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框架下战略性补贴政策的制约因素与因应策略

wto框架下战略性补贴政策的制约因素与因应策略

ID:9509147

大小:5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01

wto框架下战略性补贴政策的制约因素与因应策略_第1页
wto框架下战略性补贴政策的制约因素与因应策略_第2页
wto框架下战略性补贴政策的制约因素与因应策略_第3页
wto框架下战略性补贴政策的制约因素与因应策略_第4页
wto框架下战略性补贴政策的制约因素与因应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wto框架下战略性补贴政策的制约因素与因应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WTO框架下战略性补贴政策的制约因素与因应策略内容提要:本文从影响战略性补贴政策实施效果的微观机制和考虑别国报复时该政策所引发的各国福利变化两个角度,具体分析了illorandPazgal(2001)的双寡头市场中企业两阶段博弈模型(简称M—P模型)。该模型将双寡头企业的竞争过程分为企业所有者博弈阶段和给定对手行为的情况下企业经营者博弈阶段。在每一个阶段,不仅各行为主体充分考虑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且又相互影响,共同确定博弈的均衡结果(包括价格、产量和利润)。我们将在该模型的基础上,把企业所有者的激励和政府研发补贴进一步具体化,构建政府、企业和

2、企业经营者三个主体在各自市场上的博弈均衡模型,来进一步确定影响研发补贴政策效果的关键因素。  首先,借用原模型的假定条件与结论。假设两个国家(i,j)中,两个企业各自生产一种不能完全相互替代的产品,替代弹性设为r。企业经营者和企业所有者分别在产品竞争市场和企业获得利润中扮演各自的角色。而后,我们将国家中政府、企业所有者和企业经营者分别表示为Gi,Oi和Mi,其竞争对手表示为Gj,Oj和Mj,i+j=3。模型满足经典线性需求函数假设:Pi=a-qi-rqj和利润函数假设:πi=(p1-ci)gj。其中,qi和qj代表企业和其竞争对手所提供的产

3、品数量,ci为企业i的固定边际成本。原模型中最重要的一项贡献是引入了企业所有者采取激励机制的线性假设:mi=πi+eiπj,其中mi为企业经营者受到的激励,ei表示企业所有者Oi对企业经营者Mi的激励参数。在原有M—P模型中,企业经营者在产品竞争市场上无论采取数量竞争还是价格竞争的方式,在激励函数最大化之后,通过对称迭代,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均衡产量是趋于一致的,即  当然,在价格竞争方式中,需要将需求函数转换成间接需求函数的形式才能完成模型推导。  其次,将政府研发补贴细化后加入原模型进行考察。在企业达到既定的均衡产量qi*时,可以假设政

4、府选择补贴以最大化整体福利。首先细化产品边际成本ci,并假设ci=c-s,其中c为两企业的共同边际成本,si为政府Gi选定的补贴数额。将上式与均衡产量qi*一并代人利润函数,得到:πi(si,sj)=[2(a-(c-si))-(a-(c-sj))r][(2-r2)(a-(c-si))-(a-(c-sj))r]/[16(1-r2)],这时,补贴后的整体净福利为:  进一步分析si与r和c的变化关系由上可知,加进补贴之后,由均衡产量决定的使得社会净福利最大化的补贴额只和产品边际成本与产品间替代弹性正相关,与企业的竞争方式和内部激励无关。由该结论

5、我们可以看出,在产品边际成本较高的情况下,政府为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必然会在企业研发过程中给予更高额度的补贴,致使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呈正向关系。另外,若本国与国外竞争对手在产品特性上表现出较强的替代性,则出于同样的目的,政府此时也会提高对该产品的补贴数额。由模型分析结果作进一步拓展讨论可知,在pi=a-qi-rqj中,产品间的替代程度r被规定为

6、r

7、<1。当产品变为完全可替代时(r=1),政府可以采取不同程度的补贴政策;而当产品变得不相关时(r=0),由si*=-r3(a—c)/(8-4r2+r3)式得知si*=0,政府的最优选择是不干预

8、。  所以综合看来,作为WTO允许的政府战略性补贴政策的一种,研发补贴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出口补贴等战略性出口贸易政策,而且在具体实施该项政策措施时,不同于以往学者对企业内部激励作用的关注,政府只须重点依据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产品成本以及产品间替代弹性来确定具体的补贴数额。  三、战略性补贴政策实施的外部环境  上文阐述的一国通过对战略性产业提供研发补贴来达到战略性出口贸易政策效果的做法当然不会只存在于一国,Brander和Spencer(1984)在提出战略出口政策框架的时候就指出了这一点。他们在考察两国政府同时进行出口补贴的情况时,得

9、到的结果类似于所谓“囚徒困境”:两国政府同时采取行动只能使双方的福利恶化,联合的最佳政策应为同时对出口征税。而且Collie(1991)也曾经指出,如果一国遭到对手国报复,其采用战略性出口政策的动机就会消除。因为两国政府单边干预的动机会导致关税战的爆发,必将造成对两国都不利的结果。  现在我们延伸上述只有一国单边行动的假定情形。考虑国际市场上一国率先对本国企业进行补贴时,对手国政府可能作出的两种反应:不干预或同时行动。第一种情况如上文所讨论的那样,本国对企业的研发补贴必然有助于整体福利的提高,所以一国单边干预产业发展的动机始终存在。第二种情

10、况两国同时采取行动时,我们假设本国政府通过补贴政策控制国内企业在本国市场上的销售量与利润,对手国政府通过销售税或补贴控制其企业在本国市场上的销售量或利润。虽然这时的政府措施未必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