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427373
大小:5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30
《创建学习型组织困难的原因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创建学习型组织困难的原因前言:21世纪的企业将是学习型企业,因为企业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成为学习型组织不只是一项锦上添花的事情,可有可无,而是企业生死修关的必由之路。如果没有这些大视野和全局观,就只能在迈向学习型组织的道路上左右碰壁,艰难摸索,这也就是为什么众多企业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实践中困难重重的原因。美国《财富》杂志指出:"未来最成功的公司,将是那些基于学习型组织的公司。"壳牌石油公司企划总监德格认为:"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或许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学习型
2、组织是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一个企业只有当它是学习型组织的时候,才能保证有源源不断的创新的出现,才能具备快速应变市场的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员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作用,也才能实现企业满意、顾客满意、员工满意、投资者和社会满意的最终目标。未来成功的企业必然是学习型的企业。那么,什么是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熟练地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的组织,同时也要善于修正自身的行为,以适应新的知识和见解。当今世界上所有的企业,不论遵循什么理论进行管理,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等级权力控制型,另一类是非等级权力控制型,即学习型企业
3、。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一个笑话:学习有什么用?学会怎样赚钱才有用。李嘉诚小学毕业,不是照样成为世界华人首富?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不错,李嘉诚确实只上过小学,但是他的学习却并不是只局限于学校。前不久我从电视上看到记者问李嘉诚:你今天的成功究竟几分靠机会、几分靠努力?他说,在他当学徒的时候,不管工作多么辛苦多么劳累,他都坚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因此每天都有提高。笔者表示,正如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那样:“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16.9』,意思是说:遇到了困难还不去学习的人是自甘落后啊。所以,一时的落后并不
4、可怕,可怕的是明明已经知道自己落后了还不想学习,那就真的没有什么好指望的了。其实,《论语》开篇第一句话就用孔子的话来强调学习的快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1.1』学习不但是一种快乐,也是管理者最重要、最基本的素质之一,不热爱学习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者。在《吕氏春秋》的记载中,有一人叫宁越,他十几岁就开始替别人做工,每天从早到晚很辛苦,工资却勉强维持温饱。他眼看着一生这样下去毫无希望,于是请教一位朋友,问如何摆脱这样痛苦的人生,朋友告诉他,如果愿意念书,30年后可免除这种痛苦。宁越听了
5、,从此每天夜以继日发奋读书,从不有丝毫懈怠,15年后就变的很有学问,并在一个贵族家庭当了家教,生活从此得以改观。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人如果有高度的自制能力,就可以摆脱身体的惰性和软弱,让心灵更为自由。有一位经济学家讲过这样一句话“不学习是一种罪恶,学习是有经济性的,用经济的方法去学习,用学习来创造经济、创造效益。”我们应该从理论上、实践中和相互的交流中学习,不仅要注意学习的方法,更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成龙的歌里不是有一句歌词嘛——非常让人感动,“让海天为我聚能量”。金庸小说里有一种武功是“吸星大法”,也非常适合
6、营销人。在胡一夫老师看来,就是要善于学习,从书本上、实践中、成功人士中、自我创造中,无时不刻,无所不在中学习,为自己积累能量。专家机构曾经分析:一个70年代中期毕业的大学生到1980年,知识的50%已经老化;到1986年,十年的时间,知识已经全部老化。而现在90年代的大学生,只要一毕业,在校四年所学的知识50%已经老化。您过去是企业的人才,怎么保证今天还是人才?如果您的学习力不强,今天的人才就会变成明天的包袱。人才是动态的概念,必须要看到学习力的竞争。学习力是企业生命力之根,是企业竞争力之根。胡一夫老师了解到,
7、曾经有一位跨国公司的总裁来到中国分厂考察,考察之余宴请中国分厂的全体中外高层管理者。开始的气氛很融洽,总裁一天的巡视没有看到有什么大的问题,脸上一团祥和,与会者的心情也谨慎放松。宴会开始之前,照例,中国分厂的外籍总经理逐一介绍了在场的各位中方高层管理者,姓名、部门、职位、入厂时间,并简短介绍了中方管理者的特长。总裁边听边点头,显得很欣慰,等外籍总经理逐一介绍完了之后,大家便一起举杯喝酒开宴。放下酒杯,总裁说,听了总经理的介绍,觉得大家都很优秀,都是人才,感到很高兴,为了加深对大家的了解,下面大家边吃边谈,轮流谈
8、一谈你们最近都看了什么书?有什么体会?什么书都可以。结果除了一位中方管理者之外,其余的人最近都没有读任何书。总裁失望之余,大谈了一通学习的重要性,最后的结论是:没有学习意愿的人,不可能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在场的管理者面面相觑,总经理也尴尬不已。把是否有学习意愿看成是衡量管理者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并不只是一两个跨国企业总裁的心血来潮,而已经是国际上管理者的共识。一本美国出版,由51位世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