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半夏研究进展

2半夏研究进展

ID:44206044

大小:163.74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10-19

2半夏研究进展_第1页
2半夏研究进展_第2页
2半夏研究进展_第3页
2半夏研究进展_第4页
2半夏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2半夏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半夏研究发展动态一半夏生药学特性半夏是一种杂草性明显的植物,具体表现为:①具有多种繁殖方式。它既可营块茎和珠芽无性繁殖,又可营种子繁殖,能保证种质的延续和更新。②具有较强的耐受性。试验表明,刈割和践踏只能损伤半夏的地上部分,地下部分依然可以在适当时候再抽叶生长。更重耍的是,无论是野生群体还是栽培群体,在生长过程中,当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发生较大变化时,半夏地上部分会逐渐枯黄、倒伏。当环境条件适宜时,又可继续出苗生长。③具有较宽的生态幅。半夏在我国海拔2500m以下广布,常见于草坡、荒滩和疏林下,以及

2、玉米、小麦等旱地作物田里。半夏虽具有明显的杂草性,但繁殖系数较低,约为1:5,又因缺乏有效的传播方式,故为一种开拓性较差的物种,常常局限在有限的生态环境里群集,人多属喜阴湿性植物。如在南京地区,半夏草生于落叶阔叶林下,灌木层不甚明显,草本层则主要由叶下珠(Phylianthusurinaria)>紫花前胡(Peucedanmedecursivum)>总草(Arthraxonlanceolatus)、半枝莲(Scutellariabarbata)、梓木草(Lithospermumzolljngeri)>鸡矢藤(P

3、aederiascandens)>三叶鬼针草(Bidenspilosa)、野古草(Arundinellahirta)等组成。在长江以南的竹(Phyllostachysspp.)林和桔(CitrusSpp・)林下也常见半夏分布。半夏营种子和珠芽或块茎繁殖,故在自然种群里,既有实生苗,乂有由珠芽或小块茎发育而成的新个体,其中包括由种子发育而來的实生苗,市第1代、第2代,甚至第3代珠芽发育而来的植物,以及由块茎直接生长而成的植株。通过室内观察表明,半夏的种子、珠芽和块茎均无生理休眠特性,只要环境条件适宜就能萌发。在南

4、京地区,3月下旬至10月下旬均可见到植株,且尤以春秋两季为多。除生存条件急剧变化外,半夏以无性繁殖为主。半夏的块茎主要由珠芽发育而来,珠芽萌动时,先长出不定根,随即抽叶,在叶上形成新一代珠芽的同时,原珠芽不断膨大,形成块茎。当块茎长到2g以上时12卩在其下部出现皱缩腐烂现象,并随块茎的增大,腐烂率增高。偶见在腐烂的同时,上部形成一至数个小块茎。在胚胎发育方面,据张晓艳等研究表明:半夏的大小拖了发育均属正常。但是种子成熟时,还没有分化的胚,形成一个原球基。生长点分化过程类似于珠芽的形成。种子发育时原球基突出种皮,

5、在生长点下面的细胞,经过分裂形成一个膨大的结构。根、叶原基的分化是在发芽过程中逐步完成的。目前,有关半夏的生药学研究大多还停留在传统的外部形态和解剖结构鉴别水平上。半夏药用部位为块茎,为植物贮藏器官,秦明珠和石俊英等曾对其内外形态结构特征作过描述,显微结构为木柱组织、薄壁组织及散在的维管束(外韧型或周木型),粘液细胞随处可见,内含草酸钙针晶朿。为便于区别同科属其它近缘物种,藤井正美等先后报道了半夏、三裂半夏(PhiPatita)、掌叶半夏、水半夏和山珠半夏等的外形和组织粉末种间鉴別特征。胡世林等则在对全国半夏药

6、源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其中包插半夏在内的同科易混淆植物块茎的10种药材从生药性状和组织结构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比较研究,从而为鉴别半夏药源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科学依据。同时纠正了在半夏与水半夏的组织学比较中有的观察者认为“发现这两者的块茎在解剖学上无明显区别”的错误观点。马伟光等采用薄层层析法(TLC)对云南产半夏类药材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样品的甲醇和氯仿的提取物在TLC上有明显差异,并认为此法用于鉴定半夏类药材简单、易行、快速,结果可靠。由于法半夏和生半夏在外观上不易鉴别,边报考等研究发现采用751-GW分光光度

7、计进行紫外鉴别,其水提物在230nm和700nm处有明显的鉴别特征,在230nm处生半夏和法半夏的吸收峰分别为2.699和1.699,在700nm处分别为1.921和3.000。黄秀兰等通过形态学、生物化学等多学科对半夏及其混淆种类进行了综合比较鉴定,指出利用浓度梯度SDS聚烯酸胺凝胶板电泳法展现的鲜块茎蛋白质谱不仅可作为鉴别块茎的特征,而且还可作为寻找高含量活性物质资源的参考方法。此外从染色体数目上去鉴别同属植物掌叶半夏(P.PedatisectaSchott)也是一个非常直截了当的方法。Kitagawa和T

8、animori等则将当今先进的抗血清蛋白和酶免疫测定技术应用到半夏等药材的生药学研究上,依据分离筛选出的各种药材专一的抗血清蛋白和酶免疫识别技术就能非常容易和准确地鉴别出某种药材。该方法尤其适用于鉴别诸如半夏等来源复杂且乂较易混淆的药材。二半夏人工栽培技术半夏块茎入药虽有悠久的历史,但作为商品生产,只是近30年来的事情。而各地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引种工作,则是从70年代末开始的。本和韩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