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医学影像学发展方向与高素质影像学人才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医学影像学发展方向与高素质影像学人才培养人才培养~医学影像学发展方向与高素质影像学人才培养黄殿忠魏光全赵海涛杨勇常英娟(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西安市710032)中图分类号:TH77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i1003—8868(2005)03—0054—011医学影像学的发展1895年X线的发现奠定了医学影像的基础,而且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医学,尤其临床医学,为人类疾病的防,诊,治作出了巨大贡献.近几十年来,分子生物学,医学生物工程学以及信息科学等取得了Et新月异的进展,进一步推动了现代影像医学的进程和发展.随着新一代影像和介入设备与器具的开发,功能的改进,各种影像设
2、备的图像采集和显示新技术和精确度的提高,以及组织和疾病特异性对比剂的开发和应用,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不断拓展新领域,向广深发展.而影像学的数字化进程将有力加速网络影像学的到来.另一方面,社会,心理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愈来愈受到重视.新的医学模式对从事医学影像学的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体基因分子影像学研究是一门崭新且具有巨大临床应用前景的课题,被美国NIH确认为是应用非侵袭方法在分子基因水平定量研究活体内疾病过程的极其重要领域,引起影像学界的广泛关注与极大兴趣.它一改传统影像学基于解剖结构改变诊断疾病的模式,直接研究活体内对疾病的产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基因或分子及传
3、导途径的成像方法,将影像学诊断引入分子基因水平,以便对疾病早期诊断,在活体内筛选活性药物及对治疗直接评价.分子基因影像研究的进展将对未来10年患者的预防及治疗将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口l.总之,影像学诊断将由大体形态学为主的阶段向生理,功能,代谢和基因成像过渡;对比增强由一般性向组织和疾病特异性方向发展,图像分析由”定性”向”定量”发展;诊断模式由胶片采像和阅读向数字采像,电子传输(无胶片放射学)方向发展;介入治疗含基因治疗向实时,立体和少或无射线介导,进而与内镜,微创治疗,外科相融合方向发展.同时,对疾病及发生机理的认识,将从器官,细胞向分子,基因水平深入.这些将
4、改变医学影像学的诊治研究和实践方式,使医学影像学在未来的医疗研究和服务体系中占有更大的比率和更重要的地位31.随着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及微电子技术的发展,21世纪的医学影像学将以更迅猛的速度发展,并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2医学影像学教育面临的问题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为广大影像医学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无限契机.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影像学整体上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专业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更缺少高素质,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创新性人才,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影像学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因素.勿容置疑,以教师,教材和课程为中心的传统的影像学教学
5、方法已不适应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以普通放射为主的传统的影像学教学内容已经根本不能适应新的临床需要,按原来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人远远不能满足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需求.因此,迎接挑战,建立新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医学影像学人才,在当今时代背景和社会形势下,具有深远影响和重要的意义.3采取切实措施.深化教学及学科建设改革挑战孕育着机遇.面对医学影像学快速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针对目前影像学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重视:(1)完善的,明确的培养体系关乎医学影像学学科的发展.建立适应现代医学影像学发展趋势的教学体制,也是从根本上提高我
6、国医学影像学整体素质的必要保证.应从战略高度予以重视.设置医学影像学学科体系,按照学科发展的需要,配置教学课程.(2)重视推动医学影像学发展的”基础动力学科”的教育,如:分子生物学,医学工程学及信息科学等.提高影像技术类专业的培养层次,从根本上改变技术人员即”操作手”的面貌,培养”医,工”密切结合的高级技术系列人才.紧密跟随医学模式的转变,加强社会学及心理学方面的教育与联系,使医学影像学适应医学与社会的发展需要.(3)建立”大影像学”概念,组建包括介入,超声和核医学在内的现代医学影像学学科.影像学的发展趋势要求各个学科协同合作,优势互补口】.抓住贯穿各影像学学科间
7、的相互联系,以线引面,将各分支融会贯通.比如,分子影像学的发展就为此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如果要对体内的特殊分子,基因成像,须满足的必备前提之一是敏感,快速,高分辨率的影像技术.目前,常用的是MRI及PI1T等.现代医学影像学学科的建立将促进它们的联系.在科研工作中就可合理配置人才,有的放矢,扬长避短,有所作为.综上所述,医学影像学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培养高素质影像学人才,具有深远影响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参考文献lWeisslederR,MahmoodU.Molecularimaging.Radiology,2001’2l9(2):316-
8、3332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