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468811
大小:5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1
《肉鸡日粮中添加纳米维生素d3的效果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肉鸡日粮中添加纳米维生素D3的效果分析 引言 纳米维生素D3是纳米技术在动物维生素营养领域的应用突破,是将纳米技术和动物营养学有机融合起来的一项前沿创新工艺技术。采用独特的高压均质纳米化工艺和超声波介导技术,使脂溶性维生素D3与水溶性介质形成均质稳定的纳米级分散溶液,再通过界面聚合制备纳米微囊,低温喷雾干燥形成颗粒直径在10~30nm范围内的纳米维生素D3微粒。纳米维生素D3具有超大的比表面活性,可与水任意比例混溶,无竞争跨膜方式吸收,使维生素的D3生物利用率大幅提高[1][2].纳米级微囊包被工艺,使其
2、耐高温高湿,抗氧化,稳定性更强[3].本实验旨在证明日粮中添加纳米维生素D3对肉鸡生产性能及胫骨质量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普通饲料级维生素D3产品,由厦门金达威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含量为500000IU/g,粒径范围300~600μm;纳米维生素D3由金冠牧业有限公司提供,含量为500000IU/g,粒径范围10~30nm. 1.2试验设计 选用792只健康的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成11个组,1个对照组,10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以重复为单位,采用笼养,自
3、由采食和饮水,初始温度为33℃,每周降3℃,直至23℃,湿度保持60%~70%,进行3周的饲养试验。其中,第1组饲喂基础日粮,未加入任何一种维生素D3;2~6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普通维生素D3,添加水平分别为200、400、600、800、1000IU/kg;7~11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纳米维生素D3,添加水平分别为200、400、600、800、1000IU/kg. 1.3测定指标及方法 1.3.1生产性能 试验分别在1、21日龄,以重复为单位空腹称重(前一夜20:00开始禁食12h,仅供饮水),同时称余
4、料重统计耗料量,每天记录死亡和发病鸡数,试验结束后计算各阶段每只鸡的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及料肉比。计算公式如下:日增重[g/(d只)]=(试验末期平均体重-初期平均体重)/试验天数日采食量[g/(d只)]=(饲料总量-剩料重)/每天实际鸡数总和料重比=日采食量/日增重 1.3.2胫骨指标 于21d做屠宰试验,左右胫骨均取,左胫骨用于测定胫骨重量、长度、直径及灰分、钙、磷含量,右胫骨用于测定胫骨强度。将胫骨放入样品袋,密封,冷冻保存,测定胫骨强度、灰分及钙、磷含量。将左胫骨在沸水中煮3~5min,去除残
5、余肌肉、腓骨,剥离干净后,除去水分和脂肪。在105℃条件下烘24h至恒重,测定胫骨重量、长度和直径。将测定后的胫骨压碎,放入坩埚,于茂福炉中600℃灰化18h,测定灰分含量。加入盐酸溶解,测定钙、磷含量。将右胫骨晾干,用数显万能试验机测定胫骨折断力(即胫骨强度)。参数设置为:跨度40mm,单位负荷50kg,位移速度10mm/min. 1.4数据处理与分析 利用SPSS中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对普通维生素D3处理组和纳米维生素D3处理组的试验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Duncan法进行多重比较,其结果均采用
6、平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各项数据的显着性水平为P<0.05.纳米维生素D3的生物学效价采用指数模型分析[4],指数模型的一般表达式为:Y=α+β0(1-e-βX)其中Y为某指标的观测值,α为截距,指数模型中的β0表示X添加水平的变化对观察指标的影响量,β为回归系数。对于两种维生素D3分别采用指数模型得到回归方程后,待测物相对于基准物的RBV按以下公式计算:RBV=β待测/β标准 2结果与分析 2.
7、1不同和水平的维生素D3对1~21日龄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由表2可知,2~6组,7~11组肉鸡的日增重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维生素D3水平的增加呈上升的趋势。对于日采食量来说,3~6组差异不显着(P>0.05),与第2组差异显着(P<0.05),7~11组差异不显着(P>0.05),第4组达到最高。第1组的料重比均显着高于2~11组(P<0.05)。 2.2不同和水平的维生素D3对21日龄肉鸡胫骨质量的影响 由表3可知,2~6组胫骨长度差异不显着(P&
8、gt;0.05),第11组胫骨长度与第7~10组差异显着(P<0.05)。5~6组的胫骨直径和胫骨重量显着高于2~4组(P<0.05),而7~11组胫骨直径和胫骨质量差异不显着(P<0.05)。第5组的胫骨强度显着高于第2~4、6组(P<0.05),而8~11组的胫骨强度显着高于第7组(P<0.05)。第1组的胫骨长度、直径、重量、强度均显着低于2~11组(P<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