十,冠而字”。名和字,都是一个人的区别代码,一名足矣,何以还要“冠而字”呢?《礼记·冠义》说:“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仪礼·士冠礼》说:“冠而字之,敬其名也。”什么是“成人之道”?何谓“敬其名

3、”?唐人孔颖达在给《礼记·檀弓上》中“幼名,冠字”作注时说:“生若无名,不可分别,故始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也。冠字者,人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就是说,当一个人年满二十结发加冠之后,他就告别了童年时代而跨入了成年时代,社会也相应地承认和接纳他进人成人的行列,他就在社会上开始享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比如说具有了娶妻生子、出仕做官的权利,同时也要尽保家卫国、光宗耀祖的义务。这时,由长辈原来所命和多年来被长辈所称的“名”,就不便再在社交场合呼来唤去,就得另取一个供平辈或晚辈可以称呼的新

4、名,即“字”,以示他已不再是少不更事的孩童,而是一个可以托付重任的大丈夫了。这样,名和字的用途就有了分工:名是供长辈呼唤的,字是供平辈和晚辈称呼的。由此也形成了古代的一种称谓礼制,“即敬称、尊称、下对上称字,自称、谦称、上对下称名。平辈之间一般都称字,只有在很熟悉的朋友之间才称名,否则,‘指名道姓’、‘直呼其名’,则是不尊重对方的无礼行为。名和字的产生虽有先后,但在意义上是相关联的。《说文解字·子部》:“字,乳也”。段玉裁注曰:“人及鸟生子日乳……《叙》云:‘字者,滋乳而浸多者也。”,原来“字”是生育、滋生的意

5、思,所以古人将汉语书写符号中独体象形的,如“人”、“目”、‘旧”、“月”等,叫做“文”,而由“文”组合、滋生出来的符号,如“武”、“信”、“江”、“河”等,叫做“字”。人的字是由名滋生出来的,当然也就叫“字”了。字由名而滋生,它对名有表述、阐明的作用,所以又叫“表字”,所解释的是名的性质和含义,所以也叫“表德”,北齐颜之推在他的《颜氏家训·风操》篇中就说:“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正因为字和名在意义上有这样密切的联系,所以《白虎通·姓名》中才说:“或傍其名而为之字者,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关于名与字

6、之间的联系,清代学者曾把它归纳为“五体”(同训、对文、连贯、指实、辨物)、“六例”(通作、辩讹、合声、转语、发声、并称),近人有的则细分为十几种联系方法。概括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1.同义互训  名与字为同义词,二者相为辅佐,互作解释,如:(春秋)宰予,字子我。《尔雅·释话》:“予,我也”。“子”为古代男子的尊称或美称,《春秋谷梁传集解》:“子者,人之贵称”。在这里用以饰字。古人表字往往加“子”以为饰。(春秋)施之常,字子恒。《尔雅·释话》:“恒,常也”。《玉篇·巾部》:“常,恒也”。(东汉)班固,字孟坚。《玉

7、篇·口部》:“固,坚也”。《尔雅·释话》:“坚,固也”。孟表行第,古人常在字之前加“伯(孟)、仲、叔、季”以表排行。(宋)欧阳修,字永叔。《广雅·释话》:“修,长也”。《说文·永部》:“永,水长也。2.反义相对名与字为反义词,二者对立相应,各从反面作解,如:(春秋)曾点,字哲。《说文·黑部》:“点,小黑也”。《说文·白部》:“哲,人色白也”。点、哲义相反对。(唐)韩愈,字退之。《论语·先进》:“然则师愈与”。何晏集解:“愈,犹胜也”。又:“由也兼人,故退之”,朱熹集注:“兼人,犹胜人也”。愈为胜过,退之则是约束

8、使勿胜过。二者对立。(宋)晏殊,字同叔。《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殊与同义相反对。(宋)朱熹,字元晦。熹,同“嬉”,光明。《尔雅·释言》:“晦,冥也”。《汉书·高帝纪》:“是时雷电晦冥”。颜师古注:“晦冥,皆谓暗也”。熹,晦义相反对。3相关联想名与字义相关联,可由此而联想到彼,如:(春秋)公子启,字子间。启,本义为开门,表动作;间,表名物,《论文·门部》:“阎,里门也”。里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