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下半身写作”

探析“下半身写作”

ID:9469740

大小:4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1

探析“下半身写作”_第1页
探析“下半身写作”_第2页
探析“下半身写作”_第3页
资源描述:

《探析“下半身写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探析“下半身写作”  下半身写作现象,是20世纪80年代第三代诗中口语写作的延伸,它归属于民间写作,但是又与一般的民间写作、口语写作不同,他们把身体推向了某种极端化、粗鄙化的写作境域,使得诗歌具有鲜明的对抗、消解审美意识的诗歌观念与反文化的政治学特征。  一下半身写作的出现与原因  下半身写作,结为群体写作,应为2000年7月,但实际下半身写作实践与部分作品在90年代末已经开始出现。这个相似的书写传统甚至推到80年代女性诗歌伊蕾等人的写作。1998年,作为下半身写作的核心代表沈浩波联系上同样是下半身写作的代表人物朵渔

2、、南人等,他们在编选下半身同仁作品集《铁狮子坟诗选》,下半身诗群也增加了校友侯马、伊沙、徐江,同时与在诗坛影响巨大诗人于坚、韩东等取得联系。而这其中多数的北京师范大学校友均是民间写作的诗歌大腕,这也影响与决定了下半身写作在精神上的传承关系与彼此影响的传统。同年,沈浩波写作《谁在拿90年代开涮》一文,此篇文章经韩东推荐,先后在《文友》(西安)、《东方文化丛刊》(南京)发表,产生了重大影响,他认为此文的发布与影响直接引发了下半年的盘峰论争。沈浩波也成为90年代民间写作的诗人代表之一。2000年,诗人尹丽川、李红旗又参与了

3、下半身诗群,影响进一步扩大,沈浩波与同仁集体创办诗歌刊物《下半身》,并撰写了长文《下半身写作及反对上半身》,后有诗人李师江、朱剑、轩辕轼轲、马非、阿斐等人加入。他个人写作了《一把好乳》《一个人老了》《墙根之雪》等具有代表性的下半身风格的诗歌作品。  国内渐有一些理论刊物关注下半身诗群的写作,例如:《反思与解构20世纪90年代诗歌的批评》(曾方荣)、《扩散的综合性20世纪90年代诗歌写作研究》(王昌忠)、《第三代诗歌研究》(刘波)、《中国前沿诗歌聚焦》(陈仲义),他们或单篇、或整体地讨论世纪末出现的这种新的写作现象。以

4、沈浩波为代表的下半身写作,发生在90年代末,产生群体影响在2000年,考虑文学的传承的关系、影响、意义、价值,本文也把下半身写作放在90年代诗歌的整体性研究的框架当中,这样也便于看清楚一个诗群、诗潮的整体发生的概况与渊源。  二身体:文学审丑/文化去蔽下半身写作从身体出发,又将话语的形态重点定位于审丑,通过审丑的文化意识解构被禁锢的思想话语,通过审丑修补、置换在当代诗歌书写中的合理性、合法性表述的诗意、诗性的传统话语,对抗、消解官方文化倡导、审美意识合谋的中心话语。下半身写作,在中国,是空无的代名词,是反抗,同时也是

5、妥协;是先锋的,同时也是保守的;它创造了一个非凡的美学时代:物质极端繁荣之下的精神真空化,无所有,也沉迷于无所有的身体狂欢。  下半身写作,要在话语禁区中开拓边缘的、自由的性灵话语,不断制造身体热点,让身体变成某种文化景观,恢复到身体在场、生命意识,参与到90年代文化大众所热衷的消费浪潮,这也是一部分下半身写作的诗人另起炉灶、另辟蹊径获得写作认同与文化名利的路径之一。  下半身写作,一方面是话语策略的文化需要,一方面又因为其真实、在场的话语禁区表达的同时获得了读者的内心认同。这种审丑往往说的是大实话,是身体的和生理的

6、感受和反应,它因不符合理想而遭到此前诗歌的拒斥,却也因真实而有着震撼力和象征意义。这是对于禁区的一种突破,代表了一种对既定秩序的破坏欲,表达了某种文化施暴般的快感,也应该成为对诗歌可能性的一种探索。  三身体的滥用:身体写作的话语反思下半身写作,一方面解构、对抗了官方倡导的审美文化、政治文化,另一方面也在不断突破话语禁区,推动90年代以来诗歌的自然生长。但是以身体为出发点的下半身写作则将身体推向了某种极端化、粗陋化的话语中心,对身体出现了滥用的情形,我们不得不对以下半身为主的身体书写进行某种文化反思。  下半身写作误

7、区具体表现为以下四点:第一,身体为出发点的书写,忽视了语言本体意识、诗学上的精神传统,最终导致了身体的中心化、秩序化,也让身体仅停留在生理这一层面,让诗学探索走向单一化、简单化、粗俗化、低级化的写作态势。  90年代末以沈浩波、尹丽川为代表的下半身写作,顺延第三代诗中的民间写作一脉,以口语的形式介入生活,以反知识、反文化、反传统、消解诗意与崇高为目标,强调下半身的在场,诗歌从肉体开始,到肉体结束,从某种意义来讲,这种写法拓展了当代诗歌书写的空间和视域,但同时对身体也有单一化、粗俗化表达与理解之嫌。王士强认为,下半身诗

8、歌是在大众文化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是1990年以来诗歌民间写作的一种延续和发展。它以张扬凌厉的性话语书写最为引人注目,而以客观、冷漠的世俗化描写显示了较高的成就。但其理论宣言与创作实践之间是错位、矛盾和失衡的,这最终导致了它作为一个流派的解体和消亡。  结语  民间写作,重视再现、叙事、介入文化与现实,但忽略了诗艺、诗体的意识,离诗意、诗性越来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