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事实条件句的特异性研究

反事实条件句的特异性研究

ID:9453198

大小:5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01

反事实条件句的特异性研究_第1页
反事实条件句的特异性研究_第2页
反事实条件句的特异性研究_第3页
反事实条件句的特异性研究_第4页
反事实条件句的特异性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反事实条件句的特异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反事实条件句的特异性研究  一般我们把形如如果p,那么q的语句称为条件句,如果后面的语句称为条件句的前件,那么后面的语句称为条件句的后件。通常人们认为前件为假的条件句是反事实条件句,但前件为假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客观事实上是假的,另一种是主观认定是假的(而客观事实是真的).客观事实上为假的反事实条件句,例如,我为昨天开会迟到而感叹地说如果我没有迟到,我就不会被批评了.主观认定是假的反事实条件句,举个例子,我们学校举行元旦晚会,张三很有表演才华,他的节目是压轴戏,最后我没看完提前回家,第二天见到张三的时候说了这么一句话要是你参加了昨天的晚会,节目会更精彩.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我而言,

2、我表达的是一个反事实条件句,尽管我所说的与客观事实是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第二种情况,因为第二种情况只是一种暂时现象,我或早或迟会知道事情的真相,当我获知客观事实后,我会修改我的信念系统,重新做出调整,那么这个主观认定是假的(而客观事实是真的)反事实条件句就要被收回。  鉴于此,如果没有特殊说明,我们所说的反事实条件句指的是前件是客观事实上为假的反事实条件句。本文中我们用□→表示反事实条件句的逻辑符号,用p□→q表示反事实条件句如果p,那么q.  断定一个反事实条件句就是在假设前件为真的情境中承认后件为真,它既不同于实质蕴涵也不同于严格蕴涵,一些推论模式对于一

3、般条件句是有效的,但对反事实条件句却失效,究其原因是由于现代逻辑发展起来的标准的外延逻辑无法成功地说明反事实条件句的性质,所以如何去刻画反事实条件句的这种特异性又引起人们对它的进一步关注。反事实条件句的特异性表现在:用传统理论去解读反事实条件句会使一些事实上无效的推论模式合法化,而对某些逻辑上可信的推论形式反而核证不了。  一、使一些事实上无效的推论模式合法化  这些推论模式主要是强化前件原则、和假言易位原则。  在传统逻辑学理论中,这三条规则都适用于一般条件句,但应用于反事实条件句却失效,会出现违反直觉的怪论。  问题是人们给出的关于这些推论模式的特例真的无效吗?我们试做分析

4、。  (一)强化前件原则  强化前件的原则是:p→q,所以,(p∧r)→q.这本是传统逻辑中的一个有效原则,但一旦应用于反事实条件句立即失效。如:  1.如果擦这根火柴,它会燃;所以,如果擦这根火柴并且没有氧,则它会燃。  很明显,例(1)是违反直觉的,直观上我们认为强化前件原则失效,结论应该是如果擦这根火柴并且没有氧,则它会不燃。关于这一原则,元语言理论认为,我们之所以能够从前提推导出结论,是由于主体在自己的信念系统中增添了与前件相容的真命题集合,前件只有和这些真命题集合一起才能共同推导出后件。例(1)中我们说擦这根火柴,它会燃,是因为在我们的信念

5、集合中预设了一些和前件相容的真命题,比如,这根火柴是干燥的,有氧等等。结论擦这根火柴并且没有氧,则它会燃这个前件增强的条件没有氧是和我们的信念系统中的真命题相矛盾,所以,这并不能作为强化前件原则失效的例子,诸如此类的其他例子是一样的,我们可以用同样地方法消解掉它们的歧义性。事实正是如此,我们给出的任一命题,说出的任一句话,都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做出的,孤立地抽取一命题进行分析当然会导致它的歧义性,不仅如此,我们从前提还不能必然地推出结论。试举一例分析,一个爷爷带着孙子去北京旅游,他们从没有离开过大山,第一次出门就来到了国家的首都,孙子大长见识,看着一栋栋高楼大厦,他眼睛都看直了,这

6、时候爷爷说,如果想住这样的高楼大厦,从小就要好好学习.放在这个特定的语境下,如果想住这样的高楼大厦,从小就要好好学习,这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是成立的,但是一旦脱离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单纯的看待这个命题,就是有问题的。因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逻辑涵义是:如果有前件就一定有后件,如果没有前件有没有后件不一定。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逻辑涵义分析,如果想住这样的高楼大厦,从小就一定要好好学习.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很多人住着高楼大厦,可是他们从小并没有好好学习,所以孤立地看待这个命题,它就是错误的。由此看来之所以我们能够从前件推导出后件,是由于我们在前件中预设了一些和前件相容的真命题集合。  

7、在这里,我们并不排除一些简单的条件句,他们不需要任何预设,可以直接从前件推导出后件。应用这一理论分析反事实条件句的强化前件原则,我们发现它并不失效。  (二)传递原则  传递原则是:p→q,q→r,所以,p→r;在传统逻辑理论中我们把这条原则叫充分条件假言连锁推理,由于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所以这是一条正确的推理形式。如:  (2)如果他真的是错拿了包,那么他自己的包就没拿。  如果他自己的包没拿,他就应该转回去拿自己的包。所以,如果他真的是错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