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历史性视域与现代主体性哲学的命运

分析历史性视域与现代主体性哲学的命运

ID:9516712

大小:71.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5-02

分析历史性视域与现代主体性哲学的命运_第1页
分析历史性视域与现代主体性哲学的命运_第2页
分析历史性视域与现代主体性哲学的命运_第3页
分析历史性视域与现代主体性哲学的命运_第4页
分析历史性视域与现代主体性哲学的命运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析历史性视域与现代主体性哲学的命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分析历史性视域与现代主体性哲学的命运历史性视域与现代主体性哲学的命运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历史性视域与现代主体性哲学的命运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海德格尔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内容提要笛卡尔以降近现代西方哲学的主流,始终是“理性主义一形而上学一人道主义”三位一体的主体性哲学模式。马克思与海德格尔都在不同程度上反对理性主义的主体性哲学,要求把“人的本质”理解为处于现实生活世界中的历史性存在。正是从历史性视域出发对“人的本质”的创造性重释,使得他们在黑格尔之后的现代哲学革命中肩负起了重构与颠覆的历史重任。然而,马克思

2、与海德格尔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历史性视域,开辟了两条不同的理论路向,并由此引发了现代主体性哲学的两种迥异的命运。马克思在批判理性主义主体性哲学的形而上学内涵的同时,又在新的基点上重建了历史性的实践主体性哲学,而海德格尔则试图从根本上拆毁和颠覆理性主义主体性哲学,力求建构非理性主义的历史性存活论哲学。这两种极为重要的哲学形态,为20世纪欧陆哲学的发展奠定了根本性的思想地基。  关键词 历史性 主体性哲学 人的本质  []A []0447-662X(2011)05-0008-07    黑格尔之后的现代西方哲学流派繁复,众说纷纭,然而大多数

3、思想流派都具有一个显著的思想倾向,即对传统的理性主义主体性哲学及其人的本质理论的反叛。在众多试图突破传统的人的本质解释模式、创立新的解释模式的思潮中,马克思与海德格尔被共同视为“历史性”思路的先锋和代表人物,并且对20世纪西方哲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那么,究竟如何理解马克思与海德格尔各自具有的“历史性视域”,二者在何种作用上是“共通的”‘,何种作用上又是“差异的”?从中体现出了主体性哲学的何种发展方向与时代际遇?本文以马克思与海德格尔的“人的本质”理论为切入点,具体审视马克思与海德格尔各自的“历史性视域”的相似性与差异

4、性,并由此揭示黑格尔之后哲学变革浪潮中主体性哲学的命运。    一、黑格尔之后:理性主义主体性哲学的扬弃与解构    笛卡尔以降的近现代西方哲学,虽然产生出了彼此差异的多种理论形态,但其主流始终是以“理性”为根本原则来解释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的“理性主义一形而上学一人道主义”三位一体的主体性哲学模式。黑格尔以前(包括黑格尔)的人道主义思潮始终是在形而上学本体论的“理性”原则中寻获它的“人的本质”学说的最终依据的;反过来,形而上学的“理性”概念也是在人道主义的“人的本质”理论中获得了它的“人化”的表现形式,正是在这双重作用上,人才可能被

5、把握为“主体”,同时外部世界也就被理喻为与主体对立的“客体”。与之相应地,人道主义也就在这种理性主义的主体性哲学中寻获了它的理论根基。在理性主义形而上学的思维背景之下,人的本质始终被理解为拥有“理性”这种特定能力的“自然物”,人的实际存在始终被理解为对特定的“理性”的懵懂无知,对特定“真理性”的不足与缺乏,而人的历史也就相应地被理解为按照某种神圣目的的引导而向着已经预定好的、现成存在的、亘古不变的某种完满状态(即合乎人性、人的本质的状态)的不断接近。  然而,在黑格尔之后,作为世界的统摄性原则的“理性一主体”概念及其一系列相关的思维

6、方式,受到了来自哲学内外各个方面的严重挑战。以马克思、叔本华、尼采等为代表的反叛者们直接从主体性哲学内部拆毁思辨形而上学的理性主义原则,引发了西方哲学在世纪之交的全面转型。作为这场哲学革命运动的发轫者马克思和作为尼采继承者的海德格尔,都从各自的理论立场出发对理性主义的人的本质理论进行了深刻批判,也正是在此基础上,二者开启了“历史性”这一共通视域。  历史性视域与现代主体性哲学的命运由写论文的好帮手.zbjy.提供,.对理性主义主体性哲学(及其形而上学、人道主义形式)的人的本质理论的批判几乎贯穿于马克思思想生涯的始终。他明确指出,思辨

7、哲学“从历史运动中排除掉人对自然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不去认识“生活本身的直接的生产方式,”因而,“思辨哲学家在其他一切场合谈到人的时候,指的都不是具体的东西,而是抽象的东西,即理念、精神等等。”与思辨形而上学所理解的抽象的“人”截然不同,马克思所理解的“人”是“现实的个人”,是在现实条件下从事现实活动的人。马克思批判传统“人的本质”理论的几个主要的切入点,即抽象的思辨概念与具体的感性现实,不变的实体与历史性的运动,孤立的自然个体与处于社会历史联系中的个人等这几组概念和思维方式之间的对立,其根本之处在于精神实体与物质活动之间的对立

8、。而海德格尔则是从另外一些角度进入了反驳和批判的过程。  海德格尔对理性主义主体性哲学(及其形而上学、人道主义形式)进行批判的出发点是:建立“基础存在论”,重新厘清“存在作用理由”的理论目标。他认为,存在的作用长久以来已经遭到了遗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