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急诊医学临床教学模式

探究急诊医学临床教学模式

ID:9469250

大小:5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1

探究急诊医学临床教学模式_第1页
探究急诊医学临床教学模式_第2页
探究急诊医学临床教学模式_第3页
探究急诊医学临床教学模式_第4页
资源描述:

《探究急诊医学临床教学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探究急诊医学临床教学模式  急诊医学在现代医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国内医学体系中地位越发重要,急诊医师数量缺口巨大。急诊医学作为医学领域中一门具有多专业性质的交叉临床学科,一门在第一线挽救生命的综合学科,急诊医学具有患者发病急、变化快,疾病谱广等特点。急诊临床强调鉴别诊断与治疗,强调医生对复杂病情的应急处理能力。由于其临床模式的特殊性,对急诊医生综合能力素质要求极高,对急诊医学临床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通的临床教学模式不能很好适应急诊临床实际。目前暂未形成公认最优的急诊医学临床教学培养模式。本文将结合笔者工作的上海市光

2、华中西医结合医院自身实际,对急诊医学临床教学模式展开探讨。  急诊医学临床教学特点  急诊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医学学科,包括了院前急救、院内抢救、多科室会诊、重症监护等多个环节,有着自身独特性。急诊医学面对病患具有发病急、疾病谱广、病情变化快、患者和家属情绪不稳定等特点。与常规门诊相比,急诊医生需具备全面的基础理论知识、扎实的临床操作技能、综合性的诊疗观、先保命后治病的逆向思维能力、强大的心理素质、高超的医患沟通技巧,这对急诊临床教学培养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虽然目前急诊医学在国内医院临床体系中已得到充分重视,各类二甲以上医院

3、基本都开设了急诊科室(笔者工作的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也于近年开设了急诊科室),但从调研反馈情况来看,国内急诊医学临床教学培养仍未成为独立体系,存在许多不足之处:(1)急诊医学的理论教学仍未独立,仍然采用大杂烩式的内科、外科混合教学作为急诊理论教学基础;(2)临床实习欠缺,上海市住院医师职业培训培养计划中,在急诊见习实习时间非常有限,且大部分医院未对实习医生展开急救演练培训;(3)未针对急诊医学独特性,开展有针对性的医生心理培训和医患沟通技能培训;(4)由于急诊特有的倒班制度,急诊医学理论临床教学难以系统性的开展,大多为碎

4、片化的临床个案教学。  急诊临床实习医师普遍特点  单位: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200052医科大学生在经过五~七年的大学基础培训后(上海市还包括两年的住院医师职业培训),进入急诊科室工作,其自身能力素质与一名合格的急诊医师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  (1)对急诊环境陌生,心里上未做好应对急诊高强度节奏工作的准备。与其它门诊不同,急诊是24小时班制度。由于人员编制等原因,急诊医生大部分要求独立值班。作为实习医生,心里上暂未做好独立看诊的准备。急诊病患发病急、疾病谱广,病患和家属情绪激动,更加大了诊断的难度,作为

5、实习急诊医生,心里承受压力大,暂时未能做好应对急诊高强度节奏工作的心里准备。  (2)临床经验少,缺乏足够应对能力。  实习医生一般临床经验较少,特别是急诊临床经验几乎没有。面对急诊发病急、发病重的工作情况,普遍缺乏足够应对能力。  (3)医学理论知识体系不够全面,临床操作技能欠缺,不能满足急诊临床的要求。  急诊医学作为综合性、全面性的医学学科,对执业医生要求极高,需要急诊医生具备全面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熟练的临床操作技巧,绝大部分急诊临床实习医生暂未达到要求。  (4)医患沟通能力欠缺  急诊临床医学面对病患发病急、发病

6、重、不能准确表达症状、患者和家属情绪激动情况非常普遍,极易引发医患矛盾。因此要求急诊医生具备高超的医患沟通技能。目前来看,急诊临床实习医生普遍存在欠缺。  (5)对急诊倒班制度不适应  急诊作为24小时班制,采用值班医生倒班制度。对急诊医生生物钟影响较大,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调整适应,急诊医生自身也需要心理建设和辅导,才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急诊特殊的值班制度。  目前急诊临床教学的特点和弊端  急诊临床教学工作,肩负着培养合格急诊临床医生的重任。作为带教导师,不仅要教授给实习医生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还要让实习医生学会

7、如何与患者沟通,妥善处理好新环境下的医患关系,培养出适应当前医疗环境的实用型高级急救人才。目前国内医院急诊临床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临床集中教学采用多传统PPT照本宣科式宣讲:缺乏针对性,不足以应对急诊复杂的病症特征。(2)实习医师存在被动式的、跟随式的观察学习:带教导师在查房问诊时候,实习医生缺乏参与感,缺乏主动思考,不利于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合格急诊科医生。(3)临床教学案例碎片化:带教导师结合临床病例讲解病理和施治,有一定实际意义。但由于其随机性较大,不系统,不利于急诊科实习医师的尽快成长。(4)临床操作教学课时少,

8、考核机制不完善:急诊医疗需使用很多医疗器械,对急诊医生操作节能水平要求较高,大部分急诊科室对此块内容重视不够,认识不充分,且未形成相应考核机制。(5)理论知识学习采用放任型的自我学习:急诊医生需要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普遍存在急诊医师自我学习缺乏指导的情况,自我学习没有针对性,知识体系不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