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ID:31672726

大小:55.9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7

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_第1页
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_第2页
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山东省淄博市张店铝城第一中学袁桂杰由于受到传统班级授课制的制约,教师往往只能根据班上大多数学牛的情况进行授课,很难顾忌班上所有学牛的需要,学生也很难在各自的数学水平上实现能力发展。分层教学模式是针对学牛的能力和需求,根据不同的学牛选择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分层教学模式较好地解决了班级统一授课和学牛自身差异之间的矛盾,调动了学牛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牛都能发挥其潜力并得到提高。一、根据学生特点,划分小组层次(1)把握基础性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牛当前的数学水平的基础上,按照学

2、生的学习成绩或者学习态度等标准,从上之下把学牛分成几个层次,例如:A层为高层学牛、B层为中层学牛、C层为低层学生。(2)关注接受性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按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等要求,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牛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跟踪实验过程中的每个学生的动态变化。例如:对于处于较高层次的学生,他们数学基础扎实、数学思维能强,教师应该要求他们尽量多看些有关解题的数学课外书,学会一题多解,鼓励他们自学,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3)随时调整性教师可在单元学习或期中测试后进行层次间调整,以激励学牛的学习积极性

3、,鼓励较低层次的学牛奋发向上,鞭策较高层次的学生继续努力,在全班范围形成良性竞争、积极向上的氛围。二、教学目标的分层性分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从个层次学牛的实13际出发,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确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要准确地把握各层次学生认知结构,妥善解决学生间当前水平和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矛盾。教师要通过分层备课是教师进一步落实分层教学的目标,应对教学内容作共同目标、层次目标的区分。女口:“二次函数”的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共同目标,即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熟练地列岀二次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函数的变量的取值

4、范围。第二,层次目标,即C层学生要掌握简单的二次函数;B层学生要理解概念并熟练地解答二次函数一般性的题目;C层学生要在B层的基础上可熟练解决有一定难度和灵活性的二次函数综合问题。三、课堂提问的层次性数学课的成功与否要看能否调动学生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课堂提问不仅能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还能活跃课堂气氛。课堂上对于难度较高的问题,教师要多让A层学生探求和讨论,鼓励他们对数学题进行一题多解,最后独立地或在老师的引导下找出答案。另一方面,对于基础题,要先让B、C层学生回答,对C层次的学生在讲解教学内容之后还加强个别

5、辅导。这样,既能使用权提问有普遍性、针对性,又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例1:在一个圆心角为60*的扇形OAB中,弧AB上有一个动点P,过点P分别向OA,OB作垂线。垂足为E,Fo已知0A=OB=1,PE=x,PF=yo首先,教师可以向C层学生提问:如何求X+y的取值范围?其次,教师再向B层学生提问:当P点运动到弧AB的处吋,如何求X+y的值。最后,教师向A层学生提问:当X=3y吋,求此吋弧PA的长度。四、课堂练习的层次性课堂练习的重要性在于强化各层次学生通过课堂讲授获取的学习成果,它是教师考查教学效果的核心环节。初中数学教师设计课堂

6、练习,应遵循基本标准一致、鼓励个体发展的原则,根据整体层次分布选编习题。由低至高将课堂练习分为多个层次,如果学生对某节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教师就要适当提高题目的难度。例2:设矩形花圃的垂直于墙的一边AB的长为xm,先取x的一些值,算出矩形的另一边BC的长,进而得出矩形的面积ym2・试将计算结果填写在下表的空格中,可让C层学生根据表中给出的AB的长,填出相应的BC的长和面积,然后引导B层学生观察表格中数据的变化情况,提岀问题:(1)从所填表格中,你能发现什么?(2)对前面提出的问题的解答能作出什么猜想?让C层和B层学生思考、交流、发表意

7、见,达成共识。针对学生实际分层次进行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为有效的途径。我们推广分层教学模式,要以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为目的,创新初中数学教学理论和方法,使所有学生均在最大限度内实现不同程度的发展。参考文献:[1]郝军: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实验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⑵骆洪才: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与数学教师培训[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一—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z2007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