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528252
大小:54.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02
《关于高校贫困生就业弱势问题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高校贫困生就业弱势问题分析[论文摘要]当前,高校贫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对此,政府应建立健全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制度;高校应健全贫困生资助体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工作干部队伍,加强对贫困生的全方位指导,着力提高他们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论文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所谓高校贫困生,是指普通高校的本专科学生中在就学期间的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居民最低生活标准,且缴纳学费、购置必要的学习用品及日常生活用品没有经济保障的学生。据教育部的权威统计,我国高校贫困生约占在校生总数的20%。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了611万人,今后每年
2、将以20万人的幅度增长,也就是说我国每年至少将有百万贫困大学生需要就业。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贫困大学生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越来越被边缘化。贫困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不仅关系到贫困大学生本人及其家庭的利益,还将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轨的政策走向。因此,积极探索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弱势 1.经济贫困。经济问题是制约贫困生发展的最大障碍。一是他们无法及时购置参考书籍、复习资料、电脑等,也没有能力参加各类培训和各种证书考试,这就导致他们综合能力差、兴趣面狭
3、窄。二是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需要制作精美的简历,需要多次同用人单位进行沟通,需要奔波于各地的现场招聘会等。而参加这些招聘活动的路费、食宿费、资料费、服装费等成本少则千元,多则上万,这就迫使多数贫困生不得不放弃那些就业成本过高的选择机会。三是经济上的困难影响贫困生的就业价值取向。由于经济原因,贫困生选择直接就业的较多,选择考研、留学或接受高层次的职业培训后再择业的较少;在就业地的选择上,贫困生选择到大中城市就业的比例要低于非贫困生;另外,贫困生为了追求安稳,往往倾向于选择稳定的机关事业单位,对高回报但具有高风险的行业关注较少。 2.技能不足。一是学习技能较弱,贫困生往往受
4、家庭经济条件的困扰而无法安心学习,再加上城乡差距和自身基础条件的影响,绝大多数贫困生都表现平平,没有明显的专业技能优势。二是基本应用技能较弱,贫困生多来自“老、少、边、山、穷”地区和城镇低保户家庭,没有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多数贫困生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较弱,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需要。三是缺乏特长,贫困生没有经济能力去接受各种乐器、棋类、球类、书画等培训,上大学后又把大量课余时间用于勤工俭学,无暇参加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四是就业综合能力弱。贫困生在组织协调、人际交往、语言表达、沟通交流、团队协作、创新实践操作能力方面往往表现出不足,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3.就
5、业观念保守。贫困大学生由于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往往把上大学、找一份体面的工作作为改变自己、家庭乃至家族命运的象征。由于对贫困有着刻骨铭心的体验,他们一般不愿意回家乡,不愿意下基层,不愿去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而是希望到大城市工作,追求安稳和高收入。这种职业取向的功利化使贫困生的择业范围受限,错失很多就业机会。 4.性格上的弱势。首先,自卑心理是贫困生最大的心理障碍,自卑往往导致他们在应聘时不能很好地展示自己。其次,一些贫困生受怯懦心理的影响而恐惧竞争,在求职过程中不愿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再次,贫困生往往因为错失就业良机而深深自责,现实的残酷与改变人生境况
6、的愿望交织在一起,就容易诱发焦虑心理,导致他们不能客观分析自己在人才市场上的位置,对求职造成不良影响。 5.就业政策上的弱势。大学生就业难多是政策造成的。一是工资制度问题,富裕的地区工作收入高,贫困的地区反而收入低。这就容易加速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两极分化,加剧地区之间的不平衡状态。二是我国目前的失业社会保障制度与目标人群的需求存在差距,现行的失业保险制度偏重生活救济,在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方面的功能不足。大学生作为新的社会失业群体在失业群体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但在《失业保险条例》中却没有把未就业的大学生列入参加失业保险的范围。三是贫困生缺少自主创业的就业机会。当前,大学
7、生自主创业无疑是一种有效解决就业的途径,但是当前,管理体制和配套政策还不到位,贫困生既没有社会资源,又没有资金支持和经验指导,自主创业无从谈起。 二、解决贫困生就业弱势问题的对策 1.建立健全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制度保障。第一,政府应进一步放宽各种政策限制,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构建全国大学生就业网络,实现毕业生资源和招聘信息的共享。政府和高校要有针对性地向贫困生提供招聘信息,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就业岗位。这种宏观动态调控的就业市场和就业网络,既能减轻毕业生的经济负担,又能提供准确的就业信息,保证其充分就业。同时,各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