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451225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1
《辛集市渠灌区水利工程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辛集市渠灌区水利工程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1辛集市渠灌区水利工程现状 辛集市渠灌区的各项水利设施分属石津灌区三干渠系和军齐南干渠系,控制面积29.42万亩,其中三干渠系控制面积28.72万亩,现有分干渠6条,总长72.23千米;支渠37条,总长139.34千米;斗渠304条,总长619.99千米;拥有桥、闸、涵各类建筑物1241座。军齐南干渠系有支、斗渠10条,总长12千米,建筑物60座。另外,灌区内有束鹿排干渠一条,总长24.55千米,桥梁14座。灌区内的水利设施绝大部分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老化失修比较严重。近年来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国家加大了对水利工程的投
2、入,辛集市在2010年争取到了中央财政新增农资综合补贴资金水利建设项目,工程总投资502.7万元,共完成渠道衬砌16.38千米,渠道清淤、整修29.21千米,修建配套建筑物138座(个)。灌区可恢复渠灌面积6500亩,改善灌溉面积8304亩,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灌溉效益,增加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2辛集市渠灌区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工程管理方式严重落后 长期以来形成的粗放型水利工程管理方式,与土地流转带来的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农业经营模式严重脱节,服务质量难以保证,工程效益难以正常发挥。 2.2现行的管理体制运转不畅 没有形成稳定的管护机制,造成工程
3、管护主体缺位。已建成的水利工程由于管理体制没理顺,产权归属不明确,国家、集体、受益户三者的职责和义务没有明确界定,造成只建不用、只用不管、管用脱节,责、权、利不清,从而形成地方政府无法管,受益群众不愿管,基层组织无力管的窘境。 2.3农民群众缺乏工程管理意识 近年来,农民忙于外出打工或弃农从商,他们讲究经济效益,个体经济意识较强,集体观念淡薄,放松了水利工程的管理,认为水利工程,就应该国家投资,集体管理,对国家和集体依赖思想严重,由于缺乏管理致使逐渐老化的水利工程长期带病运行,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4水利工程管理运转经费严重不足 辛集市现今的水利工程
4、大多始建于1977年,既有防洪除涝的减灾公益功能,又有农田灌溉的兴利经营功能。在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以前,辛集市水管单位的性质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公益性工程缺乏财政支持,工程维修资金难落实,经营性部分由于每年的灌溉水费收入不能满足单位人员的工资需求,更没有富余资金开展多种经营。后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将辛集市水管单位定性为公益性事业单位,虽然水管人员工资有了一定保障,但用于工程管理部分的资金仍然没有着落。新农村建设以来,国家在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的资金补助上给予很大倾斜,省市财政也纷纷大力相助,但所有财政支持的资金与所需资金差距较大,群众筹资能力有限,融资渠道较少,严重影响
5、了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 2.5水利工程管理人力资源薄弱 由于工程建设的市场化运作,辛集市水利工程从设计到施工监理工作都由相应单位负责,这样水利管理人员从思想上有了靠山,专业知识不断被弱化,并产生了惰性,致使整体技术水平停滞不前。另一方面,水利技术人员没有或很少有机会去进行深造,导致管理效率低下,不利于水管单位的发展。 3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对策建议 3.1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勇于开拓创新,抓住机遇,迅速发展,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加强服务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努力探索与农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相适应的工程管理新模式。 3.2深化体制改革,完善管理体制和
6、运行机制 通过深化改革,规范资金的投入,使用和管理,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职能清晰,权责利明确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深化管养分离的改革措施,精简管理机构,提高养护水平,降低运行成本。 辛集市水利工程分干渠以上产权属国家所有,其余斗渠及斗渠建筑物以下产权均归村集体所有,建议由水行政主管部门颁发产权或使用权证书,确定管理主体。进一步推行农民义务监督员制度和农民用水户协会制度。做到建、管、用相一致,责、权、利相统一。 3.3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教育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 通过报纸、电视、电台等新闻媒体,加强水利法规的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力,争取政府支持和相关部门参与配合,加
7、强群众水利水务意识,提高农民群众管理工程的自觉性。 3.4加大投资力度,拓宽融资渠道 现阶段国家应对水利事业的发展承担投资主体作用,特别是中央财政应逐步加大中央投资比例。各级地方政府应建立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纳入年度投资计划和财政预算。尝试用招商引资的办法,通过提供一定的优惠条件来吸引社会资本及国外资本。进一步落实水利发展基金,确保水利工程持续发展。 3.5加强水利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全面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 水务部门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鼓励在职职工学习,可通过专家授课,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等多渠道,多途径加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