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49539
大小:263.50 KB
页数:54页
时间:2017-10-04
《农村初中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研究教育学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引言引言教育是人类认识、改造社会的高级活动。它的实施者是人,教育对象是人,评价者也是人。因此整个教育活动的基础也离不开人与人的关系。尤其是师生关系更是其核心,师生关系是教学中的动力系统,它制约着教育的进程,影响着教育的成果。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实现教育教学目的。但由于受一些历史或现实因素的影响,目前师生关系中存在不少误区,极大地削弱了教育的活力,妨碍了素质教育及新课改的全面推进与深化。因此,很有必要对当前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归纳和剖析,并探索构建策略。教师与学生是贯穿教育过程始终的两个基本
2、要素,师生关系的性质和模式影响着教育活动的一切环节。师生关系问题是教育学、心理学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教育的性质从根本上讲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校代表着一个要求学生完成多重智能与社会任务的独特系统。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则尤为如此。因为他们的活动环境是其独立的教室,每天6个小时甚至更多时间与教师们在一起。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教师充当着多种角色,像朋友、保护者、导师、纪律维护者与学业成绩的管理者。因此师生关系的好坏对学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走进学生,跟学生交朋友,了解学
3、生的心理需求,倾听他们的心声,对学生以诚相待,一视同仁,像知心朋友一样真心实意关心他们,帮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解决思想中的问题,成为学生的朋友,教师才能有威信,我相信建立在平等、爱、理解、尊重基础上的师生关系会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顺利、有效。53第一部分师生关系研究背景概述第一部分师生关系研究背景概述1.1师生关系概念的界定1.1.1古代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研究并不是一门全新的话题,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就对师生关系有极其系统的论述,归纳起来有这样几种观点。一是师爱说,以孔门师生关系为代表。孔门的
4、师生关系遵循“已所不为,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的仁爱原则,要求教师具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仁爱精神,同时严格要求、恪守懦道,对学生恩威并重。二是师君说,以荀子的师论为典型代表。他把天地君亲师并列,“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师生关系是一种绝对服从的关系。同时要求教师成为道的化身、真理的体现者。三是师道说。以韩愈“师即道,道即师”的为代表。他认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在真理面前师生平等。他认为教师也未必时时,事事都正确,不过“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而已。这是一种
5、平等型师生关系。四是师友说。以柳宗元和李贽为代表,他主张“交以为师”,“去其名,全其实,以其余易其不足,亦可以为师矣”。即去掉师生名义,保持师生关系,彼此取长补短,相互学习。他认为做教师的首先不应把自己放在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上,要有向学生学习的精神和勇气。李贽也提倡“师即友”的思想,师友说是一种民主型的师生关系。1.1.2现代师生关系在简明教育词典中有关师生关系的解释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关系等。师生关系是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关系的反映,又受教育、教学规律所
6、制约。我国学校的师生关系,应反映社会主义社会关系,自觉运用教育、教学规律,是不同于历史上任何时代的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近代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关于平等、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论述,是他伟大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陶行知先生认为,理想的师生关系应该是相亲相爱的朋友关系、教学相长的伙伴关系、各负其责的合作关系和不可或缺的依存关系。现代对于师生关系涵义的理解有多种:有人认为是一种复杂的关系:“53第一部分师生关系研究背景概述师生关系是一个复杂的关系,并非是一个简单的教与学的关系,师生之间实际上存在三重关系,即生活关系,教与
7、学的工作关系以及自然的人际关系”。陈桂生:《略论师生关系问题》,《教育科学》1993年第3期第36页“师生关系是在特定的教育结构中表现出来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它具有特定的工作关系、自然的人际关系和深层的社会关系三个不同的层次,三者之间交互作用,构成现实生活中真下意义的师生关系,在我国当今来讲,即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师生关系”。董兴林,刘秀英,素质教育与师生关系[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2(2)有人认为是一种社会关系:“师生关系是从人类血缘关系中分化出来的一种社会关系,是从人类父母和子女血缘关系
8、中教育功能社会分化出来的一种社会关系、职业关系。从历史上来看,师生关系经历了道德关系、等级关系、教学关系、契约关系、虚拟关系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一阶段的关系既继承了前一阶段关系的合理因素,又发展了前一阶段关系所没有的内容”,李以庄,论新型师生关系[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9)“师生关系是一处特殊的社会关系,它反映和包含了社会、政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