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427470
大小:5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30
《中医名家治疗崩漏的学术思想及临床验方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医名家治疗崩漏的学术思想及临床验方概述(1.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610075;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成都610072)崩漏是月经周期、经期、经量均发生严重异常的病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为崩中,淋漓不尽者为漏下。崩漏一病,其因多端,病机复杂,中医大家们各执真知灼见,临床治疗用药不一,临床疗效均显著,遂将各大名家关于崩漏的认识及临床治疗指南作一简要概述。关键词:崩漏;生理周期;规律[]R271[]A崩漏为妇科常见病之一,多见于青春期的少女和绝经前的妇女,常属于疑难重症;崩漏在临床常表现为崩中和漏下两种形式,并且二者常相互转化。面对崩漏病症,各家认识和治疗不一,
2、现作一简要概述。1崩漏重症之病因病机之所以会造成崩漏,主要是机体内部发生了变化;《素问》说:“阴虚阳博谓之崩”,罗元凯教授[1】认为阴虚为木,崩漏木质为“虚”,“热”或“瘀”只是一种兼见现象。哈荔W教授[2]认为先天藏精和后天生化之源的脾胃是崩漏病机关键之所在,哈老认为病机尽管变化多端,但万变不离其中。崩漏见证,大凡从火热立论,而何少山教授[3】剑走偏锋认为崩非但有虚寒证,而且在大出血后,阴损及阳,呈现一派虚寒征象者更为普遍。何子淮教授[4]认为血热、气虚、血瘀是崩漏最基木的发病机理,临床分为血热沸腾、中虚气陷、胞络瘀滞三个证型。王子瑜[5]教授认为崩漏之证,临床以
3、虚、热、瘀较多见。于鹄忱教授[6】根据地域特点,认为造成沿海地区崩漏病多属湿热。2各家学术思想各大医家均公认月经周期、经期、经量均发生严重异常,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者诊断为崩漏;针对崩漏的治疗,古有“塞流、澄源、复旧”三法;塞流即止血;澄源即审症求因,治病求本;复旧即血止因除后的巩固治疗,及恢复人体的生理周期;循此道在临床上大获全效的比比皆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新思路的名家也大有人在。2.1遵循古训,三法治崩漏大获全效罗元凯教授[1]认为“阴虚阳博”所致之崩漏,阴虚为本,即肾阴虚,阴不维阳,从而导致肝火、心火偏亢,虚热则迫血妄行;或阴损及阳,崩漏病症,“虚”是
4、病变的本质,“热”或“瘀”只是病变中的一种兼见现象。在暴崩久漏之际,认为止血必先固气,而兼顾血热或血瘀,自拟二捻汤;出血己缓后,当以固肾以治本,自拟滋阴固气汤治之,血止后,需以复旧固本之法,着重补肾健脾,调理阴阳,促使月经周期恢复正常。自拟补肾调经汤治之;而王子瑜教授[5】认为崩漏之证,多以虚、热、瘀多见,与罗老学术观点不尽相同,并且王老在血止后,结合生理月经周期特性调护,更能有效恢复按期排卵的生理常态。笔者发现,罗老治崩漏擅用制首乌,认为苏为妇科出血症补血的理想药物,使用剂量之大,iL贯穿于崩漏治疗的各个周期,笔者认为首乌苦、甘、涩,性微温;冇毒。虽经炮制,但长期
5、人剂量使用,在治病之余恐对人体肝脏产生不良损害。并且,罗老在血止后澄源阶段,使用阿胶,笔者认为阿胶虽为补血良药,但也要注意体质和地域特色,如痰湿体质或四川多湿地域,使用阿胶似为不妥。对于崩漏,古人冇漏轻崩重的看法,而卓雨农教授[7]则认为不够全面,主张临床必须根据症状及病程新久分别寒热虚实不可轻重倒置,贻误病情。卓老很是赞同“留得一分自家之血,就减一分上升之火”的观点,因此,认为止血相当重要,但也不是一味的专事止涩,而是辩证止血,并II在复旧阶段,主张以调理脾胃为主。哈荔田教授[2]认为崩漏之证,往往气血冋病,累及多脏,在三法的基础上,主张治疗须从脾胃入手;另外,哈
6、老擅从特定穴位的反应来辩证并指导治疗和预后病情,如:关俞穴(督脉腰俞与腰阳关穴之间的下三分之一处)的触痛感与崩漏的预后息息相关;肝脾肾(太冲、公孙、太溪穴)三经的穴位皮温变化的诊断辨证治疗及预后密切相关,若太冲穴高于其他两穴,则诊断肝郁化火,若公孙、太溪穴温度偏低,则诊断为脾肾亏虚。血止后,若穴位温度升高,则预后良好;若温度不高甚至更低,则病情如故,甚至加重。哈老对崩漏关于关俞穴和穴位皮温的认识,给崩漏的辨证治疗及预后方面开拓了新的思路。朱南孙教授[8]和班秀文教授[9]在塞流、澄源、复旧三法的基础上,均注重年龄差异,主张根据青春期、育龄期、更年期的不同特点,着重调
7、补肝脾肾的主次。陈扪祥教授[10]认为崩漏之证,病情危急,莫可等闲视之,主张塞流为先务,急则治其标,当血流受到控制后,再审症求因,辨证施治。主张重用参芪益气、血肉冇情之品相随、先后两天兼顾、气陷少佐升提;炭类介类不轻易投放、止血之品不单独使用;陈老主张复旧善后摄身:重胃气、重睡眠、避风寒,防外感、远房帷,慎摄生。2.2不循古法,另辟蹊径2.2.1蔡小荪教授治崩,先别阴阳,塞流勿使留瘀蔡老[11]治崩,先别阴阳,同吋详察有瘀无瘀,在具体用药方面,强调“求因为主,止血为辅”。临症时,阳崩宜养阴凉血,常用凉血类药物炒炭以增强凉血止血功效,如丹皮炭,生地炭等加炒当归,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