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准则、资本市场监管规则与盈余管理之遏制来自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经验证据

会计准则、资本市场监管规则与盈余管理之遏制来自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经验证据

ID:9377461

大小:1.32 M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29

会计准则、资本市场监管规则与盈余管理之遏制来自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经验证据_第1页
会计准则、资本市场监管规则与盈余管理之遏制来自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经验证据_第2页
会计准则、资本市场监管规则与盈余管理之遏制来自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经验证据_第3页
会计准则、资本市场监管规则与盈余管理之遏制来自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经验证据_第4页
会计准则、资本市场监管规则与盈余管理之遏制来自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经验证据_第5页
资源描述:

《会计准则、资本市场监管规则与盈余管理之遏制来自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经验证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黪”。’斗眠j’t州4i‘㈡”?“jr“”f。。’

2、~一i。?t

3、‘一-、’。、

4、j“。。·”。·‘,一:

5、4ij。”。磊Jij,4茹rjjt.!}j?√“{j雕j

6、j让5。oj:爿1i;t?,j。

7、。。j÷.!“?÷I7.}j?一j_.jjIJ:一jj,.j。jj

8、jjj。I—jj

9、÷jj。j,fj一。会计准则、资本市场监管规则与盈余管理之遏制:来自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经验证据谢德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00084)【摘要】本文利用1999年、2001--2007年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数据来研究会计准则和资本市场监管规则在遏制公司盈余管理方面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认

10、为,为遏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端入手更为有效。就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主要为满足资本市场监管要求之动机而言,应该从资本市场监管规则的改进入手。而会计准则因其公共合约性质和不完备性,既没有责任也没有能力去遏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1999年、2001—_2007年间上市公司的债务重组行为支持本文的这一观点,来自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经验证据显示,是资本市场监管规则而非会计准则在影响和制约着上市公司是否利用债务重组来进行盈余管理。【关键词】会计准则资本市场监管规则盈余管理债务重组一、引言那么,应该如何遏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呢?Healy和Wahlen(1

11、999)把盈余管理定义为,经理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一般逻辑顺序是:(I)产生盈余为了在企业基本经济状况方面误导某类利益相关者或为了管理动机;(2)确定盈余管理的具体目标(盈余管理的具影响那些基于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数据的合约之结果,而体方向、结构和程度);(3)选择具体盈余管理工具(手通过利用财务报告和交易设计中的判断来改变财务报告。段),包括直接的会计工具和构造交易或事项等非直接会尽管有学者认为,若我们观察到的世界反映了最优经济行计工具。从这一逻辑顺序来看,资本市场监管机构可以影为的话,那么,盈余管理就是内生于合约均衡之中的。合响(I)、(2)乃至(3),而会计准

12、则制定机构仅仅可以影约设计者已经理性地预见到发生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并在响(3)。因为,就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三大主要动机——合约设计中反映了它们(Bushman和Smith,2001)。也有资本市场、合约和政府监管(Healy和Walden,部分经验证据证明投资者能够看破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1999)——来看,资本市场监管机构大都可以直接或间接且盈余管理既可能导致资源错误配置,也可能有助于经理地发挥重要影响,进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盈余管理具体目人可靠传递其私人信息给外部利益相关者,进而有利于改标,而资本市场监管机构还可以通过对盈余相关指标的监进资源配置(Healy和W

13、alden,1999)。但长期以来,在国管规则来影响盈余管理工具的选择。其实,有些盈余管理内外资本市场监管机构和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眼中,盈余管动机本身就是由资本市场监管机构所制定的规则有意或无理是不正确、需遏制的企业行为。①且不考虑盈余管理是意引致的。而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无法影响上市公司的盈余否可能已在合约均衡之中,而给定盈余管理需遏制的话,管理动机和盈余管理具体目标,上市公司只有在选择盈余管·本文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项目批准号70472006)。①本文无意讨论盈余管理本身及其经济含义.故本文对Healy和Wahlen(1999)所关注的公司盈余管理的程

14、度、频率、具体方法、动机及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不进行研究,对此方面的文献也不予以综述。19万方数据理t具和构造交易或事项时,需要考虑会计准则对各类交易指标确实存在相当的难度,因为以会计为主的信息披露是或事项会计处理的具体规范。如果会计准则规定某类交易或资本市场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核心机制,离开会计指标事项不能计入当期损益,则其不能被用来进行盈余管理。的实质性监管是不可行的,交易成本极其高,除非证监会蔡祥等(:zoos)综述此前我国相关研究文献发现,我只做形式和程序性监管,把实质性监管工作尽量交给资本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是资本市场监管动机,而市场。故证监会在没

15、有放弃实质性监管的前提下,采取了非资本市场动机和合约动机。②就此,我们不由产生一个后一应对措施。即不断重新定义相关会计业绩指标及其标问题,在上市公司主要为了满足资本市场监管要求而进行准和修订监管规则。从前述的盈余管理逻辑顺序来看,盈盈余管理的情形下,到底是财政部不断修改会计准则来遏余管理首先不是个会计问题,而是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制盈余管理行为的成效大,还是证监会不断修改资本市场博弈问题(即盈余管理之动机和目标),只有到盈余管理监管规则来遏制盈余管理行为的成效大呢?③直觉来看,工具的选择和交易或事项构造时才涉及会计。但我国的会资本市场监管动机直接受证监会监管规则的

16、影响,而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