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486772
大小:5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01
《北师大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单元 亲情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北师大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单元亲情4 妈妈的葡萄 教材分析:① 这是一篇深受儿童喜爱的童话故事。课文记叙了一个感人的故事:狐狸妈妈翻山越岭为饥饿的小狐狸摘来葡萄,路上却遇上猎人,为救小狐狸,她冒死引开猎人。狐狸妈妈死了,而她放在树下的葡萄却在若干年后长了起来,结了串串果实,小狐狸吃到了甜甜的葡萄。这 个故事表现了最伟大的爱母爱。这篇课文浅显易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朗读、讨论、感悟中体会母亲对孩子的伟大、无私的爱。可结合课文最后一段小狐狸的话,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自己
2、对母爱的理解。 教学目标:② 1、认读、书写本课8个生字,进行渗透性识字;能组词造句。 2、读课文,在充分朗读、感悟中体会狐狸妈妈对小狐狸无私、伟大的爱。 3、在感受爱的同时,试着表达爱。 4、复述课文,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③ 1、教学课件。 2、学生在课前观察妈妈每天都为自己做些什么,并写下观察日记。 学情分析:④ 这是一篇饱含深情的文章,文章中虽没有大段的抒情,但母子之间的深情却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童话故事背后所蕴藏的母子深情孩子们是很熟悉的。因此学生
3、们会很容易就体会到母亲对孩子的关爱。进而比照生活经验,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教学课时:⑤2课时 精品教案: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一棵高高的大树下结着一串串圆圆的葡萄。) 看了以上的情景你有什么问题? (二)通读识字 1、初读: 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边读边圈出你不认识的字。 2、测字: 请同学们拿出生字片开始测字。把你生活中认识的字和同位交流一下,看看交流之后你还能认识哪些字。 3、教师范读。 4、再读: 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还有哪些读不准的字重点读
4、读,同时数数课文中有几个自然段。 5、检查认字,指导写字。重点指导摘、呜、歇字的写法。 (四)创设情境,再现母爱 l、师叙述:同学们,在上学期的学习中,我们曾被一首描写母爱的小诗深深打动过。你们还记得这首小诗吗? 2、生:背诵《妈妈的爱》。 3、师导语:正如这首诗中所说的,我们从小到大,妈妈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心血。这就是妈妈的爱。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爱的故事。板书:妈妈的葡萄。 点评:这样入情入境的导入,为理解课文的主旨做了铺垫。学生通过回忆背诵熟悉诗歌,唤起情感体验,切入课文主题,不知不觉
5、地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主题上,引起新的学习兴趣。 (五)再读课文,摩悟母爱 1、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回忆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 2、自由读课文,复习生字。 3、教师检查识字情况:课文擂台赛。小组向小组挑战,将课文读给同学们听。 [点评:通过各种形式的课文朗读后,让学生进行课文擂台赛,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即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们体验到了挑战的刺激性。】 (六)感情朗读、体味母爱 默读课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在自己最感兴趣、最受感动的或有疑问的地
6、方反复地品读、回味、批、划、圈、注。 [点评:打破传统的串讲形式,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学生自己能读懂的,教师就不去多讲,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在这一环节,一定让学生自主经历阅读实践,在读中思考、在读中理解。】 小组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1)当学生答到:我读懂了小狐狸饿了,狐狸妈妈翻山越岭给小狐狸找吃的时,教师可让学生把描写狐狸妈妈言行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你等着,妈妈这就去给你找好吃的。 我的孩子饿的直哭,对不起,让我摘一串葡萄吧。 翻过了
7、一座山,翻过了两座山,又翻过了第三座山,狐狸妈妈终于来到了长着葡萄的村庄。) 看着屏幕读一读。 想一想,平时你们在饿了的时候,你的妈妈会怎么说,又会怎么做。 【点评:教师让学生回忆身边的小事,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课文,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体会到母爱的无私和伟大。孩子收获的不仅仅是语言文字,更有情感的丰富、价值的提升。再读句子时,自然能流露出真情。】 采取各种形式再读句子。(同桌互读、小组内轮读)  12下一页>>>>这篇文章来自..,。;【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交流中用声情并茂
8、的朗读来印证、传达自己的感悟,鼓励学生个性化的朗读和表达。在交流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经历、所见、所闻融化在读书中,深化感悟。】 (学生读懂的其它地方,教师可根据课堂情况随机组织交流。) (2)鼓励学生根据自己读文中知道的内容,再默读课文,引导学生质疑。 学生可能会问:山洞附近树下的葡萄是从哪来的? A、小组内交流。 B、教给学生简单的推理方法。 C、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寻找问题的答案。 (七)联系生活、赞美母爱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