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外兼治配合缠缚疗法治疗臁疮的经验总结

中医内外兼治配合缠缚疗法治疗臁疮的经验总结

ID:9477202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1

中医内外兼治配合缠缚疗法治疗臁疮的经验总结_第1页
中医内外兼治配合缠缚疗法治疗臁疮的经验总结_第2页
中医内外兼治配合缠缚疗法治疗臁疮的经验总结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医内外兼治配合缠缚疗法治疗臁疮的经验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医内外兼治配合缠缚疗法治疗臁疮的经验总结  臁疮是指发生于小腿臁骨部位的慢性皮肤溃疡,本病多生于小腿下三分之一臁骨(胫骨)部位而得名,相当于西医的下肢静脉性溃疡,多继发于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静脉疾病。常因外伤、局部破损、湿疹及虫咬等原因而诱发,多见于久立久行者。本病特点是:病程久、病情重。  溃疡周围可伴下肢静脉炎、湿疮、皮肤色素沉着或萎缩僵硬等。  少数患者多年不愈,创面呈菜花状,可发生癌变,为外科常见疾病,但因其病程长、疗效差、易复发,故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临床采用内治清热利湿解毒、活血化瘀、益气养血,

2、外治燥湿解毒、化腐生肌,除急性期外配合缠缚疗法疗效明显。  典型案例:  (1)钟某,女,64岁,于2011年08月09日初诊。以左下肢静脉曲张20天,左足内踝区皮肤反复溃破3天为主诉来诊。症见:左下肢浅表静脉扭曲成团行走后患肢易出现困乏力酸胀不适感,伴有轻度的指陷性肿胀,活动后症状加重。左足内踝上方有2cm3cm大小溃疡面,有黄白色液体渗出,周边发红、肿胀,压痛明显。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理化检查:左下肢静脉造影提示:左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诊为:臁疮(下肢静脉性溃疡),证属湿热型,热重于湿。  以清热祛湿,和营解毒为法,

3、处方:丹参20g,赤药9g,川牛膝6g,茵陈12g,三棱6g,丝瓜络9g,郁金10g,制乳没各6g,猪苓6g,10剂水煎分2次服,日1剂,外洗方:藤黄、轻粉、冰片各10g,黄连、黄柏、马齿苋、七叶一枝花各15g,珍珠母6g,丹参鸡血藤各20g,红花、乳香各15g,10剂,水煎外洗,日1次。二诊:用药后,病人下肢肿胀明显减轻,溃疡面渗出减少,周边有新鲜肉芽组织生长。但是患肢皮色仍较暗,感觉乏力,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内服中药中加用党参20g,茯苓20g,白术15g以益气健脾通络,外洗方中去黄柏、黄连,加用苏木30g,红花30g以增强

4、活血化瘀之功。  两方均取20剂。三诊:原溃疡伤面已经愈合,为巩固治疗效果,嘱患者坚持缠缚法。  (2)张某,男,73岁,退休干部,左内踝上皮肤破溃伴疼痛2年,有外伤搔破史,有下肢静脉曲张史,发病后曾在数家医院就诊,经局部换药及内服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检查:  左小腿下1/3处内侧见一处4cm3cm的溃疡创面,疮口凹陷,疮面肉色暗红,流溢灰黑色秽臭脓水,周围皮肤发硬紫黑,患肢青筋怒张明显。伴面色晦暗,舌紫有瘀斑、瘀点,脉细涩。  诊为臁疮(血瘀型)。治法: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清热利湿。  处方:黄芪、太子参各30g,赤芍、川芎、桃仁

5、各12g,白术、茯苓、忍冬藤各15g,陈皮、姜半夏、地龙、红花、怀牛膝各9g,10剂水煎分2次服,日一剂。外洗方:藤黄、轻粉、冰片各10g、黄连、黄柏、马齿苋、七叶一枝花各15g、珍珠母6g、丹参、鸡血藤各20g、红花、乳香各15g,水煎外洗,每天1次。嘱患者换药后皆须配合缠缚法,即使疮面愈合后也应坚持使用治疗,30天后,疮口闭合,周围皮肤好转。  体会:明陈实功《外科正宗》曰:脓疮者,风热温毒相聚而成,有新久之别,内外之殊。故当辨证求因,审因论治,遵循标本缓急,先治其标,后治其本。1.湿热蕴毒期以清热解毒为法则;2.瘀滞期以活血化

6、瘀为法则;3.恢复期以益气养阴活血为法则。现代医学认为下肢静脉性溃疡的发生,是由于下肢瓣膜损害后出现下肢静脉高压,继而使皮下毛细血管周围的纤维蛋白沉积形成氧和其他营养物质的弥散屏障;同时血液纤溶活性降低,使得清除纤维蛋白的能力减退,在二者共同作用下,皮肤营养状况不断恶化,最终形成溃疡,可推断臁疮的发病病因是腐-瘀-虚的存在,腐为表象,而瘀、虚是本病的根本病因。临床所见老年病人内脏器官多有不同程度的退性变化及气血虚弱,故在下肢膝疮修复期,适当的补益肝肾、调和气血,可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抗病免疫机能,对治疗臁疮复发有一定的意义。  内服药

7、物分析:病例1患者系因湿热下注流行于经脉,以致气血瘀滞,脉络阻塞不通,不通则痛,遂出现下肢肿胀、疼痛。我们针对湿热下注,气滞血瘀之病机施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治法。方中猪苓、茵陈利湿,川牛膝、赤芍、丹参、制乳没、三棱、郁金活血化瘀,溶栓、消肿、止痛,诸药相须为用,发挥协同作用。  病例2中患者因寒温客于下肢筋脉,气血瘀滞凝结不散,筋脉失养,故用益气健脾,活血化瘀之法。方中黄芪、太子参补气固表,托疮生肌利水,红花、桃仁、赤芍、活血化瘀,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白术、茯苓、半夏、陈皮燥湿理气和中健脾,怀牛膝、忍冬藤、地龙引血下行疏风通络。

8、  外洗药物的使用:祛腐期:疮面脓水浸淫,疮周红肿,常用藤黄、轻粉、冰片、黄连、黄柏、马齿苋、七叶一枝花等以清热解毒、祛腐生新。生肌期:则用珍珠母、丹参、红花、乳香,鸡血藤等以活血通络,补益生新。现代药理研究发现:  黄连、黄柏、马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