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ID:9554971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2

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_第1页
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_第2页
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_第3页
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_第4页
资源描述:

《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站在时代.L.的高度,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生态文化是21世纪人类的共同选择,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新阶段。弘扬生态文化,倡导低碳生活,实现生态文明是人们的共同期盼。弘扬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是六中全会题中应有之意,同时也是社

2、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充分认识生态文化建设的内涵与意义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在南非德班召开的气候变化大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低碳绿色经济,越来越关注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生态文化,从狭义理解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如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法学,生态文艺学,生态美学,等等。广义理解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方式。  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史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

3、。历史上曾有过许多重要的生态文化思想。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哲学家就提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合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观。  弘扬生态文化,关键在于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理念。而树立生态文化理念,离不开对历史过程的反思,对现实困境的觉醒,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和对未来实践的探索。人类只有在不断总结、重构与升华中,才能真正理解弘扬生态文化的实践意义,进而自觉地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和谐。  发展生态文化,有利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推

4、动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有利于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齐齐哈尔市生态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目标及存在的问题  齐齐哈尔市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装备工业基地和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闻名的生态旅游胜地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早日实现这一目标,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当前,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积极谋划生态文化发展蓝图,努力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水平,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生

5、态文化建设的主要成绩及目标  目前,生态文化思想已逐渐成为各级政府的执政理念,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已成为共识;生态文化理念在企业生产经营和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也得到体现。  在城市绿化建设方面,齐市近两年来投入近6亿元完成了阳光文化公园等14个公园、3个出城口、137条街路、22处转角、96条街路、54个小区的绿化,完成了冬韵园等34处广场区域和街头绿地建设。植树286万株,新增绿地1769公顷。城区绿化覆盖率、城市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0%、39.3%和10平方米。  在建设国家园林城市的各项指标中,其中有

6、重要一项指标是80%以上县区要达到国家生态城市的标准,县区80%以上乡镇达到国家生态乡镇。齐齐哈尔市拜泉县、克东县、克山县、富裕县、讷河市5个县(市)达到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标准,龙江县、泰来县、依安县、甘南县,获得省级生态示范区命名,生态示范区创建实现全覆盖,已建立了二龙涛湿地等9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有国家级生态乡镇7个、国家级生态村2个,包括讷河市六合镇等42个乡镇、富裕县富欣村等24个村达到省级生态乡镇和省级生态村标准,向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目标迈出坚实的脚步。  近年来,齐齐哈尔市加强了对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考核,将环境质量、节能

7、降耗、污染物总量减排、重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生态文明指标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坚持把生态建设作为转型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着力发展生态经济,其中,拜泉县和碾子山区在生态文化建设方面各有代表性。  拜泉县位于黑龙江省的中西部,齐齐哈尔的东部,地处丘陵漫岗区,历史上水土流失十分严重。1986年拜泉县果断实施了对农业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发展战略,20多年来,拜泉县举全县之力进行了坚持不懈的艰苦奋斗,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丰硕成果。1992年,拜泉率先成为全国平原地区人工造林百万亩县,如今人工育林123万亩,森

8、林覆盖率由20世纪70年代末的3.7%提高到23.7%,全县累计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9万亩,占应治理面积的68.9%。生态文化改变拜泉,生态文化富拜泉,这里的山绿了,水清了,人富了。拜泉的生态农业建设,生态文化建设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