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延展与社会转型——从概念体系角度考察社会转型论与社会互

现代性延展与社会转型——从概念体系角度考察社会转型论与社会互

ID:9409102

大小:23.34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4-30

现代性延展与社会转型——从概念体系角度考察社会转型论与社会互_第1页
现代性延展与社会转型——从概念体系角度考察社会转型论与社会互_第2页
现代性延展与社会转型——从概念体系角度考察社会转型论与社会互_第3页
现代性延展与社会转型——从概念体系角度考察社会转型论与社会互_第4页
现代性延展与社会转型——从概念体系角度考察社会转型论与社会互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性延展与社会转型——从概念体系角度考察社会转型论与社会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现代性延展与社会转型——从概念体系角度考察社会转型论与社会互现代性延展与社会转型——从概念体系角度考察社会转型论与社会互构论的统合性【作者】王道勇【作者简介】王道勇,中共中央党校科社部社会学教研室社会学博士。北京100091【内容提要】社会转型论与社会互构论是两个初步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理论,尽管从表面上看两者在阐释的语言风格、研究方法及基本内容等方面差异较明显,但是通过分析这两个理论中使用的核心概念,我们可以发现两个理论在考量对象、考察的时空维度及理论终极追求等方面具有深层的内在统合性。【摘要题】

2、理论探讨【关键词】社会转型/互构/现代性【正文】中国的社会学在复兴之后,形成了一些颇有影响力的、初步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理论,譬如费孝通的小城镇理论,等等。在这其中,在20多年的时间内其他社会学者也先后提出了几个较为重要的理论范式,如郑杭生提出了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与社会互构论。这些理论之间在一定的层次上具有较高的内在统合性。这里,仅以社会转型论与社会互构论所使用的概念术语为切入点,对这两个貌似迥异的社会学理论的内在联系进行初步分析。一、社会转型论与社会互构论(一)基本内容社会转型论自

3、提出以来,经过众多社会学者20多年从正反各种层面进行的探讨和深化研究,目前可以说已经成为分析中国社会的最重要的理论范式之一,部分研究甚至将社会转型的基本命题“中国社会正处于加速转型时期”作为研究中不言自明的理论公设和分析的出发点。社会转型论的内涵丰富,下面是社会转型论涵盖的部分内容:社会转型由慢变快,中国社会正在快速转型,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结构转型与经济体制转轨的双重转型时期;可以用社会转型度、社会转型势这两种测量工具对转型社会各个时期的社会运行境况进行具体操作化的衡量;次级制度如身份制、单位制、行

4、政制、就业制等,重大社会关系如个人与社会、国家与社会、经济与社会关系,重大竞争观念如公平与平等、义与利的互动模式等都处于加速转型之中;阶级阶层结构在加速转型,社会底层日益显现;组织结构也在变迁,非政府组织的第三种力量在加强;中国社会加速转型的后果既有预期的,也有未预期的,应防止“发展困境”的出现和“类发展困境”的蔓延。①而社会互构论则对社会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以及社会、个人与自然物质世界之间的互动关系提出了新的、具有积极意义的社会理论阐释。目前该理论研究的成果已经陆续面世,后续研究正在进行之中。我们可

5、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其基本内容及其内在理论本质:社会互构论认为社会与个人、自然与社会之间应该处于和谐共生、互利双赢、互构共变的良性互动状态之中;社会互构论阐发了现时代的总体特征,认为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社会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不仅经历着从前现代性到现代性的转变,而且经历着从旧式现代性到新型现代性的转变;社会互构论认为西方文化价值观对截至目前的现代性进程产生了主导性影响,认为这种价值观导致了自然和社会的双重代价,造就了我们目前常见的“旧式现代性”的社会与环境景观;在此基础上对以人为本,人和

6、自然“双盛”,个人与社会双赢,把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自然和社会代价减小到最低限度的“新型现代性”进行了探讨和界定;②社会互构论可以成为指导中国社会学实证研究的重要理论资源,目前已应用的领域包括对中国农村如河北定县(定州市)进行的县域式总括性研究。(二)表层差异从表层来看,社会转型论与社会互构论似乎是两种迥然不同的理论,初步看来,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发现它们的差异之所在:第一,从理论产生的素材源泉角度来看,两者有所差异。社会转型论酝酿于20世纪80年代初,正式成形于80年代中期,并在80年代后期与90年

7、代前期走向完善。该理论提出之后,经过学术论争,已经成为社会科学界通用的学术话语,并立即成为普通民众理解与解释社会变迁的生活话语。时至今日,该理论所阐述的内在精髓已经影响到政策层面,成为正式的官方政策话语,指导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社会转型论以此前的历史事实以及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快速转型的各种自然景象与社会景象作为该理论的经验源泉。而社会互构论则是在新世纪之初提出的,它的提出背景是,当代世界社会处在总体性的转型时期:经济全球化、生产跨国化、市场经济一体化,使个人、群体、组织的行动日益超越国界

8、,全球政治地理的“碎化”与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并立存在相悖而行,社会的个体化与个人的社会化处于一种紧张状态,人类对自然的掠夺与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也相互交织。因此,社会互构论是以20世纪后期和21世纪初叶的全球性景象为基础,它阐发了对我们时代的基调(和平与发展、平等互惠、协商对话、强弱双赢)和基本精神的体悟。第二,从理论的研究进路角度来看,两者有所不同。早期的社会转型论一般采取的研究进路是,从观察中国社会变迁这一现实世界的基本特征出发,通过理论升华,总结出社会转型理论的解释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