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险不保地震 房贷还要继续还

房贷险不保地震 房贷还要继续还

ID:9403247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30

房贷险不保地震 房贷还要继续还_第1页
房贷险不保地震 房贷还要继续还_第2页
房贷险不保地震 房贷还要继续还_第3页
房贷险不保地震 房贷还要继续还_第4页
房贷险不保地震 房贷还要继续还_第5页
资源描述:

《房贷险不保地震 房贷还要继续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房贷险不保地震 房贷还要继续还房贷险不保地震 房贷还要继续还房贷险不保地震 房贷还要继续还  全球保险业百孔千疮,此前刚刚为新西兰地震埋单100亿美元,又为中东乱局买单80亿-100亿美元,还未喘过气来,再扛上一座大山。  放弃免责,顺水人情?  在级“3·11”日本地震爆发后的第二天,全球保险业也遭遇了一场不小的“震动”——日本最大寿险公司日本生命保险相互会社发表声明,放弃免责条款,全额支付意外死亡保险金并简化理赔手续。随后,包括住友生命保险公司、太阳生命保险和第一生命保险公司在内的诸多日本寿险机构均在其官方网站发表内容相似

2、的声明或通知,对受灾客户全额赔付,最长不出6个月就能完成支付。  保险业内普遍预计,此次日本地震的震级可能造成一个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保险索赔事件。在“3·11”大地震之前,日本保险行业对于地震保险所发生的最大一次赔付是在1995年1月发生的阪神、淡路地震,日本国内的财产保险公司总共支付了783亿日元的赔款。  据悉,在全世界范围内,历来地震等自然界不可预知的大灾害一直是保险免责条款的重要内容之一。即如遇此类灾害所造成的人、物损失,保险公司将视保单条款规定,给予受益人损失赔付。而少赔甚至不赔往往是常见结果。有所区别的是,绝大部分

3、寿险产品都能覆盖地震灾害,而大多数国家的财产险产品都对地震说“不”。  而此次日本保险公司用实际行动给受灾的日本民众撑开了一把“保护伞”,除了彰显了与民众共进退的企业精神,更重要的还在于日本制度设计的合理以及政府的支持。  据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公司驻中国总代表余晨辉的说法,日本作为一个地震频发国家,早在1966年就颁布了《地震保险法》。根据该法,地震保险的对象仅限于居民住宅及住宅内的家庭财产,地震保险不能单独购买,而是与家宅火险一起捆绑销售,投保人在购买家宅火险后,可以选择是否购买地震保险附加险。地震保险的保险金额仅限于火险

4、保险金额的30%-50%,且建筑物的保险金额最高上限为5000万日元,家庭财产的投保最高上限为1000万日元。  当房屋或家财受到地震灾害时,其损失程度一般分为“全损”、“半损”和“部分损”。损害程度的不同,其理赔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如果全损,则按照地震保险金的100%理赔;半损,按照地震保险金的50%理赔;部分损,则按照地震保险金的5%理赔。  由于地震风险巨大,日本的地震保险采取的是商业保险公司与政府共同承担风险的方式。投保人将保费交给直保公司,直保公司将所有地震险保费全部以再保险形式分出。其分出对象是一家专门从事地震再保险

5、的公司——日本地震再保险株式会社(JERC)。这家专门的再保公司按一定比例将保费分出给政府和直保公司,剩下的自留。如此形成一个直保公司、再保公司和政府三位一体的地震风险承保共同体。  保险金的赔付按金额大小分为三段式。第一段为1150亿日元以下,这部分是由商业保险公司(直保公司+地震再保险株式会社)承担100%赔付责任;第二段为1150亿日元-19250亿日元,这部分由商业保险公司与政府各承担50%;第三段为19250亿日元-55000亿日元,这部分由政府承担95%赔付责任,商业保险公司只承担5%。此外,日本的保险公司还必须按

6、一定比例将保费作为巨灾危险准备金储备下来。  陈倩(化名)是一名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她在地震发生前刚好因为探亲回到了中国。她对《新民周刊》表示,她和许多中国留学生都没有买地震险,因为这不是强制的,很多人是因为省钱或者抱着“买了也没多大用处”的想法。当然,没有人想到此次日本保险公司会自动放弃免责条款。她考虑近期回福冈后,在买火灾险的同时投保地震险,以求安心。  其实,像陈倩这样想法的不仅是留学生,很多日本人也是如此。根据惠誉国际评级机构的最新研究报告,目前大概只有14%-17%的日本家庭购买了地震险,再加上此次震中远离东京、大阪

7、等人口密集城市,受地震影响区域的参保率低于日本的主要城市。此外,美国高盛公司发布的报告认为,日本三家最大非人寿保险公司出售的保险产品中,受地震影响的保费金额只占到3%左右。因此,即便让全日本保险公司放弃免责条款,政府“兜底”的制度设计也使得日本商业保险公司在处理“3·11”地震赔付时拥有更多的操作空间,保证了本国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3·11”日本地震后还引发了核泄漏,由此而引发的财产和人身损失并不在地震险的理赔范围内。  不过,国际上的核赔偿责任立法已经比较成熟,在欧洲有《关于核能领域的第三方责任公约》

8、(简称1960年《巴黎公约》)和《关于核损害民事责任的维也纳公约》(简称1963年《维也纳公约》)。这两个公约基本内容相同。在发达国家也有相应的法律规定。例如,根据西班牙核损害立法的规定,一次核事故赔偿限额高达12亿欧元。而在德国、日本、瑞士等国家,实行的则是更为严厉的核损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