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456103
大小:5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01
《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一些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一些思考毛光旭近年来,地方政府通过举借政府性债务等方式筹措了大量建设资金,有效地缓解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对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政府性债务规模的迅速扩大,政府财政收支压力不断加大,政府性债务风险积聚加快并逐步显现。同时,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政府性债务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财政管理和人大监督,导致政府性债务结构分散、存量不清、权责不明、调控不力、偿债和预警监测机制缺乏,重借轻管现象比较突出。这些问题不仅对地方财政的平稳运行构成潜在威胁,而且直接
2、影响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需要认真研究并着力解决。一、现阶段政府性债务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和形成原因(一)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债务规模急剧扩大。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中央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背景下,近几年来各地方政府掀起城市化进程的浪潮。各地普遍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建设力度,在目前地方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各级政府为此通过各种形式举债进行城市建设,一些地方政府领导为了在有限任期内表现“政绩”,上马各种“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逐步加大。(二)管理职能缺位。政府性项目在管理上存在诸多缺位现象,财政
3、部门被动参与项目的立项争取;项目竣工进行贷款的偿还,计划部门、行政主管部门无制约手段,且因职责分工的关系,往往缺乏督促项目单位还款的动力和积极性。这样的管理体制和分阶段运作的管理模式,虽然从政府的角度看似乎均在政府内部,属于内部分工、协作,但由于部门职责、利益格局的局限性,实质上必然影响政府债务的有效管理及良性发展。(三)信息失真,难以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主要原因,一是现在还没有对政府性债务做出明确的、可操作的债务统计口径,同一个地区出现不同的数据;二是各部门和单位出于各自的利益,不愿准确及时提供债务信息,人为制造信息孤岛。信息的不真实
4、,不但直接影响了决策机构的科学决策,也影响了政府宏观管理和社会监督的效果。(四)监控不力,缺乏事前、事中的严格监督。目前各投融资机构和部门、单位都拥有独立融资权,没有统一的债务规划和预算,擅自举借债务,短贷长投,甚至挪用转移资金等问题突出。债务资金的多口管理极易造成无口管理和管理失控。尽管设置了一些监督职能,也制定了多种监督制度,但因监督者没有掌握真实的信息和必要的手段,故而难以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容易造成债务失控现象发生。同时,债务资金缺乏人大监督,容易超出地方政府的财力可承受范围。(五)缺少预警机制,违约风险大。由于政府性债务是近几
5、年才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所以各级政府尚未建立有效的债务预警机构;同时,由于债务无统一的、可操作的统计口径,债务预警的监控指标也无法运用。此外,一般政府性债务都投入公益性和基础性领域,很多项目无收益或者收益很少,没有形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整合,再加上债务结构的不合理,使债务风险进一步凸显。一旦发生信用危机,必将破坏金融市场的信用秩序,从而危及财政进而影响政府信用,对社会稳定构成潜在的危险。尽管近年来中央及各级政府做了大量工作,也试图控制和缩减地方政府债务,但由于缺乏统一的地方债务管理机制和科学的管理办法,债务规模仍呈加速上升趋势。二
6、、如何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几点意见政府性债务种类繁多,成因复杂,它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解决财政困难,化解债务风险,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既要“治标”,更要“治本”。首先,要紧密结合各地实际,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培植地方财源这一根本出发,通过理顺体制,健全制度,完善机构,规范职能等多方面入手,将政府性债务控制在地方财力可承受范围之内,建立起″负债有数、负债有度、用债有方、偿债有钱、管债有规、举债有责″的科学规范合理的债务管理模式。其次,要明确政府性债务范围和统计口径,为政府性债务管理奠定基础条件。地方政府和财政向外
7、借款、提供担保、承诺还款,政府直接投资或管理的公司为政府建设项目和其他公益基础建设项目所借的款项,以及预算赤字、政府性投融资机构为市政建设项目和其他公益项目所借的款项、因征收不足或挪用资金等原因造成的社会保障资金缺口、国债转贷、粮食企业亏损挂账、拖欠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政府性项目拖欠的工程款等,都应列入地方政府债务范围加以严格管理与控制。1.将政府性债务融资权作为债务管理的重点和突破口,集中管理各投融资机构的融资权。由于政府性债务的重点在各投融资机构,因此,各级政府应首先明确将各投融资机构的融资权集中到一家投资公司进行集中统一管理,由投资
8、公司对政府性债务进行统收统支、统借统还。其他投融资机构对外融资必须报投资公司批准,由投资公司对债务规模进行从严控制。2.政府性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债务管理机构要根据建设需要和承受能力,在编制年度财政收支预算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