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典“经济人”到“直面现象的经济学”

从古典“经济人”到“直面现象的经济学”

ID:9500341

大小:69.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5-01

从古典“经济人”到“直面现象的经济学”_第1页
从古典“经济人”到“直面现象的经济学”_第2页
从古典“经济人”到“直面现象的经济学”_第3页
从古典“经济人”到“直面现象的经济学”_第4页
从古典“经济人”到“直面现象的经济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古典“经济人”到“直面现象的经济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古典“经济人”到“直面现象的经济学”关键词:经济人、古典经济学抽象、新古典经济学抽象、新经济人、直面现象的经济学一,导论:缘起与文献综述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所谓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指望理解任何时代的经济现象。——J.A.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研究微观经济学的全部著作构成了对“经济人”范例进行经验验证的宏伟建筑,“经济人”这种简化了的个人模式……,是进行一切经济分析的基础。——亨利•勒帕日《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经济学从何而始?《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开宗明义:“政治经

2、济学的出发点是人”。对人的理解,直接影响了经济理论的进程。然而,纵观理论更迭,论战频仍,经济学理论不断进步,其“出发点”本身却遭到忽视。经济学家总有意或无意其运用,或批评或捍卫,对“经济人”这一概念却殊乏了解,难有定论。现有的研究成果也难尽如人意,少有关于“经济人”的专著问世。屈指可数的有《理性经济人》(马丁•霍利斯—爱德华•内尔,1975,对经济人持批判态度,认为新古典经济学借助于理性经济热尔架接在实证主义基础上,但理性经济人却是非现实的和不可检验的),《超越经济人》(莱本斯坦因,1976),

3、《有思想的经济人》(米茨,1991),《近代经济人的灵魂》(梅尔斯,1983)和《现代制度主义经济学宣言》(霍奇逊,1993,“在个体主义的方法论背后”一文,从方法论的角度对主流经济学中的人的抽象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经济学研究由人的基本假定开始的问题)1。此外,尚有散见于一些方法论集子中的短小论述,包括汪丁丁先生发表在《社会学研究》中的几篇短文。所幸,《经济人与社会秩序分析》(杨春学,1998)一书对“经济人”假设的历史演进作了详细评述。洋洋大观,娓娓道来,涵盖面极广,因之有关经济人假说的史实取材以此为纲。正是以上述材

4、料为基础,并结合经济思想史著作和若干方法论教程,笔者开始了“经济人”的研究之旅。这不独是因为杨氏在其著作中已然证明“经济人抽象”关联社会秩序的建立,而且,所谓对人的假设,是指为了经济学分析、解释、推导的需要对微观的人的特点进行抽象,并根据这种抽象分析其决策和行为,作为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因之对人的理解不同,对“经济人”的抽象不同,将直接影响到经济学研究的范围和内容。要理解当今经济学研究的公允偏颇之处,自然应当从人的角度入手。不过,与杨氏将关注重点落在“社会秩序的构建”上有所不同,本文愿意将矛头直指当今的理论经济学主流—

5、—新古典经济学。后者将经济活动的主体作严格假定,进而“非人化”,“将经济分析体系形式化为数学符号”(凯恩斯,1936)。然而,在笔者看来,正是这种正统经济学所乐道的“工具理性”使得经济学越来越成为丧失了人文精神2。严格如神的假定和冷冰冰的数字取代活生生的人,正在使得以此为基础的理论模型一旦面临现实,就缺乏起码的解释力。尽管凯恩斯曾热情呼唤对此加以修正,可战后几十年来,主流经济学仍然按着数理化的“康庄大道”迈步向前。直到最近,经济学研究方法才得以拓宽,2002年的诺贝尔的授奖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这似乎预示了,经济学理论研

6、究领域正在发生悄然的变革3。笔者正是注意到这一点,并试图通过出发点本身的研究,给与新经济学变化的一些基础性说明。然而,对“经济人抽象”本身存在着大量的误解,许多方面为达成一致,因之要探讨“经济人”,自然只能首先从“经济人抽象”的演变历史入手。二,历史的回顾:从“古典经济人抽象”到“新古典经济人抽象”,“经济人”中的道德因素被逐步丢弃,经济学也开始了其非人化潮流。对思想史的研究是思想解放的必要开端。我认为,如果人们只熟悉现在但对过去一无所知,或者只了解过去但对现在茫然不解,那势必会在思想上更趋保守。——J.M.凯恩斯“经

7、济人”的概念源于对人性的考察。无论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多么不愿意涉及伦理,却正是对人性的不懈探讨和反复争论促生了最初的“经济人”形象。熟悉经济学说历史的人总可以津津乐道亚当•斯密,以及在《国富论》中展现的“自利”的人的形象。然而,往往令人忽略的是,巨著《国民财富及其性质的研究》恰恰与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密不可分。后者正是一部对人性的探讨性著作,并集中了那个时代以前几乎所有对人性考察的最终结果。今天,当人们反复争论《国富论》中“经济的人”的形象是否与《道德情操论》中“道德的人”的形象迥异甚至相悖的时候,重提此问

8、题,旨在明晰二者并不冲突,同时也宜加说明“经济人”范畴对于经济理论构建的基础作用4。当然,也需记得,在《国富论》中其实本没有“经济人”的明确表述,可是,后来的“经济人”正由此而发端。《经济人与社会秩序分析》一文将“经济人”范畴的演变作了大体划分,这里准备沿用此分期。因初步形态、系统论证、严格形式化的过程,也恰切反映了经济学理论的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