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考信息交流试卷

安徽高考信息交流试卷

ID:9552480

大小:191.82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5-02

安徽高考信息交流试卷_第1页
安徽高考信息交流试卷_第2页
安徽高考信息交流试卷_第3页
安徽高考信息交流试卷_第4页
安徽高考信息交流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高考信息交流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安徽高考信息交流试卷(一)语文试题合肥皖智教育研究所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题至10题),第Ⅱ卷(第11题至21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试题科目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考试结束,监考人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第Ⅰ卷不收回。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毗邻谥号稗官野史一言既出,

2、四马难追B.松弛皈依插科打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C.寒暄精湛盘根错节阳春之曲,和者必寡D.校勘座落焚膏继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我们有很多遗产管理者太急功近利,他们把遗产定性为旅游资源,进行竭泽而渔式的开发,这是极不负责的行为。B.她提问时,她总会把脸转向他。她的问题不难,又同时加了许多暗示,答案几乎是呼之欲出。C.荒诞戏剧没有戏剧冲突,故事情节支离破碎,人物语言也颠三倒四,却更真实地反映现实的某些状况。D.经过艰苦努力,他果然不负众望,挽救了这家濒临倒闭的企业,并因此获得市“劳动模范”奖章。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3、安徽高考信息交流试卷(一)语文试题第1页(共10页)A.中东局势依然动荡,原油价格大幅上升,将对全球经济复苏产生不利影响,美国经济复苏的前景也因此蒙上了阴影。B.为了防止这次财务大检查不走过场,部长要求各级领导机关在财务检查中首先要严格检查自己,作出表率。C.肆意编造一些“趣闻”来迎合部分读者的需要,出版社赚了钱,可是那些书能起到什么样的社会效果呢?D.一些人根据站不住脚的理由,给他种种“莫须有”的罪名,给他种种痛苦的折磨,直至被迫退职回乡。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有错的一句是A.北京律师刘刚以其收藏的一幅古地图《天下全舆总图》仿绘本作为“物证”,断定美洲是中国人发现的,与

4、英国业余历史学家孟席斯的“中国人发现美洲”说不谋而合。B.建国后,冯友兰(1895~1990)著有《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第二册,《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初稿》,新撰多卷本《中国哲学史新编》(修订本,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3册)。C.一踏进腊月的门坎儿,年味儿便一日日浓了。走在北京的街头,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今年春节回家吗”?D.据洪迈《容斋续笔》记载,王安石原稿作“到”,又改“过”、“入”、“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①在一定条件下,朦胧比清晰更富美感。古人云:“马上看壮士,月下观美人。”据天文学家称,即使是满月——

5、十五的月亮,其亮度也只相当于阳光的五十万分之一。②长江三峡的神女峰,终年云雾缭绕,其险峻奇诡尽在半遮半掩之中,故有“半入仙境半人间”的飘渺意境。这种“飘渺”亦即朦胧。常导致人们产生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叫做“浮想联翩”。倘若有人走近去,实地考察一番,想那如仙似幻的景色必然减半,所得不过一片残山瘦水古树怪石而已。③所以,朦胧可以使一些事物得以藏拙遮丑而趋于尽美。“明察秋毫”则很难获得持久的美感享受。安徽高考信息交流试卷(一)语文试题第2页(共10页)④现代企业管理学中有一门课叫“行为科学”,它用社会心理学来研究人的行为及产生种种行为的原因,认为:人的欲望(或称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发

6、动器,倘欲望完全被行为实现而满足了,欲望立即消失,产生索然之感,这时候就需要另一种新的欲望来发动新的行为。而“朦胧”总是使人不识庐山真面目,赏美心理永远不能完全满足,也就不会兴味索然。美感最强烈之点是刚刚触到迫切欣赏的美物而又没有完全得到的那一瞬间,这一瞬间就产生“临界点美感”,朦胧的美学功能就包括使人总是保持在兴趣盎然而不是索然的“临界点美感”上。⑤为满足人类这一固有的审美心理,作家为文则必须含蓄,状物抒情也必须蕴藉,即所谓“意贵透彻,语忌直率”。诚然,朦胧不是晦涩,不是让谁也看不懂,更不是一团漆黑。一言以蔽之:朦胧使美感纯化,使美感丰厚,使美感不衰。5.对文中概念“临界

7、点美感”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它产生于刚刚触到迫切欣赏的美物而又没有完全得到的那一瞬间。B.“临界点美感”所构成的心理基础是对美的事物的一种满足。C.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临界点美感”是最强烈的美的感受。D.使人保持在兴趣盎然的“临界点美感”上,是朦胧的美学功能之一。6.下列能作为“朦胧使美感纯化”这个观点的依据的一项是A.朦胧导致人们产生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即“浮想联翩”。B.朦胧可以使一些事物得以藏拙遮丑而趋于尽美。C.朦胧不仅可以使美感丰厚,并且还能使之长久不衰。D.明察秋毫(不朦胧)则很难获得持久的美感享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