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论先秦儒家政治哲学中的和谐发展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先秦儒家政治哲学中的和谐发展思想论先秦儒家政治哲学中的和谐发展思想 内容摘要:儒家思想已经成为我国文化大背景下参与新道德价值体系建构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对先秦儒学民本思想中两个基本思想的解读,以期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更多的启示。 关键词:先秦儒家政治哲学民本和谐 儒学是我国封建社会统治者几千年来的政治思想。它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在我国传统政治哲学发展史上居于统治地位,是中华民族的一份丰富、宝贵的文化遗产。儒家传统和谐思想其中蕴涵的深刻哲理对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深刻
2、的借鉴意义。先秦时期作为我国政治哲学思想的发端,是形成学派和建立政治哲学思想体系的重要历史时期。可以说,先秦儒家政治哲学中的民本思想和和谐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 先秦儒学中的民本思想 先秦儒学继承了商周时期的民本思想,使之成为儒家政治哲学的核心理念。民本思想最早出现在儒家经典《尚书》中。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成为儒家民本思想的要旨所在。 孔子是儒家民本思想的奠基者。孔子认为,要使社会维持和谐稳定的等级秩序,在处理君民之间的关系时,一定要以道德原则来对待庶民百姓
3、,把自身的高尚道德泽惠于民,取信于民。他主张为政以德,希望统治者实行仁德之治,善待、关爱民众。在他看来,民众的信任对为政者至关重要,为政以德必先取信于民,取信于民必须诚实无欺,讲究信用。同时,他主张富民、惠民,提倡仁者爱人说。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更认为唯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提出先圣而后王,唯有圣者才能为王的理想政治模式,并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样大胆的主张。在他的思想中,重民众、申民心、限君权是核心的理念。他尊重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树立了要以一人养天下而不是以
4、天下养一人的思维方式,痛恨暴君污吏。荀子继承了孔子的理论,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观点。儒家民本思想的基本内涵有: (一)民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充分的认识 孟子说: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在他看来,无土地则无以立国,无人民则无以存国,无政事则无以治国;不仅诸侯的封国、天子的天下,而且一切大大小小的国家、形形色色的政府,都是如此。可以看出,先秦儒学思想家把人民的地位摆在相当高的位置。 (二)君主与民众的关系是相互制约 《论语•颜渊》里的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5、;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就非常明确的描述了这种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先秦儒学思想家看来,君与民,相互制约,相互依赖,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因此作为君主,要重视我民,还要敬爱民众,顺承民意,一切都要为民众利益着想,这样才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 (三)实行德治和仁政是民本思想的根基 孟子[天]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与之,人与之(《孟子•万章上》),体现了仁政的重要性。《礼记•大学》里的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将国之关系
6、比喻为家之关系,国君犹如父亲,民众犹如子女,要求统治者爱民如子。同时,先秦儒学思想家认为,不施仁政必然会导致天怒人怨,国家覆亡。孟子的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孟子•离娄上》),荀子的天下归之之谓王,非圣人莫之能王(《荀子•正论》)都是这个意思。 由此看到,先秦儒学肯定民众在政治上的根本地位和决定作用,反对君主专制制度,追求民众的政治权利要求统治者的政治实践符合民众利益,重视民众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下层民众的权力和利益,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它为现代的以人为本
7、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由于时代的限制,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是以君主专制制度为前提的。重民、爱民、利民的出发点都是维护君主的利益,目的是为了使统治者改良政治、缓和矛盾,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以至于发展到最后,对统治者,这些思想成为没有约束力的道德戒律;对平民而言,这些思想成为一种政治慰藉;对儒者自身而言,这些思想是一种必得瞧着统治者颜色把准时机才能叙说的理想的政治说教。 先秦儒学中和谐社会思想 和谐思想是儒家思想中又一个核心理念。和谐思想最早出现在西周末年的太史伯提出的和实生物,同则不济(
8、《国语•郑语》)中。他认为,和者,和合同心;谐者,协调共济。孔子继承了西周以来为政以德的理念,提出了身、家、国相统一的和谐关系。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通过修身、齐家、治国的顺序,然后达到天下平的目的。孔子的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未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卫灵公》)体现了反对贫富差距拉大,重视社会阶层间物质平等和精神平等的理念;四海之内皆兄弟(《论语•颜渊》)则强调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