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388104
大小:25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29
《高三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易错点1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特点理解不透彻【典例1】下列关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A.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制度的建立B.“大跃进”期间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C.1956--1966年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前进D.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城市取得突破错因分析:学生做错的原因在于对新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把握不准确。解答此题用排除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起来,A错;“大跃进”时期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故B错;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D错。故答案为C。【典例2】
2、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建设新农村的口号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饭前葡萄酒,饭后水果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迫切要求改变落后面貌的美好愿望②是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体现③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④是“左”倾思想在经济领域的反映A.①③B.①③④C.①④D.①②③错因分析:学生误认为②是正确的,材料阐述的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是生产关系的内容;③的说法是错误的,当时新农村建设的口号不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实际,所以它没有尊重客观规律。答案是C【纠错心得
3、】在近两年高考中,考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题目较多,命题大都集中在中国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上,题目的类型既有选择题又有材料题,材料题侧重于与其他知识点的横纵联系。下面笔者总结一下1956--1976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因此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妥善处理好经济建设与阶级斗争之间的关系。(2)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可照搬别国模式。(3)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不可超越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
4、,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纠错体验】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从l912—1919年的8年间,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速度和规模都是空前的,超过了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一战结束不久,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刚刚有所发展的民族工业很快又萧条下去。材料二1922年民族资本家张謇说:“百里一税,二百里再税……则商货成本愈重。是禁止商货之流通,迫其近售,而罚其远行者也。”另一个资本家写道:“我之廉价工人,彼(日本,下同)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
5、,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之便利。况彼来者皆该国一流工厂,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吾高深,对工厂之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吾将何术而善后。”材料三中国与美国、印度钢和电产量的比较(人均)中国(1952年产量)美国(1950年产量)印度(1950年产量)钢产量2.37公斤538.3公斤4公斤发电量2.76千瓦时2949千瓦时10.9千瓦时材料四1957、1992年工农业产品产量产品1957年产量1992年产量钢535万吨8000万吨煤1.3亿吨11亿吨粮食1.95亿吨4.42亿吨棉花164万吨452万吨请结合所学
6、知识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l912--1919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得不到充分发展的原因。(不得摘抄原文)(3)根据材料i,指出当时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及意义。(4)材料四反映出我国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凶。(5)从材料一至材料四反映的我国不同时期工业的发展状况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解析:第(1)问,材料一反映了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一战结束后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下去。第(2)问,材料二反映了一战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7、发展的困境。张謇的话反映了关卡林立,税收沉重;另一个资本家的话反映了外国资本主义企业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竞争优势。第(3)问,材料三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重工业落后,由此可回答“原因”,“影响”需要结合所学知识思考。第(4)问,材料四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综合稳步发展。第(5)问,要综合四则材料,得出结论性的语言。答案:(1)特点:发展迅速而短暂。原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民国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政策;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2)原因:军阀割据
8、,关卡林立,税收沉重,外国资本主义企业在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3)原因: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意义: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4)变化: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5)认识:国家的独立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正确的政策是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