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448891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01
《基层银行支付结算现状管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基层银行支付结算现状管窥:[张晓燕李爱亮]近几年来,随着榆林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基层银行如何运用现代电子计算机X络和通讯技术,建立现代支付结算体系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笔者对榆林市部分基层银行作了调查,现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几点看法。一、清算手段相对落后,影响了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益1.人民银行支付结算(清算)手段落后,制约了银行业的发展。一是人民银行系统虽已有电子联行、卫星小站等技术设备,但结算环节多,资金周转速度慢,从商业银行发出一笔资金,经过人民银行电子联行系统转汇需要2~3天方才到账。二是虽然有些地区实现了同城票据交换业务的银行间联X和实时处理,并与人民银行电子联行
2、卫星X络联接,但各商业银行系统内仍实行手工交换票据,从而增加了结算环节,人为地延长了同城票据资金的在途时间。而且,同城电子支付系统功能上有局限性,如有的只开通贷记业务,未开通借记业务。2.商业银行电子结算手段上的盲目发展,削弱了其有效竞争的后续之力。一是各商业银行都建成了自己的电子汇兑系统,造成了银行间、地区间设备的重复购置和系统的重复开发,导致了资源浪费。二是系统资源分割,作用有限。各商业银行电子汇兑系统自成体系,不能解决跨行清算问题,只能局部发挥作用。3.城乡信用社支付结算系统建设严重滞后。大多数地区城市信用合作社仍采用落后的手工记账方式,其同城、异地结算业务全
3、部由人民银行代理,增加了结算环节,延长了资金在途时间。农村信用联社虽然根据业务需要开通了特约汇兑系统及省辖特约联行,但结算种类单一(只能办理汇兑、委托收款等贷记业务),技术手段和资金清算机制落后,而且点少面窄,限制了其业务竞争能力。二、结算方式落后,结算种类单一1.商品交易票据化程度低,传统结算方式仍占主要地位。同城结算中以传统的支票转账结算为主,约占80%,本票业务未开办。据对榆林市神木县商业银行异地结算方式的统计,汇兑结算方式占比例较大,达80%以上;建设银行系统信用卡业务比较多,也只占到10%。造成如此状况的主要原因有:一是银行方面对结算市场的开发力度不够,如
4、有的银行对银行汇票只受理解付业务,不办理汇票签发业务,致使汇票业务一律改为电汇结算。二是对于新兴的结算方式缺乏严密的管理,支付风险较大,致使在各种结算方式中,客户看中的仍然是电汇业务。2.商业汇票业务在基层银行的发展举步维艰,利用率极低。银行、企业对使用商业汇票均缺乏积极性,神木县国有商业银行2002年一季度银行承兑汇票仅办理22笔,金额922万元,商业汇票业务未开办。主要原因是:①利用商业汇票进行诈骗的案件不断发生,致使企业与银行望而却步,企业拒收,银行拒办。②银行办理汇票承兑与贴现的条件越来越严,使得大批的中小企业与银行承兑汇票无缘。③银行对票据知识的宣传普及力
5、度不够,造成票据行为不规范,影响了票据权利的实现,进而影响到票据的流通和使用。3.创新不多,限制了银行结算功能的充分发挥。现代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迫切需要金融工具不断创新,金融技术不断现代化,而目前的现状是金融产品创新少,金融技术革新慢。如神木县工商银行经批准开办X上银行,但长期以来由于观念、设备落后等原因一直没有付诸实施,使其失去了增强竞争力的良好契机。三、防范系统建设滞后,存在风险隐患1.结算证管理未落实到位。在实际工作中,无论是客户还是银行,办理结算证过程显得不够积极主动,使此项工作难以落到实处。以神木县为例,工商银行开户企业有184户,结算证发放仅53户,占不
6、到开户数的1/3;中国银行开立账户205户,办理结算证36户,只占到开户数的1/6。另据柜台调查,即使发了结算证的企事业单位在办理结算时,也并不出示结算证,使此项工作流于形式。2.未建设使用支付密码系统。虽然人民银行一直倡导商业银行建设使用支付密码系统,而且使用支付密码对于银行来说可以提高票据的安全性、加快处理票据的速度、减少票据流通的费用,但这种方法需要使用票据的客户配置支付密码器,增加了客户的负担,而且还不能解决汇票的交换、清算等问题,同时在票据遗失后的补救方面也有其局限性,所以客户宁愿使用票据而不是密码,基层银行大多也未建设使用支付密码系统。神木县只有工商银行
7、系统在两个分理处建设使用了支付密码系统,其他银行均未使用。3.各银行缺乏综合型科技人才。金融系统(尤其是基层银行)严重缺乏既懂会计核算又懂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使得计算机操作与管理相脱节,形成了一定的支付风险。四、支付结算制度和法规建设滞后随着我国加入WTO,银行结算电子化、X络化、自动化已成为趋势,规范X络支付、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已迫在眉睫。而我国先后出台的《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在X络方面尚属空白,如对电子印鉴的认定问题、密码更改的手续及其确认问题等均无规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