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背景下基础教育问题的反思

课程改革背景下基础教育问题的反思

ID:9565224

大小:66.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5-02

课程改革背景下基础教育问题的反思_第1页
课程改革背景下基础教育问题的反思_第2页
课程改革背景下基础教育问题的反思_第3页
课程改革背景下基础教育问题的反思_第4页
课程改革背景下基础教育问题的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程改革背景下基础教育问题的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课程改革背景下基础教育问题的反思摘要:从上个世纪末开始的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历几个年头,其中的得失成败、经验教训当认真总结。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以下问题:其一,移植国外理论,忽视本土化,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其二,课堂表面热热闹闹,但自主学习虚假,学习方式陷入误区;其三,教材编制轰轰烈烈,但教材质量堪忧;其四,教学方式技术化,教学艺术无处寻;其五,教育科研虚假繁荣,独创成果鲜见。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以对民族、后代及教育的未来负责的精神严肃地正视这些问题,剖析其根源,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对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反思与批判。关键词:课程改革;基础教育;问题;反思Abstrac

2、t:Thenereformofbasiceducationfromtheendoflastcenturyhasbeenundergoingmanyyears.ARGIN:10.5pt0px;TEXT-INDENT:24pt">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场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的改革值得我们予以高度重视。近年来有不少文章与专著探讨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非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基础教育问题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关注,他们积极呼吁、热切期盼教育改革。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对以前相对封闭、孤立、凝固、僵化的课程有了很大的改观,改革给教学实践带来了一些新的气象、新的变化,广大中小

3、学教师及教育理论工作者投入改革的热情和作出的努力也是前所未有的。然而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也凸显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此已有不少教育专家及广大中小学教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笔者认为正视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作较全面的反思,理性地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不仅对于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分必要,而且也是对中华民族的未来负责。一、照搬国外理论,脱离中国教育实际,教学理论与教学实际严重脱节近年来,西方诸多教育学理论或学说纷纷涌入中国,并在教育理论界以及实践上产生强烈影响。引进国外先进理论是好事情,不但可以扬长补短,还可以加快教育发展速度,少走弯路。但要注意的是这些如潮水般的理论在

4、启迪我们思维的同时,也造成了我国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失语”现象,表现在以下方面:教育理论的原创性缺乏──跟在外国理论后面跑;教育术语的洋化──语言生僻,一些译著晦涩难懂;教育理论的本土化不够──食洋不化,缺乏充分理解就大规模“运用”到实践中。先生曾对20世纪整个中国的学术研究进行反思,反思的结果就是“思想淡出,学术凸显”,即中国的学术研究表面上热闹繁荣,却鲜有真知灼见的思想出现。学术研究的创造性贵在思想的创新。目前教育研究论文语言的晦涩生僻,这实际上是与理论原创性的缺乏联系在一起的,正因为缺少自己鲜活的思想,所以,不得不机械套用别人的词汇来表达别人的思想。人们企图用在西方国家产生的教育理论

5、来阐释中国国情下产生的教育问题,显然在一开始就注定了该问题不可能真正解决。近年来一个显著的现象是,不仅仅套用国外教育理论的词汇,还直接套用国外哲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等学科术语。基于学科之间的联系性,术语的借鉴在某些情况下,是值得提倡的。但如果某一学科充斥了别的学科的术语──是“借鉴”还是直接移用就要加以考察了,如果进而以此来表现该学科的“先进性”,这个问题就更值得注意和反思了。用其他学科语境下产生的思想来直接诠释教育语境下的问题,这样机械照搬的结果可想而知。国外先进理论的价值无可否认,但我们应知道,任何学术理论或观点,都有其自身萌芽、生长的土壤,是其特定社会、经济、民族及其文化的反映。

6、教育和社会的关系是我们研究教育问题首先要考虑到的,也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可是我们很多理论工作者,好像忘记了这一点。教授曾指出,“教育与社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教育就像根植于社会这个大地的一棵大树,时时从社会大地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又时时结出丰硕的果实奉献给大地。为了生存,它必须适合社会土壤的特点,而它的生存又对社会土壤的改造起着特殊的作用。”[1](96)“教育上的每个变化都不是由社会某一方面作用的结果,而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而这种综合作用也不只是表现在教育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些方面,而是表现在教育的一切方面。”[1](97)由于课程改革理论先天脱离中国教育的实际,也由于

7、我国教育中很顽固的积习,所以在实行课程改革的时候,自然就出现很多理论与实践的矛盾。笔者出于自身工作的需要,经常到中小学听课,我们也发现,课程改革的理论似乎很先进,从人本主义到建构主义,从发现学习到多元智能;课程评价从发展性评价到评价主体多元化,几近完美。然而,在教学实践的层面,只有少数示范课及实验区的少数班级似乎有些改观。其实那也很可能是一些表面文章。这就是现实。然而,这并不是说改革就不进行了,实事求是地讲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