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动股骨头置换术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比较

双动股骨头置换术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比较

ID:9443251

大小:5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1

双动股骨头置换术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比较_第1页
双动股骨头置换术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比较_第2页
双动股骨头置换术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比较_第3页
双动股骨头置换术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比较_第4页
资源描述:

《双动股骨头置换术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双动股骨头置换术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比较  股骨颈骨折是指因骨质疏松、髋周肌肉群退变或遭受严重外伤所致的股骨颈断裂,常发生于老年人[1,2].老年患者大多伴有心血管等疾病,且髋部肌肉力量弱,骨折不愈合率很高,从而引发股骨头缺血坏死,严重影响患者活动与行走能力,降低患者生活质量[3].本文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7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研究双动股骨头置换术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1月所收治的7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关节置换方式分为观

2、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8例,其中男17例,女21例,年龄67~82岁,平均年龄(73.1±8.4)岁,骨折类型参考Garden分型,Ⅲ型16例,Ⅳ型22例,观察组患者行双动股骨头置换术。对照组40例,其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68~81岁,平均年龄(72.9±9.1)岁,骨折类型参考Garden分型,Ⅲ型17例,Ⅳ型23例,对照组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入选标准:①年龄大于65岁;②骨折前有独立行走能力;③认知能力正常。排除标准:①合并有粉碎性骨折或股骨颈陈旧性骨折;②无法耐受麻醉或有重要脏器衰竭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与骨折类型

3、上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先行术前检查,评估各脏器功能状况与手术风险。对于有糖尿病的患者术前用胰岛素进行治疗,使其血糖水平控制至正常水平再行手术;合并高血压患者则需服用降压药使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  1.2.1观察组:行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患者采用全身麻醉或联合麻醉,患髋垫高,健侧卧位,自股骨外侧做一纵行切口,切开股外侧肌,显露髋骨颈部与股骨粗隆骨折部,拔头器取出股骨头,在股骨小转子上方保留股骨距1.1~1.5cm左右,处理股骨距残端。屈曲,患肢内收,维持10~15度前倾角,选择合适的股骨柄,远端放

4、置水泥塞,调和均匀骨水泥,放置股骨颈假体,复位双动股骨头,被动活动髋关节,检查关节稳定性。清理溢出的骨水泥,在股骨头上方持续加压至骨水泥完全凝固。拍片检查假体安放满意后冲洗伤口,内置引流管,逐层缝合。  1.2.2对照组: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取健侧卧位,使躯干的冠状轴面与手术床之间成90度夹角,在患侧行一手术切口,打开关节囊,使关节脱位,暴露股骨头。切除圆韧带,磨挫髋臼,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股骨假体,安装假体完毕后,原位缝合臀中肌等肌腱,逐层缝合切口,并留置引流管。  1.2.3术后治疗两组患者:术后患肢均保持于外展中立位,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给予抗生素

5、抗感染治疗,以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根据引流情况术后24h后拔除负压引流管。术后第2~3天,患者可被指导进行下肢肌肉等张收缩锻炼。锻炼强度增加后,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判断是否允许患者进行站立或扶拐行走等负重活动。术后随访并评价髋关节功能恢复状况。  1.3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情况。②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愈合指标,包括术后第1天主动直腿抬高的角度,完全负重所需的时间与骨骼愈合时间。③半年内随访,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进行评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状态恢复越好。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学

6、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²检验,P<0.05为统计学差异有显着意义。  2结果  2.1两种术式手术指标的对比: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9.74±12.65)min,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96.45±21.75)min,两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同时术中出血量与引流量观察组亦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结果见表1.  2.2两组患者愈合指标的对比:观察组术后第1天主动直腿抬高的角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且完

7、全负重所需周数与骨折愈合周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故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愈合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Harris评分的对比:由表3可知,术后1周与6周,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个月以后,两组患者评分结果基本一致,表明两组患者的远期疗效差异不显着(P>0.05).  2.4术后并发症: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观察组9例(23.68%)有不同程度的髋部疼痛,感染2例(5.26%),髋臼不同程度磨损4例(10.53%),脱位3例(7.89%).对照

8、组术后6例(15.00%)伴不同程度髋部疼痛,感染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