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司规模的股票市场动量效用分析

基于公司规模的股票市场动量效用分析

ID:9461109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01

基于公司规模的股票市场动量效用分析_第1页
基于公司规模的股票市场动量效用分析_第2页
基于公司规模的股票市场动量效用分析_第3页
基于公司规模的股票市场动量效用分析_第4页
基于公司规模的股票市场动量效用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公司规模的股票市场动量效用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基于公司规模的股票市场动量效用分析一、文献回顾及研究背景介绍  动量效应描述了股票市场中的惯性现象,前一时期收益率较高的股票组合,在后一时期仍然会产生较高的收益率。也就是说,在不存在交易成本的前提下,卖出“输家组合”,用这些资金买入相同金额的“赢家组合”,即可构造出无成本的盈利性资产。说到动量现象不得不提到Jegadeesh和Titman,这两位学者揭开了动量效应研究的篇章。他们在美国市场桑买入过去3-12个月的股票收益率前10%的股票,卖出收益率后10%的股票,可以在未来3-12个月内获得1%的

2、超额收益。  AllaudeenHameed与YuantoKusnadi对六个亚洲股票市场进行了研究,发现在1981至1994年间,亚洲股票市场上存在着小而显著的动量现象,但同时如果控制亚洲市场的公司规模,动量现象则并不明显。CarlosForner,JoaquinMarhuenda发现在西班牙市场上,12个月时期内存在明显的动量策略收益,而在60个月时期内存在着明显的反转策略收益。StanHurm与VladPavlov研究了澳洲市场的动量现象,得到的结论是澳洲市场上存在着很强的中期动量效应。Jo

3、sephKang,Ming-huaLiu,SophieXiaoyanNi使用了A股市场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短期的反转效应于个别股票信息的过度反应,而中期性的动量利润则与股票市场的过度反应无关。  程兵、梁衡义、肖宇谷使用沪深两市1995年之前上市的公司为样本,发现中国市场上存在明显的动量效应,并且在牛市时,动量效应强于反转效应,熊市时反之。CAPM模型无法解释动量效应,可以用投资者对信息的反应来解释。王志强、王月盈、徐波、段谕等发现中国市场和成熟市场中有显著不同的动量表现,价值型或成长型、高价或

4、低价、高换手率或低换手率等因素会对股票的动量现象有较为明显的影响。  传统的金融学理论认为,市场上的参与者是理性的,可以对市场上的信息进行正确有效地反应。但行为金融学者认为,市场是非有效性的,投资者对市场上的信息产生认识过度或认识不足的现象。一些国内外学者指出,当一些股票有较好的盈利,会提高投资者对这些股票的预期收益,因而会产生动量超额收益。  而且,中国A股市场作为一个新兴国家市场,无论监管水平还是投资者结构,和成熟市场都有着较大区别。中国A股市场经过了多年的改革与完善,较好地遏止了坐庄恶意操纵

5、股票价格的现象,但是由于信息披露不够及时、准确、透明,加之监管措施不到位,导致股票在定向增发等重大信息披露时,仍然会产生对信息过度反应。此外,中国市场个人投资者占大多数,而这些个人投资者获取信息的能力更为有限,且在交易过程中的情绪化会产生羊群效应,助长了动量现象的产生。此外,中国股票市场中在陆续开展融资融券业务以及股指期货交易业务,改善了过去股票市场无做空机制的现象。然而中国股票市场做空门槛仍然比较高,参与做多与做空的投资者不对称性较强。这些因素都会致使中国市场的动量现象,从构成和特征和成熟市场有

6、所不同。  另外,传统的动量效应分析集中于动量效应的存在性分析,而对动量现象成因分析的研究较少。AllaudeenHameed的研究中提到了,公司规模是亚洲市场动量现象不同于美国市场的因素之一,而徐信忠和郑纯毅也发现规模、账面价值与市值比,流通股比例,换手率等因素也可以解释动量现象。本文则利用沪深股票市场中的数据,分类成为大盘股和小盘股,对比不同规模公司是否会产生较明显的动量效应差异。    二、数据及研究方法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于wind数据库及通达信股票行情软件。样本区间为2010年1月至2

7、011年12月的沪深300成分股周数据。沪深300成分股为优质公司股票,可以较好地代表沪深股票市场,并使得分析结果更可信。在这段时期中,市场处于箱型震荡状态,因此可以排除牛市及熊市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此外由于笔者采用周数据而非月数据,因此并不需要太宽的样本区间即可提供足够的数据量。公司规模按照基准日流通股股本计算,并剔除掉在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之间上市的股票样本。股票价格采取复权处理,将资本化的股利整合到股票价格中,使其更客观地反映股票的价格及投资者的收益。  本文采取传统的重叠度量抽样

8、方法,国内外大部分研究都采用这种统一的方法。  首先,按照2010年1月基准日的流通市值降序排列,前三分之一的股票构成大公司组合(B),后三分之一的股票构成小公司组合(S)。  其次,在按规模分类的基准上,将每个规模再按收益率细分,在每一个形成期内(F周)收益率为前30%的股票为赢家组合(W),收益率为后30%的股票为输家组合(L),这样一来,我们就有了4个组合,即BW,BL,SW,SL。而零成本套利组合分别为BW-BL和SW-SL。  第三,以等金额权重持有组合中的每一只股票,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