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于境界论德育哲学的大学生自我修养意识培养

关于基于境界论德育哲学的大学生自我修养意识培养

ID:9522062

大小:63.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5-02

关于基于境界论德育哲学的大学生自我修养意识培养_第1页
关于基于境界论德育哲学的大学生自我修养意识培养_第2页
关于基于境界论德育哲学的大学生自我修养意识培养_第3页
关于基于境界论德育哲学的大学生自我修养意识培养_第4页
关于基于境界论德育哲学的大学生自我修养意识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基于境界论德育哲学的大学生自我修养意识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基于境界论德育哲学的大学生自我修养意识培养基于境界论德育哲学的大学生自我修养意识培养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基于境界论德育哲学的大学生自我修养意识培养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自我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当前,大学生正处在一种多元、多变、复杂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科学主义影响较广,部分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空虚,道德水平下滑,也就成为了人们担忧、讨论的焦点。基于境界论德育哲学,大学生自我修养意识的培养宜从前提创造—正视自我、方向选择—反思自我、目标实践—重塑自我、成效反馈—坚持自我四个方面入手,才

2、能取得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修养意识;境界论;德育哲学  1672-3104(2011)06-0176-05  冯友兰先生在其《中国哲学简史》中指出:“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从这一作用上讲,中国自古以来便有很好的境界论德育土壤。蒙培元先生认为,境界是指心灵超越所达到的一种境地,或者叫“心境”,其特点是内外合一、主客合一、天人合一。它是一种精神状态或心灵的存在方式,是心灵“存在”经过自我提升所达到的一种境地和界域。因此,境界

3、是一种主体对自我觉解的无限追求,也是主体对其精神自由的向往与实践。德育哲学思想古已有之,但德育哲学作为一个重大课题被提出,却首见于1996年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指南:而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目前仍然处于探索、研究的过程中。东北师范大学张澍军教授提出,德育哲学是关于德育观及其行为实践的哲学前提性理由的理论学说,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德育理论与哲学思维的有机契合,开展对于德育观及其实践运动的哲学研究,揭示人的德性修基于境界论德育哲学的大学生自我修养意识培养由优秀站.zbjy.提供,助您写好论文.养的前提性根据和条件,揭示德育观形成、运

4、演、发展的历史正当性和价值合理性,揭示德育运动规律的前提性根据和条件及其实现形式,等等。由此可知,境界论德育哲学,就是以提高人的思想道德境界为主线的德育哲学。  在当前,教育功利主义蔓延于大学校园,西方知识论德育哲学盛行,大学生德育环境日趋复杂,部分大学生丧失了提升自我精神境界的意识,而“真正的教育”却“永远是对精神的追求”。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境界论德育哲学为主导的大学生自我修养意识之觉醒和培养就显得特别重要。  一、正视自我——大学生自我修养意识培养的前提创造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形式,指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它包括3个层次

5、:对自己肌体及其状态的意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的意识;对自己的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意识。其觉醒于个体对生理我、心理我以及社会我的接纳与正视,于对自我全面发展的深思和实践。  正视自我即正确地审视自我,是主体对自我意识的清晰认知和理智把握。它是把自己放入当前的社会大环境当中,在克服被动和盲目的过程中建立起积极的自我意识,从而对自己和社会目前状况进行理性评价与客观分析的过程。  正视自我是大学生自我修养意识得以苏醒和对其德性修养加以重视的前提。只有创造了这一前提,大学生自我修养意识的培养过程才有可能进入启动程序。这是因为,正视自我不

6、仅表现了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影响关系,而且为培养自我修养意识提供了可能性。意识作为个体对社会目前状况的反映是具有两面性的,它对人自身和社会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个体对自我的正视将有助于其产生积极的自我意识,而唯有积极的自我意识才能够推动个体自我修养需求的觉醒。积极自我意识的产生,需要大学生明确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不断提高自觉性,克服盲目性,自我意识越是停留于对目前状况的非理性冲动和愤懑不满,其发展就越受限制。  要做到正视自我,首先要正确审视自身存在的缺失与理由。人贵有自知之明。人在性格、人格、思维、为人处世等方面都会有

7、不完善之处,都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理由。对自身存在的缺陷与理由如果未能认识清楚,这些缺陷与理由就会阻碍人生的行军,思想道德境界就难以提升,自我完善就无法实现。  要做到正视自我,还要正确审视自我所处的环境。在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状况同样进入到一个波动期,各种不适应甚至畏惧心态纷纷出现,所以其就更应该自觉地为积极的自我意识之觉醒培养宁静平和的内部土壤。从境界论德育哲学的视角审视教育,教育本质上为一种境界教育,或者说教育的目的和功用就是提升人的境界。而处于转型时期的高校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份子,其正在受到各类社会不良思

8、潮诸如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影响,这使得高校德育教育在理念、形式和环境上不容乐观。把德育作为一门知识进行传授本无可厚非,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不能够真正触及学生心理,没有切实走进学生内心,对大学生自我价值缺乏肯定和重视,只关注知识传授而轻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