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语言学与教育语言学的异同与互动

社会语言学与教育语言学的异同与互动

ID:9461479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1

社会语言学与教育语言学的异同与互动_第1页
社会语言学与教育语言学的异同与互动_第2页
社会语言学与教育语言学的异同与互动_第3页
社会语言学与教育语言学的异同与互动_第4页
资源描述:

《社会语言学与教育语言学的异同与互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社会语言学与教育语言学的异同与互动  一、引言  教育语言学自1972年由Spolsky提出以来已经有了较深远的发展,美国很多大学设立了教育语言学博士或者硕士专业。英国、德国、加拿大、沙特阿拉伯、泰国和澳洲的不少高校也先后培养了教育语言学研究方向的硕博研究生。[1](P39)教育语言学的理论建设也成果显着,其学科体系逐渐成熟。由于教育语言学关注的是语言与教育的实践,原来这一领域的指导理论是应用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的认同危机促进了教育语言学的诞生,以往已经有诸多国内外学者论证和分析过两者的关系问题,例如FrancisM.Hult在《教育语言学手册》(TheHandbookof

2、EducationalLinguistics)一书中指出:教育语言学的历史和应用语言学密不可分,而且将继续保持一种共生的关系。  与此同时,教育语言学也已开辟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专注于语言与教育。[2](P10)然而,对直接影响教育语言学诞生和发展的社会语言学与教育语言学之间的关系却尚无专门的研究,显然不利于国内教育和研究人员对于教育语言学的了解和发展。  社会语言学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其定位虽仍然存在争议,但在理论和实证研究上已经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与此同时,应用语言学由于发展过程中越来越注重理论模式而忽视了自下而上的实践,和教学实践有了脱离的趋势。这一背景之

3、下社会语言学家Spolsky提出了教育语言学的学科范式,此范式兼有应用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理论支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教育语言学已经有了一定的起色。文章试图从两种学科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规律出分,梳理两者的关系,为学习和研究者能够更好地驾驭社会语言学和教育语言学抛砖引玉。  二、社会语言学与教育语言学的相同之处  (一)研究焦点相似:关注社会实践和社会公平  各种流派的社会语言学家都无一例外以真实的语言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而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符号,也是一种社会实践。教育语言学产生的直接原因就是原有的应用语言学不是从实践中得出的结论且陷入了提出和教育实践脱节的理论框

4、架,所以教育语言学一开始就是以语言教育实践为根本的。  社会语言学由受到社会学的影响,研究者普遍具有人文关怀,重视语言相关的社会公平。在司法领域,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拉波夫、海姆斯和夏依等挺身而出为少数族裔的公平进行社会语言学援助,使很多因为语言学问题处于弱势的少数族裔的司法权益得到保护,伸张了社会正义。教育语言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基点就是语言与教育实践的公平和正义。教育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人本主义和实用主义,其社会学基础是现实主义和多元主义,其语言学基础是描写主义和功能主义,而其教育学基础是平等思想和均衡理念。[3](P33)教育语言学以语言教学实践作为出发点,关注教育实践。同时

5、教育语言学对于语言教育实践中涉及到的社会学层面的内容非常重视,对于语言教育政策、语言生态、语言霸权等语言教育公平的问题密切关注,作为重点内容进行了研究。所以社会语言学与教育语言学二者具有正能量的交集。  (二)语言观相似:描写和功能的语言学观点  从亚里士多德到索绪尔再到乔姆斯基普通信奉形式主义的语言观点,认为语言是一个同质的静态系统。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理想的语言形式而不是现实中使用的语言。社会语言学采取功能语言学的语言观,认为语言是异质有序的。语言研究的对象是真实使用的语言,语言的变异不是错误导致的杂乱无章的变化,而是有内在规律的。如前所述,教育语言学的语言学基础是描写

6、主义和功能主义。[3]  描写主义和功能主义对立的语言观就是规范主义和形式主义。教育语言学立足于语言教育实践,关注语言教育中的语言学习者的发展问题,以语言学学习者为对象,研究的是真实的语言实践,采取的态度也是承认语言不是静态和同质的,这集中体现在语言生态研究和语言教育政策方面,要承认不同社会群体讲的语言没有优劣之分,享有同样的学习权利,这就是承认了语言的变异变体的合理性,不是盲目追求单一不变的语言形式。人类学、交际民族志等是二者都重视的内容。  (三)学科结构相似:开发和发展的学科  在学科发展特征上两者也很相似,都是呈开放性,理论框架尚不健全。社会语言学一直存在社会语言

7、学和语言社会学的争论,其学科边缘模糊宽泛,这既有利于理论的构建和发展,同时也导致了学科定位的尴尬。教育语言学则存在其身份认同争议,其理论框架也是开放式的。在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只有4所美国院校公开使用该术语作为专业名称,而且这些专业都是博士层次的专业。美国学术界对于教育语言学的学科意义也存在争议。[4](P9)从研究的内容上看,社会语言学和教育语言学都有宏观和微观的研究之分。另外Hornberger指出教育语言学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其中存在着诸如批判理论、后结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和社会文化理论等不同的研究视角[5],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