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内蒙古地区流民问题析论

清初内蒙古地区流民问题析论

ID:9542893

大小:6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03

清初内蒙古地区流民问题析论_第1页
清初内蒙古地区流民问题析论_第2页
清初内蒙古地区流民问题析论_第3页
清初内蒙古地区流民问题析论_第4页
清初内蒙古地区流民问题析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初内蒙古地区流民问题析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清初内蒙古地区流民问题析论【英文标题】ANALYSISOFTHEDRIFTINGPOPULATIONININNERMONGOLIAINTHEEARLYYEARSOFTHEQIZNGDYNASTYZHAOZhi-heng(HistoryDepartment,InnerMongliaNormalUnivorsity,Huhhot010022)【英文摘要】TherearesomerootcausesforthefloatingpopulationintheearlyyearsoftheQingdynasty.Theyaretheannexationoflan

2、dbythelandlordclass,famineandtheravagesofperorShunzhiforbidtheHansincentralChinatoreclaimigrantsmightebacktothEiroitagainandthereforeationpursuedintheinland.TheQinggovernmentforbidreclaimationoftheMon-golianlandforthepurposeofconsolidatingtheQing'sregimeandmaintainpeaceinthbordr

3、region.Thusitsometimesforbidmigrantionandsometimesalloueditandsometimesforbiditagain.OfcourseitshoorethanthatisitsconcernfortheMongo-liantribes.【关键词】theaaAreaInnerMongolia/thecauseforthemigrantion/policyforforbiddingreclamation/sourceoftaxesandpenallabour,makepeaceintheborderreg

4、ion【正文】  流民现象和流民问题,是中国历代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颇为治史者所关注。进入清代以来,流民群体以其不同于以往朝代的姿态和规模,从中原发达地区向边疆地区迁徙流动,涌起一股又一股的流民潮,有时是涓涓细流,有时是滚滚洪流,给边疆地区的统治秩序、社会经济、风尚民情诸方面以巨大冲击和深远影响。涌向内蒙古地区的流民主要来自邻近省区的山东、直隶、山西、陕西等省分。限于篇幅,本文仅就清初流民的成因、清廷对迁入内蒙古地区流民的态度和政策作讨论分析。需要首先交代的是“清初”的时间概念和“内蒙古”的地理概念。前者从清统治者福临进入北京建立清王朝的顺治元年(16

5、44年)起,下限至乾隆十四年(1749年)颁布的“禁垦令”止;后者“内蒙古地区”的地理概念比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辖区范围要广,即所谓哲里木盟、卓索图盟、昭乌达盟、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盟和伊克昭盟6盟49旗,套西2旗和直属于清廷管辖的呼伦贝尔、察哈尔、归化城土默特等总管旗的广大地域范围。  一  流民,学术界一般认为是指那些失去土地而无所依附、被迫流亡他乡的人群。曾有学者将流民的涵义概括为以下4个方面:(1)丧失土地而无所依归的农民;(2)因饥荒年岁或兵灾而流亡他乡的农民;(3)四处求乞的农民;(4)因自然经济解体的推力和城市化的吸力而盲目流入都市谋生的农

6、民,尽管他们有可能还保存小块土地[1](P3)。以上第(4)条“自然经济解体”主要是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冲击的结果,已带有鲜明的“近代”色彩,显然已超出本文讨论的范畴。  从上面对“流民”的界定中,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生产者的农民与自己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土地的分离,成为流民的基本特征,而“丧失土地”、“饥荒年岁”和“兵灾”正是导致大批流民出现的主要原因。下面就清初流民的成因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丧失土地  在封建社会,自耕农、半自耕农丧失土地主要由于地主阶级的土地兼并。“凡所以养生者,不地著则不得也”[1](P5),这句话说出了当

7、时人们对土地重要性的认识。对农民来说,土地是其安身立命之根本,“生于斯,长于斯,终老于斯”,失去土地,就失去了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土地作为封建社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一直是社会的最主要的生产手段和财富的最稳妥保障,因而便一直是封建社会中各种形态财富的最后归宿”[2](P191),自然成为统治阶级掠夺的主要对象。  明末天启、崇祯两朝土地兼并已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地主阶级无休止地追求财富,所谓“求田问舍,而无所底止”[3](P8),造成了农民大量失去土地,身无立锥之处,被迫流散四方。这种长期郁积起来的不可调和的社会矛盾终于酿成了轰轰烈烈的明末农民大起义

8、。  清王朝建立后,随着满族贵族和八旗兵的大量入关,以“东来诸王、勋臣、兵丁人等,无处安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