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资源研究进展

半夏资源研究进展

ID:9495119

大小:5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01

半夏资源研究进展_第1页
半夏资源研究进展_第2页
半夏资源研究进展_第3页
半夏资源研究进展_第4页
半夏资源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半夏资源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半夏资源研究进展【关键词】半夏;品种研究;中药资源;品质评价;综述半夏于天南星科植物Pinelliaternate(Thunb.)Beri.的干燥块茎,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效[1]。目前,半夏的年需求量在500~600万kg,而半夏野生加家种量仅能满足1/3,市场缺口很大。为弄清半夏的用药历史、生产现状、质量评价等情况,笔者就近年来有关半夏资源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1品种  1.1考证  《礼记·月令》称:“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最早提出半夏之名。半夏本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以后历代本草均有记载。如《吴普本草》云:“半

2、夏生微丘或生野中,二月始生叶,三三相偶,白花圆上。”《新修本草》言:“半夏所在皆是,生平泽中者,名羊眼半夏,圆白为胜。”《蜀本草》谓:“苗一茎,茎端三叶,有二根相重,上大下小,五月采则虚小,八月采实大。”《本草图经》载:“二月生苗,一茎,茎端出三叶,浅绿色,颇似竹叶而光,江南者似芍药叶。根下相重生,上大下小,皮黄肉白。”《植物名实图考》谓:“所在皆有,有长叶、圆叶两种,同生一处,夏亦开花,如南星而小,其梢上翘似蝎尾。”[2]《本草纲目》除引载上述本草外,还载有半夏图。  历代本草虽未提及半夏叶柄上具珠芽,1年生者常为单叶,但从其描述的植物形

3、态和附图特征来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中国植物志》中收载的半夏是一致的,均为天南星科植物Pinelliaternate(Thunb.)  Beri.的干燥块茎[3]。  1.2历史产区  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指出,半夏“生槐里川谷”,即半夏原产于陕西兴平县一带。在《本草经集注》又曰:“槐里属扶风(陕西关中一带),今第一出青州,吴中亦有,以肉白者为佳。”《神农本草经》中所指的青州即山东济南、胶东一带;吴中即江苏苏南一带。宋代《图经本草》载:“在处有之,以齐州者(齐州即今山东省历城县)为佳。”其后,《药物出

4、产辩》则认为“产湖北荆州为最好”(荆州即今湖北江陵一带)[4]。《中国道地药材》认为:“半夏现时以湖北、河南、山东所产为佳。”[5]  总之,唐代以前半夏以陕西一带所产为佳,逐渐移至山东、苏南等地,后又以湖北、河南、山东所产为佳,历经了一个由西到东,又由东至西的历史变迁过程。目前,我国半夏主要产于陕西、湖北、山东、山西、四川、河南、甘肃、江苏等中东部地区,可能多由历史产区发展起来的。  1.3品种研究现状  半夏在我国多省均有分布,长期以来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居群,其叶形变化极大。早在1920年,Engeler就根据我国及日本半夏标本叶形变化将

5、半夏分为4个变种。其后,我国胡世林等将半夏居群中的五叶类型命名为五叶半夏。越来越多的学者指出,半夏叶形变化极大,几无规律可寻,甚至同一地理位置也可出现多种叶形的半夏[6-7]。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任氏等[8]采用RAPD技术分析南充地区野生芍药叶型和竹叶型2个半夏基因指纹图谱,并对典型特异性RAPD产物进行克隆,结果发现,南充野生不同叶型半夏基因组存在差异,即同一地理位置可存在2种以上的半夏类型。现代细胞学研究表明,半夏各自然居群染色体存在严重的复合多倍现象,甚至还存在非整倍性变化,充分体现了半夏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9]。薛氏等[10]利

6、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我国30个不同地理居群半夏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得出我国半夏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再通过聚类分析发现,不同地理分布、相同或不同叶形的半夏居群间具有遗传相似性,可聚集在同一类群。  由此可见,根据地理位置或植物形态划分的“居群”与植物分类学定义的变种或居群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仅凭地理位置或叶形变化对半夏进行种内划分是不合理的。《中国药典》规定Pinelliaternate(Thunb.)Beri.的块茎是中药半夏的唯一植物。由于半夏资源日益减少及部分地区药用习惯,目前仍有至少同科3个属12种植物充作半夏使用,常见的

7、有水半夏、狗爪半夏等,市场流通需格外谨慎。  2生产  2.1人工栽培技术  半夏的繁殖方式多样化,主要以地下块茎和叶柄上的珠芽进行繁殖,当然还包括种子,但由于半夏结实率低和种子生产周期长多不采用。自20世纪70年代起,国内开展半夏野生变家种驯化研究,鉴于当时对半夏的生物学特性不甚了解,加之该品种属于三高产品,即高投资(需高水肥,种贵,种、管、收、刨费工多)、高风险、高效益,半夏生产发展缓慢。  半夏具有喜温、湿,忌高温,怕旱、涝等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引起半夏倒苗和病虫害发生是影响其产量和质量最主要因素。张氏等[11]研究发现,倒苗并不是半夏

8、生长中必然的生理现象,而是抵御不良环境的一种休眠,气温超过32℃时,半夏发生倒苗,干旱也会促进半夏倒苗。其后,高氏等[12]研究不同遮荫措施对半夏增产效果研究,结果用遮阳网遮荫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