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泡沫经济危机前的宽松货币政策与后果

日本泡沫经济危机前的宽松货币政策与后果

ID:9483054

大小:5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1

日本泡沫经济危机前的宽松货币政策与后果_第1页
日本泡沫经济危机前的宽松货币政策与后果_第2页
日本泡沫经济危机前的宽松货币政策与后果_第3页
资源描述:

《日本泡沫经济危机前的宽松货币政策与后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日本泡沫经济危机前的宽松货币政策与后果  20世纪90年代暴发的泡沫经济危机将日本经济拖入长期低迷。透视这场危机,我们看到金融部门在日本这个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已经高度膨胀,货币政策的运作环境发生了变化,忽视金融部门膨胀是货币政策的重大失误,也是引发日本泡沫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  一、金融部门膨胀的理论分析  根据二分法,现代经济体系可以解析为两部分,一是实际经济,一是名义经济。实际经济内涵是具体产出,名义经济内涵是具体产出的货币价值。很显然,金融活动属于名义经济的范畴。继续应用二分法,可以将经济部门分为实际经济部

2、门和金融部门。金融部门是从事投融资活动的各类经济部门的集合,其经济总量由所有部门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流量与存量反映。关于金融部门与实际经济部门的关系,门克霍夫和托克斯多尔夫提出了金融部门分离说,白钦先等提出了金融虚拟性说。笔者将此两种观点归纳为金融部门膨胀说,即由金融虚拟性所导致的金融部门与实际经济部门分离以及金融部门自我运行、自我发展的状态。门克霍夫和托克斯多尔夫从金融功能角度对金融部门分离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论述,指出金融部门分离的现象是金融市场增长远快于实际经济部门增长,金融市场呈现自我运行的态势,而且,金

3、融泡沫既增强了分离力度,也破坏了金融功能。白钦先等学者认为金融虚拟性是金融尤其是金融工具与金融工具的运动所表现出的超越于实际经济合理界限的规范性、本质性的特征或状态。笔者认为门克霍夫和托克斯多尔夫从金融功能的角度讨论金融部门与实际经济部门的关系抓住了问题的本质,而白钦先等学者的着述是对门克霍夫和托克斯多尔夫讨论的进一步发展。  金融的基本功能是跨期配置资源以及由其所衍生的风险管理。判断投资于实际经济项目内在价值的原则是项目未来现金流的现值。金融工具的虚拟程度由金融工具市场价格与实际经济项目内在价值的关系决定。随

4、着金融工具虚拟程度提高,其与实际经济部门未来现金流现值的关系愈发疏远。高度虚拟的金融衍生工具的基本功能是风险管理,但这一功能是否正常发挥取决于对实际经济部门的风险认识,即对未来现金流现值的判断。  门克霍夫和托克斯多尔夫认为金融泡沫既增强了金融部门分离力度,也破坏了金融功能。白钦先等学者在对金融虚拟性的定义中也隐含这样的意义:金融工具虚拟性中包含泡沫属性。金融泡沫的产生是投机者不顾及实际经济部门的未来现金流,而专注于短期的买卖差价,由此不断推高金融工具市场价格并不断放大金融交易规模,这一过程中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

5、管理功能丧失,高度虚拟的金融工具变成了高度投机的对象。这样,金融部门与实际经济部门进一步分离,其自我膨胀的程度进一步加大。  面对金融部门的膨胀,货币当局既是困惑者又是推动者。一方面金融部门膨胀使得货币当局对流动性总量的控制十分困难,另一方面,货币当局宽松的货币政策又使过多的货币在金融部门自我循环,导致流动性过剩和金融泡沫,金融部门不断膨胀。  二、日本泡沫经济危机前的宽松货币政策  日本的宽松货币政策不仅表现为汇率和利率变化,还表现为金融自由化的全面推进。事实上,日本经济泡沫正是起源于1984年的金融自由化,

6、并在1985年以后的日元升值、利率下降共同作用下不断膨胀。以1984年5月《日美日元美元委员会报告书》和《关于金融自由化和日元国际化的现状和展望》发表为标志,日本开始推进金融自由化。  1985年9月22日美日等五国财长和央行行长签署广场协议,以日元升值来应对日本对美的大量贸易顺差。此后日本银行通过抛售美元购买日元的市场干预措施,引起日元升值和美元贬值,1986年1月日元升至1美元对200日元,为防止日元过度升值,1986年3月至1988年1月日本银行转而实施购买美元抛售日元的干预。但日元升值步伐没有停止,日元

7、汇率从1985年9月20日的1美元对242日元升值到1988年1月的1美元对121日元。日本银行在外汇市场上进行的购买美元抛售日元的干预措施造成日本外汇储备急剧增加,并导致货币供应量过剩。  由于日元升值,日本出口减少并造成经济景气度下降,为了应对这一状况日本银行于1986年1月30日将贴现率下调0.5个百分点,至4.5%,以此为开端,至1987年2月,日本银行连续5次下调贴现率,直至2.5%的历史低水平。  三、日本宽松货币政策的后果  金融自由化和利率下降对企业融资行为产生了协同效应,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8、  一是债券衍生品筹资额大幅增加。1986年以后,企业充分利用利率下降和股价攀升的有利形势,在国内发行可转换债券、在国外发行附认股权证公司债券。通过发行这两种金融衍生工具所募集资金在1985年为4兆日元,1987年增至12兆日元,1988年进一步增至18兆日元,1989年达到26兆日元的惊人数量。企业融资数量连年大幅增加,但1986年到1987年设备投资总额在5兆日元水平徘徊,大量低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