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cochrane系统评价ff治疗哮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Cochrane系统评价FF治疗哮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摘要】目的:系统评价糠酸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TheCochraneLibrary(2016年2期)、PubMed、KI、VIP、an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RCT,包括438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糠酸氟替卡松vs.安慰剂:糠酸氟替卡松不仅能显着增加一秒用力呼气量谷值[MD=0.10,95%CI(0.05,0.15),P=0.0002],且能改善24小时无需使用缓解药物率和24小时无症状率,而不增加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OR=1.38,95
2、%CI(0.28,6.77),P=0.69];②糠酸氟替卡松vs.糠酸氟替卡松+维兰特罗:糠酸氟替卡松+维兰特罗可显着增加一秒用力呼气量谷值[MD=–0.10,95%CI(–0.19,–0.01),P=0.02],且可改善0~24小时加权平均一秒用力呼气量、24小时无需使用缓解药物率及24小时无症状率,不增加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OR=–1.05,95%CI(–1.39,–0.80),P=0.72];③糠酸氟替卡松vs.丙酸氟替卡松:二者的一秒用力呼气量谷值[MD=–0
3、.02,95%CI(–0.08,0.04),P=0.52]、24小时无需使用缓解药物率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OR=1.62,95%CI(0.77,3.40),P=0.20]均无显着差异。结论:糠酸氟替卡松较安慰剂可显着改善患者肺功能,控制哮喘症状;糠酸氟替卡松与维兰特罗联用比单用糠酸氟替卡松疗效更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糠酸氟替卡松与丙酸氟替卡松两者疗效相当,但用法更简便,能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所限,上述结论可能存在偏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关键词】糠酸氟替卡松;哮喘;系统评价;Meta
4、分析;随机对照试验。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气道炎性细胞和结构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1].因此,减少炎症发生及抗炎药物应用是控制哮喘最为重要的措施。目前全球约有3亿哮喘患者,各国的患病率为1%~18%不等,近年来其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每10年全球哮喘患者患病率增加约50%,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用药指南推荐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nhaledcorticosteroid,ICS)控
5、制哮喘病情[2].目前临床普遍应用的ICS有丙酸氟替卡松、布地奈德等多种,因其作用时间在12小时左右,故采用每日两次给药方式维持治疗。但有国外研究证实,每日一次的ICS治疗方案的依从性优于每日两次的治疗方案,更有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控制哮喘症状[3]. 糠酸氟替卡松(fluticasonefuroate,FF)是一种新型的糖皮质激素,经新型干粉吸入器吸入,药物峰浓度出现在给药后30~45分钟,在到达峰浓度后,FF浓度的下降呈现多相形,终末半衰期为25~35小时[4-8].动物和人体药理研究表示,FF显示出持久的肺组织亲和力且在肺内滞留时间长,这意味
6、着FF每日一次的剂量是合理的[9,10].目前陆续有报道FF治疗哮喘的研究,但结论不一致,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故本研究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FF治疗哮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 1资料与方法。 1.1纳入与排除标准。 1.1.1研究类型纳入公开发表的糠酸氟替卡松治疗哮喘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RCT),无论是否采用盲法。语种限制为中、英文。 1.1.2研究对象①根据《Guidelinesforthediagnosisandmanagementofasthma》[11]的
7、标准,确诊为哮喘;②年龄≥12岁的青少年和成年人,国籍、性别和种族不限。 1.1.3干预措施试验组:糠酸氟替卡松;对照组:安慰剂或其他糖皮质激素。除糖皮质激素使用不同外,两组其他干预措施一致。所有纳入研究的受试者治疗疗程≥12周。 1.1.4结局指标①一秒用力呼气量(forcedexpiratoryvolumein1second,FEV1)谷值变化值;②0~24小时加权平均一秒用力呼气量(eanFEV1,FEV1)变化值;③24小时无需使用缓解药物变化值;④24小时无症状率变化值;⑤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 1.1.5排除标
8、准①不能获得摘要或全文;②无法准确提取数据的研究;③对重复发表研究,选择报告最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