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谈安娜的爱情悲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9浅谈安娜的爱情悲剧目录一、摘要…………………………………………………………………………2二、关键词………………………………………………………………………2三、正文…………………………………………………………………………21、对主人公安娜的分析………………………………………………………22、爱情悲剧……………………………………………………………………32.1安娜与卡列宁的爱情………………………………………………………32.2安娜与渥伦斯基的爱情……………………………………………………33、悲剧形成
2、的原因分析………………………………………………………43.1社会因素是悲剧形成的根本原因…………………………………………43.2渥伦斯基是造成悲剧的重要原因…………………………………………53.3卡列宁是悲剧形成的重要因素……………………………………………73.4安娜的自身因素才是悲剧产生的关键……………………………………73.5作者托尔斯泰的矛盾思想…………………………………………………8四、启示…………………………………………………………………………8五、参考文献………………………………………
3、……………………………999摘要:托尔斯泰笔下的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长篇小说。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个带有资产阶级个性解放色彩的俄国贵族妇女的典型。然而,她的结局是悲惨的,造成她悲剧的原因是复杂的。本文通过分析其悲剧,了解安娜对爱情的追求以及对社会无力的反抗。关键词:安娜、爱情、虚伪、悲剧一、对主人公安娜的分析安娜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俄国上流社会的一个贵妇人,而且是一个思想、感情、才智等方面都远远高于当时的一般贵族妇女的出色的俄罗斯妇女.她的外表和内在惊人的美作者在小说中这样描写:“看上去好像老
4、象牙雕成的咽喉和肩膀,长着细嫩的小手和圆圆的肩膀,美好结实的脖子”等等大量的直接的肖像和服饰的美。她纯洁善良,诚实端庄,敢于追求真正的爱情与幸福的女性。她也是一个外表美丽,情感真诚,内心世界丰富,充满生命活力的年轻女人。她在俄国贵族资产阶级社会里,就象芜草丛中的奇葩,她不是一般的美,而是惊人的美,她的聪慧、典雅、质朴、活跃,她的单纯、沉静、从容、高贵,使得她在各种场合下出现都是美艳绝伦的。列夫托尔斯泰着重描写安娜的美貌.肖像.服饰.行为举止.人物观察.和其他人的反衬.当安娜获取了渥伦斯基的爱,吉蒂
5、99也被她的美貌吸引了.安娜的美与卡列宁的死板相称.安娜的备受压抑的感情随时可能爆发,以至渥伦斯基一眼就看了出来.她的悲剧是她性格与社会环境发生冲突的必然结果.安娜感情强烈而真挚,她鄙视那些虚伪的贵妇人,她追求个性解放,大胆公开自己的恋情.冲破上流社会的精神束缚,敢于对上流社会虚伪的道德和家庭秩序挑战。她用于舍弃一切,不惜背弃丈夫,舍弃儿子.这一点在于当时和我国的封建传统观念有些违背道德。她与渥伦斯基同居,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对上流社会的挑战,上流社会对她进行了严厉的惩罚.当她意示到渥伦斯基对她冷淡,
6、而且已无路可走,生活把她逼上了绝路.她没有身份,卡列宁不和她离婚,不让她见儿子折磨她.在那种环境中,她惶恐畏惧,精神极度紧张。安娜选错了对象,花花公子渥伦斯基不理解安娜的心情,灵魂里有很多恩德,觉得安娜身体变坏的时候就不爱她了.而安娜爱他愿意为他牺牲一切,但他舍不得功名,舍不得上流社会.他在安娜的悲剧中成了彼得堡上流社会摧残安娜的一个工具。是他使安娜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安娜自身也很矛盾,她地位脆弱,处境不利,当时旧道德,旧封建势力在上流社会占统治地位,安娜在法律道德,教会,舆论面前地位脆弱,对个人
7、幸福的追求构成内心世界的矛盾,使她最后走上自决的悲惨道路,她是一个开始觉醒又未完全觉醒的贵妇人二、爱情悲剧1.安娜与卡列尼的爱情卡列宁是一个伪善、僵化、缺少生命活力的贵族官僚的形象,小说通过这一形象严厉批判了那个腐朽的沙皇封建制度和上流社会刻板、虚伪的道德规范。他的这一本质特征与渴望自由、不肯循规蹈矩、富有生命活力的安娜正好相反,而对那个僵死的、保守的和平庸的社会环境则恰恰一致。所以,卡列宁从内心深处难以接受安娜的生活准则,正如安娜难以接受卡列宁。他因为有环境的支持总摆出绝对正确、居高临下的架势。
8、他每每以社会所允许的宗教和道德规范逼迫安娜就范,约她设置种种障碍;他既不考虑自己的情感需要(实际上根本没有这种需要),也不考虑安娜的情感需要。在他这个把个体行为都纳入社会规范的人身上,跳动的是一颗不敢同外界抗争,又企图占有一切的猥琐、卑怯的灵魂。当他得知妻子与渥伦斯基的恋情时,不是着急妻子的背叛和挽回,而是想着自己的名誉地位。醉心官场的他根本不懂什么是倾心相爱的情感,他认为:他和安娜的结合是神的意志。他责备妻子行为有失检点,要她注意社会性的舆论,明白结婚的宗教意义,以及对儿女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