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与三联疗法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

中药与三联疗法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

ID:9507235

大小:5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1

中药与三联疗法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_第1页
中药与三联疗法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_第2页
中药与三联疗法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_第3页
中药与三联疗法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药与三联疗法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药与三联疗法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为慢性胃炎主要病因,HP的持续存在,致使腺体破坏,导致萎缩性胃炎、化生、异型增生,最终导致胃癌,世界卫生组织已将HP确定为Ⅰ类致癌因子[1],多数研究提示,根除HP可以减少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的发生或发展[2~4],因而减少胃癌的发生[5]。随着HP对多种抗生素耐药菌株的出现,中医药在清除幽门螺杆菌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慢性胃炎伴HP感染,中医辩证多为脾胃湿热,HP在中医属湿热外邪,我们采用中药三仁汤合连朴饮加减与西医三联疗法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与单纯西药三联法比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1~12月门诊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78例,其中男42例,女36例;年龄19~76岁,平均45.6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性别、年龄及症状、胃镜下病变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慢性胃炎诊断标准。参照2012年上海《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6]制定,均经胃镜明确诊断。感染的诊断标准[7]。参照2012年上海《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意见》标准13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DOB值>4可判断为HP现症感染),根除治疗结束

3、4周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阴性,定为根除。脾胃湿热证诊断标准[8]。主症:(1)胃脘痞胀或疼痛;(2)舌质红,苔黄腻或黄厚。次症:(1)胃脘灼热;(2)口苦口臭;(3)恶心呕吐;(4)大便黏滞;(5)脉滑数或濡数。具体主症项加次症1项,或主症第1项加次症2项可诊断。  1.3纳入标准(1)符合慢性胃炎诊断标准,HP感染阳性。(2)中医症状以脾胃湿热证为主。(3)治疗前2周内未使用过质子泵抑制剂(PPI),4周未服抗生素。排除标准: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及过敏体质(对PPI,克拉霉素过敏者)。  1.4治疗方法两组均用三联疗法治疗1周,奥美拉唑胶囊20mg/次,2次

4、/d,早晚餐前口服,克林霉素0.5g/次,2次/d,早晚餐后口服,阿莫西林1.0g,2次/d,早晚餐后口服,如阿莫西林过敏可改为氧氟沙星片0.5g,1次/d口服。1周后停用抗菌素,继续服用奥美拉唑胶囊3周,20mg/次,1次/d。治疗组加服三仁汤合连朴饮加减(黄连10g,黄芩15g,白蔻仁6g,蒲公英30g,生薏仁20g,法半夏12g,茯苓15g,厚朴15g,甘草6g),胃痛甚者加元胡15g、郁金15g,大便不爽加大黄10g、枳实15g,恶心呕吐加竹茹15g、生姜数片,纳呆加鸡内金12g、谷芽30g、麦芽3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与西药间隔时间服用,

5、连续服用4周。  1.5观察指标(1)停药4周后复查幽门螺杆菌转阴率;(2)脾胃湿热证积分[8]。主证根据不同程度按0,2,4,6分计,次证按0,1,2,3分计。  1.6总的疗效判定标准参照《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8]。临床治愈:(1)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次要症状基本消失或消失;(2)胃镜复查慢性炎症好转达轻度。(3)HP根除。显效:(1)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次要症状基本消失;(2)胃镜复查黏膜急性炎症基本消失,慢性炎症好转;(3)HP根除。  有效:(1)主要症状减轻;(2)胃镜复查黏膜病变范围缩小1/2以上,炎症有所减轻;(3)HP根除。无效:

6、症状、内镜、病理均无好转者HP仍为阳性。治疗有效率为治愈、显效、有效之和。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痊愈: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改善,70%≤疗效指数<95%。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好转,30%≤疗效指数<70%。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疗效指数<30%。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所有症状均分为无、轻、中、重4级,在主证分别记0、2、4、6分,在次证则分别记0、1、2、3分。  1.7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

7、所获数据,计量数据采用(x珋±s)的方式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HP阴转率比较治疗组治疗后HP阴性34例,阴转率87.2%,对照组HP阴性26例,阴转率74.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治疗组治疗前为(28.57±9.32),治疗后(5.93±2.961),对照组治疗前(27.51±10.03),治疗后(10.76±4.311)。治疗后两

8、组上腹胀、上腹痛、胃脘灼热、口苦口臭、恶心呕吐等症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