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人口迁移的政策取向分析

贫困地区人口迁移的政策取向分析

ID:9442732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1

贫困地区人口迁移的政策取向分析_第1页
贫困地区人口迁移的政策取向分析_第2页
贫困地区人口迁移的政策取向分析_第3页
贫困地区人口迁移的政策取向分析_第4页
贫困地区人口迁移的政策取向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贫困地区人口迁移的政策取向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贫困地区人口迁移的政策取向分析  国务院扶贫办2013年发布报告,按2011年的贫困标准计算,中国农村有8249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为13%。消灭贫困是我国政府的一项浩大工程。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的扶贫模式由救济式转向开发式扶贫,其中人口迁移是开发式扶贫的重要方式之一。它是通过对生存环境恶劣的贫困农村人口实施异地搬迁,根本改善其生存和发展环境。本文以全国综合扶贫改革试点湖北省恩施市龙凤镇为例,对人口迁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取向进行初步探讨。  1、龙凤镇人口迁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1农村人

2、口数量多,贫困人口比例高,人口迁移任务重  龙凤镇是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的乡镇。农村经济主要以传统种植业、养殖业和劳务输出业为主,农产品多为初级产品,科技含量低,农民收入少。据2013年统计数据显示,农民人均纯收入5005元,比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5235元低230元,比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低3891元,其收入中打工收入占7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的贫困人口23020人,贫困发生率38.24%,比全州高1.34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5.24个百分点。  1.2外出打工农民所占比

3、例大,家庭老+小特征明显,人口迁移工作难度大  劳动力流动是劳动力为了获得更高的劳动报酬而在地区间、产业间、部门间、就业状态间、企业间乃至工作间的转移,它是劳动力商品化的结果,是劳动力追求价值最大化的直接表现。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第一产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要寻找出路,另一方面说明了农业的比较利益低,劳动力要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以寻求利益最大化。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2013年龙凤镇外出农村劳动力16771人,占整个农业

4、劳动力的49.7%。全镇留守儿童269人,留守妇女116人,留守老人325人。农业人口呈现出人数多、外出青壮年劳动力人口占比例高,家庭中老+小特征明显的特点。  从表1可以看出,在打工地点上,乡外县内所占比例最高,为61.8%;在打工人员年龄结构上21~49岁比例最高,占59.5%,说明外出务工人员大多数是青壮年劳动力;在外出打工人员文化结构上,初中文化比例最高,占61.1%,说明外出务工人员大多数从事的体力劳动;在外出从业形式上,以务工比例最高,占91%,说明外出务工人员大多数在工厂劳动;在外出时间上

5、,6个月以上所占比例最高,占64.6%,说明外出务工人员大多数有稳定的职业和居所。  1.3劳动力素质较低、技能水平弱,迁移后生存能力差  人口素质的高低是人口生存生活能力强弱的决定性因素。人口素质通常可以从人口受教育的年限上考察。  从表2可以看到龙凤镇文盲率占常住人口的4.1%,小学文化程度占33.3%,初中文化程度占41.8%,高中文化程度占14.1%,大学专科文化程度占3.8%,大学本科文化程度占2.7%,研究生文化程度占0.06%。可见,该镇79.2%的人口文化程度都在初中及其以下,人口受教育

6、程度普遍偏低。  2、贫困地区人口迁移的政策取向  扶贫是我国贫困地区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其目的是让我国千千万万的农村人口脱贫致富,走向共同富裕。在政策取向上既要有短期措施,更要有长期战略。  2.1分类与统一相结合,让贫困人口实行镇内镇外搬迁双向选择  人口迁移可以放在城镇化的层面上来思考,更应该放在农民脱贫致富的角度来对待。我们各级地方政府在想问题、作决策时不必局限在把迁移的人口放在本乡本土来设计和规划,还应该放开思路,让一部分已经离开本乡镇进入城市的打工者通过政府扶持进入城市落户。  2.2注

7、重教育,提高搬迁人口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  脱贫致富,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根本,良好的基础教育和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是贫困人口迁得出、留得住、能致富的保证。  (1)从统一的角度讲,要建立优质的国民基础教育体系。要加大迁移地区教育投入的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建设规范的教室、校舍等硬件设施;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德才兼备的教育管理人才,建立良好的教育软件设施;要建立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职校等一套完整的教育培训基地。  (2)从分类的角度讲,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技术培训。各级政府要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加强职业技

8、术培训,让更多的劳动力在当地企业就业;要开展农业科技培训班,培养一批农业生产科技能手,以实现农业集约化生产,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产出水平;还要开展劳务输出培训,提高劳动者在城市就业能力,让更多的农民实现镇外迁移和异地城镇化。  (3)要建立人才奖励政策。贫困地区贫困的根本是人才缺乏。因此各级政府要制定政策,对农业实用技能人才、企业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进行奖励,鼓励当地涌现出更多的人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