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案

ID:9532929

大小:923.50 KB

页数:231页

时间:2018-05-03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案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案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案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案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程教案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课程编号02013202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主讲教师杨小萍职称副教授系(部)名称政法系231课程编号02013202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类型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总学时/学期学时136/64总学分/学期学分8/4学时分配课堂讲授学时:58实验(实践)6学时:授课学生系别/专业班级/人数政法系/07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70考核方式考试(√)考查()教材名称《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主编:李秀林教学参考书(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1.麦克莱伦编,《马

2、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2.俞可平编,《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3.冯友兰编,《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4.赵敦华编,《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5.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经典著作授课教师姓名杨小萍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从事专业哲学、经济学行政职务副主任231一、章(节、目)授课计划第页授课章节名称导论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授课时数教学目的通过本节的学习,获得关于哲学的基本认识,本学科性质、特点、对象和研究的基本问题的初步了解,对哲学的历史

3、发展线索有基本的了解,培养初步的哲学思维方式。教学要求了解:哲学的概念、性质、任务;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方法。哲学的历史发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实质和意义;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意义熟练掌握:哲学基本问题;教学重点哲学的概念和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意义教学难点哲学的性质;哲学的历史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意义。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为主采用多媒体教学作业与思考题讨论题:小议哲学与生活的关系;哲学有用吗?思考题:1、怎样正确理解哲学的内涵?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什么?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意义?3、唯心主义产生的原因?基本形态?4、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

4、基本缺陷?5、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6.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出发,谈谈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阅读书目或参考资料1、胡军著《哲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2、张汝伦著《思考与批判》,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出版.3、麦基编《思想家》,三联书店1992年出版.教学后记231二、课时教学内容第页教学内容小结导论科学的世界与方法论导言:哲学与马克思主义主义哲学(一)哲学是怎么样一门学科?哲学是一门最具理论魅力的学科。学习哲学,最重要的是培养一种既不囿于成见又不流于空疏的理论思维能力,形成一种既奋发进取而又睿智通达的生活态度。激发理论兴趣,拓宽理论视野,撞击理

5、论思维,提高理论境界,这就应是我们学习哲学的基本方式。那么究竟什么是哲学?这是哲学最引人入胜而又最令人困惑的问题,也是古往今来的哲学家最感兴趣的而又最头痛的问题。“哲学”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文,原文是“PHILOSOPHIA”,由两部分组成,PHILO是爱的意思,SOPHIA是智慧,合在一起,就是“爱智”的学问。后来,世界各国普遍使用了希腊文的拼法。我国因长期与外界隔绝,接收西方文化较晚,直到明朝万历年间(1632年)才由一传教士将哲学传入中国,音译为“斐录所费亚”;因难念,又译为“理学”,意为讲理(道理、理论)的学问。但这一意译不完全确切。到清朝,有的学者改译为“格致”,取宋朝朱熹“

6、格物致知”之意,表示哲学是认识事物的方法。"哲学"和"科学"一词一样,并不是我国学者的翻译创造,而是由19世纪日本哲学家西周首先翻译的。西周早年留学荷兰,明治前不久,回国在京都开办私塾,介绍西方学术思想。1874年,他出版了《百一新论》,将science译为"科学",philosophy译为"哲学"。1896年,晚清学者黄遵宪看到日本人将它译为哲学,觉得很好,遂在日文著作中用哲学称谓中国古代诸子百家的学说。1897年,梁启超第一个在日文中把它译为哲学,从此沿用至今。把PHILOSOPHIA译为哲学,正确、贴切、合意。中国辞典中,向来就有“哲”字。《尔雅》中对“哲”的解释是:“哲,知

7、也”。《尚书》“皋陶谟”中有“知人则哲”的说法。用“哲学”翻译“PHILOSOPHIA”,基本上做到了“信”、“达”、“雅”。可见,哲学是一门智慧之学,是关于智慧的学问。然而哲学就是智慧吗?,或者说哲学是一种怎样的智慧呢?(一)哲学智慧是“爱智”,是对智慧的一种追求和追问,是把智慧作为自己的思考对象。1、智慧与爱智格物致知:指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中国古代认识论的重要命题之一。"格物致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格物致知"一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