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466901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01
《老年糖尿病治疗中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老年糖尿病治疗中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的运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其引发的并发症更是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严格的血糖控制可明显减少及延缓慢性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及进展,降低风险[1],但现实是,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很难得到良好的控制[2],血糖时常还会发生异常的漂移。传统的血糖监测方法,虽能准确地检测血糖值,但只能反映每天的几个时间点,不能完整呈现血糖的全貌。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realtimeglucosemonitoringsystem,RGMS)[3]弥补了传统监测血糖值的不足,可以实时全天候监测血糖的变化,包括饮食、运动和药物对血
2、糖的影响,呈现血糖变化规律,提供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的依据,特别是发现无症状的低血糖和高血糖,及时调整用药方案,避免因低血糖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引起的不可逆损伤。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和分组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老年病房内分泌科2014年2月-2016年2月住院的9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RGMS实时动态血糖监测仪(实验组),其中男62例,女34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72.0±10.5)岁,病程12-35年,平均(19.5±8.7)年,连续佩戴72h.同时另选取60例(对照组),其中男40例,女20例,平均年龄(
3、69.4±9.8)岁,病程11-32年,平均(18.6±9.5)年,不愿佩戴RGMS者,行指端末梢血测定血糖患者,糖尿病均符合S-1,监测皮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浓度反映血糖水平,每5min储存一个平均值。研究对象均在置入监测探头72h后拔出,同期进行常规4时段(早餐前6∶00,午餐前11∶00,晚餐前17∶00,睡前22∶00)末梢血糖作为参比血糖来进行血糖仪的校正,同时填写动态血糖监测活动事件记录单,记录饮食、运动、用药等。监测期间运动、饮食和药物治疗不变。为统计方便,从0∶00点开始,将一天平均分成12个时间段,统计RGMS显示的
4、低血糖(血糖≤3.9mmol/L,低血糖两次间隔时间超过30min)分布率,低血糖的分布率=某时段低血糖持续时间/全天低血糖持续总时间100%. 对照组,采集5时间点指端末梢血测血糖值,5时间点分别为早餐前空腹6∶00,早餐后2h,午餐后2h,晚餐后2h,睡前22∶00. 1.2.2其他指标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由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 1.2.3治疗目标两组糖尿病患者均采用同种口服降糖药联合胰岛素治疗,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及美国糖尿病学会(ADA)2016指南
5、,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非空腹<10mmol/L,HbA1C<7%较为合理。实验组根据每个时段、每个时间点的血糖值,特别是发现治疗过程中出现无症状性低血糖,首先指导患者制定每餐的食物结构和运动强度,对非空腹血糖值<6mmol/L时,提前进行生活方式和药物干预。生活方式的干预,主要采用睡前补充少许饼干或其它容易消化的食物。药物的干预采用减少胰岛素1-2IU/d或减少降糖药的剂量,最终确定合理的口服降糖药联合胰岛素治疗方案。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软件,计量资料以(珔x±s)表示,主要采用t检
6、验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入院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一般资料比较:收缩压(SBP)、舒张压(DBP)、TG、TC及体质指数(BMI)均无显着差异(见表1)。佩戴RGMS患者在监测期间没有影响日常生活,无明显不适,仅3例皮肤置入处出现瘙痒,经及时处理消失,均未出现皮下出血和置入部位感染的情况。 2.2入院初两组患者血糖监测结果对照组60例患者,在5个时间点测指端末梢血血糖,没有发现低血糖。佩戴RGMS实验组,96例研究对象中,监测到23例(24.0%)低血糖,23
7、例发生低血糖的患者,共发生41次低血糖,有自主症状低血糖仅4次(9.8%),其余均无低血糖症状(90.2%),而且低血糖出现主要集中在23∶00点到5∶00点之间。除发现低血糖外,同时还明确血糖的峰谷值和饮食的关系,10例因食欲欠佳,出现夜间低血糖,以及1例过量运动后血糖出现峰值。 低血糖的时间分布率最高在0∶00-1∶59(34.1%),其次在2∶00-3∶59(22.1%)(图1)。 2.3治疗2周两组血糖控制情况除早餐前空腹的血糖值外,其它几个时间点的血糖值,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2)。 2.4治疗3月后随
8、访和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HbA1C有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