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sci看科研评价体系

从sci看科研评价体系

ID:9442069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30

从sci看科研评价体系_第1页
从sci看科研评价体系_第2页
从sci看科研评价体系_第3页
从sci看科研评价体系_第4页
从sci看科研评价体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sci看科研评价体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SCI看科研评价体系在我国基础研究评价体系中,SCI(ScienceCitationIndex,科学引文索引)凭借其应用广泛性获得了积极的发展和推广,然而近年来实践中主要采用SCI的数量作为评价指标的短视现象备受学术界的质疑。与此同时,ESI(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则以SCI和SSCI(SocialScienceCitationIndex,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为基础,从引文分析的角度,针对不同的学科专业领域,分析范围在10年内,注重了论文质量而获得长期评价效果,可以为科研

2、评价体系建设提供良好的思路。  1中国的科研现状分析  1.1我国科研论文的基本情况  (1)中国科研论文的数量在国际论文总量中所占比例增加。2010年,科研机构作为第一发表的国际论文数共12.15万篇,其中19.7%的论文被引用次数超过了其学科的平均水平。论文的总数在时间序列比较中,比2009年提高了4.2%;比2008年提高了8.2%。  (2)国际论文数量和被引用次数世界排位均有提升。2001-2011年,科研人员发表的国际论文达83.63万篇,总量排在世界第2位,比2010年统计值提高了2位;引用次数达519.14

3、万次,处于世界第7位,比2010年统计值提高了1位。每篇论文引用平均值为6.21次,2010年该值为5.87次,即2011年比2010年提高了5.8%,于此同时,世界的均值为10.71次,比2009上升了1.3%。显然,在此项中,我国的平均值与世界平均值的差距非常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大。  (3)高被引国际论文数量排在世界第6位。2001-2011年,我国不同的学科论文10年段被引用次数排在世界前1%的高被引论文达5856篇,处在世界第6位,比2010年统计值提高了1位。但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和加拿大等国的差距大。 

4、 (4)国际热点论文数量处在世界第5位。到2011年11月为止,在世界热点论文总数中,中国以196篇(9.9%)处于世界第5位,比2010年提高1位。热点论文数排名前4位依次为美国、英国、德国和法国。  1.2我国科研现状基本情况  (1)当前我国的科研论文总数在国际论文中所占比例增加。  (2)被引用次数世界排位有所提升,但是距国际被引用平均值的差距大。  (3)高被引国际论文数量和国际热点论文数量在世界排名提高,但是,距国际领先国家的差距非常大。  (4)我国的科研评价体系中,许多的研究机构和大学都以SCI论文的发表作

5、为工作能力、职称评级和奖励的重要根据,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气氛,带动了科研的发展,但是单纯以SCI作为评价标准的评价体系易导致科研评价的短期行为,造成科研质量的不高,满意度差,不利于科研创新的发展。  2单一的SCI评价体系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2.1SCI评价体系在我国基础研究评估实践中的作用体现  科学引文索引(SCI)数据库的创建,开创了研究文献的新角度。引文功能的使用,促使SCI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于科研人员了解最新研究状况、把握国际学术的前沿和获取最新信息等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实践中,SCI作

6、为国际公认的检索评价系统之一,促进了学术交流,推动了创新步伐。同时,该数据库的期刊影响因子功能,是根据2年内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期刊引用论文的频次分类和计算分析,获得的学术期刊的权重,可以反映不同期刊的影响力情况。我国也利用SCI的引文功能和期刊影响因子,拓展了我国科研机构的研究视野,并推动了科研创新的发展。  2.2利用SCI进行基础研究评估实践中存在误区  近年来,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为提高本单位的知名度和学术影响力,不顾研究能力的基础,将SCI论文数量作为科研机构和人员的考评指标,对人员的科研贡献能力、科研项目进行计量考

7、核,依据SCI论文数量来发放奖金,甚至在学位的申请、教师专业技术职称的晋升、职务的提拔方面都仅仅依据SCI论文数量作为一个硬性指标考核,结果导致近几年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界评价不满,对学术腐败的质问。当前,我国在科研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科研论文产出不断增加,但我国的科研成果国际影响力不足,论文质量不高,与国外论文存在明显差距。SCI在评价科研人员的贡献时,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是论文数量,二是被引频次。前者注重的是科研人员的文献产出数量或科研能力,后者注重的是科研成果的质量高低和影响效果。但是,进一步可以发现,考察论文的

8、被引频次形成的影响因子,在时间上比较短,而且不能直接反映科研人员的单个引用情况,即单个科研机构或的科研水平,评价存在不全面性。  3我国科研评价体系的全面构建和深入发展  3.1逐步构建SCI和ESI共同发展的体系,注重论文数量和质量  SCI作为一个国际平台,其作用明显,于此同时,ESI的开发和利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