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备课及评价在德语教学中的实践

分层教学、备课及评价在德语教学中的实践

ID:9427705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30

分层教学、备课及评价在德语教学中的实践_第1页
分层教学、备课及评价在德语教学中的实践_第2页
分层教学、备课及评价在德语教学中的实践_第3页
分层教学、备课及评价在德语教学中的实践_第4页
分层教学、备课及评价在德语教学中的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层教学、备课及评价在德语教学中的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分层教学、备课及评价在德语教学中的实践  自2006年起,武汉工业学院(以下简称武工院)和德国汉斯塞德尔基金会、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及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同培养啤酒酿造专业本科生。参加该3+1交流项目的学生在武工院学习两年,主要学习德语以及专业基础课程。  第二年结束后,到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习一年专业实践课程,在具备必要的德语水平和专业知识并通过慕尼黑理工大学相关水平测试,成绩合格并且通过德福4级后,即可申请在最后一年到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学习。基于武工院中德啤酒酿造专业学生入校时多为德语零基础,在专业基础课压力较大的同时,要在较短时间内通过德福考试四级并满足

2、慕尼黑理工大学入学的相关要求,其难度毋庸置疑。因此,迫切需要德语教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实施分层教学,以满足学生的差异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个性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学生分层  1.分班教学。  由于中德班的办学特色在出国,应尽可能提高德福通过率。因此,建议在分班教学,集中师资和课时,对有可能或有出国愿望的学生进行德福考前的强化训练;对无意出国的学生可适当降低课程难度,做些针对全国德语四级考试或研究生考试德语二外备考方面的练习。  大一上学期结束后,教师已能明显判断出哪些学生有通过德福的潜力,哪些基本无希望;此时,大多数学生也对自己的德语水平以

3、及学习潜能也了大致的估算,准备考试出国的学生虽仍占相当较大比重,但也有部分学生已放弃考德福,开始有其他打算,如:考研、就业等。因此,在大一下学期进行外语分班教学较为可行。  2.班内分层。  根据中德班情况,按学生的学习成绩,将学生大致分为A、B、C、D四档。  A类学生的特点是:积极主动,思维活跃,勤于读写,按要求完成作业,并主动预习;B类学生的特点是:思维活跃,课堂上发言踊跃,乐于接触新知识,但不愿按量完成书面作业,对重复的东西不感兴趣;思路清晰,记忆力佳,能认真完成书面作业,但羞于开口表现;C类学生的特点是:愿意参与小组活动,协助小组成员完成各项任务,虽有学习热

4、情,但接受知识稍慢,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学习语言缺乏毅力;D类学生的特点是:学习缺乏主动性,没有好的学习习惯,不写作业,虽对课堂的新鲜事物感觉有趣,但不愿参与。  针对不同档次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制订不同的教学要求。如:  教学目标:A类学生,应注意培养其自学方法,课下辅导答题技巧;B类学生,课堂上多提问、练习上多关注,谨防基础漏洞;C类学生,重点抓基础,加强监督;D类学生,既要进行学业辅导,也要注意思想沟通。在试题命制方面,应设置周期性考试制度和题库,增强学生的危机意识。试题命制应难易结合,有层次梯度,题目难、中、易的比例约为1:2:7。B、C、D四个层次并不

5、是一成不变的,学期中可根据情况酌情调整。  二、分层备课,分类要求  备课充分,上课才有针对性。不同层次的学生基础不一,教师应在教学目标、内容、时间、步骤、方法等方面都坚持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相适应。  1.分层授课,优化过程。  (1)灵活选择教学方法。  对C、D类:就题论题,以模仿性学习为主;在巩固练习时及时查漏补缺,重视反馈。  对A类:引导多角度思考;以创造性学习为主,举一反三,培养发散思维。  对B类:鼓励多提问,利用他们认识上的不完善展开问题,要求达到大纲要求,并有所提高。  (2)开展课外活动。可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学习小组,分别对各层次学生进行指导。可通

6、过有问有答、一帮一、错题诊断、朗读比赛等活动,提高C、D类学生的兴趣和自学能力,促进差生转化;开展辅导讲座、学法指导、思维训练、教学游戏等活动,激发B类学生的求知欲,促成中等生转为优等生;开展撰写小论文、书面总结、学科竞赛、相互出题和试卷分析等活动,发展A类学生个性特长。  (3)分层作业,耐心辅导  学生作业分课内、课外两种。课内作业全班统一标准和要求。课外作业则分层设计:1)A类做难度较大的提高题;2)B类做巩固练习题;3)C、D类做难度较小或有提高的放缓坡度题。  C、D类作业实行面批面改,帮助找出出现错误的原因,引导他们矫正错误再学习;对B类作业中的错误,先让

7、他们自我分析原因,再强化训练,自我纠正;A类做作业,要求养成自我检查、纠正的习惯。  三、分层考核,分类评价  试题根据大纲要求和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命题,分三大类:1)基本题,占80%,面向全体学生;2)提高题,占15%,B类和A类必做;3)深化题,占5%,供B类和C类选做,A类必做。在课堂教学、批改作文、考试等活动中,教师应根据不同标准适当地评价不同层次学生。应善于肯定低层次学生的进步,防止高层次学生的自满。  总之,由于学生中存在着个体差异,分层教学既把握了学生的学习心理,也兼顾了课堂的教学原则,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这一变革对于将中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