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董仲舒民本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论董仲舒民本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ID:9361181

大小:334.00 KB

页数:232页

时间:2018-04-29

论董仲舒民本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示_第1页
论董仲舒民本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示_第2页
论董仲舒民本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示_第3页
论董仲舒民本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示_第4页
论董仲舒民本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董仲舒民本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董仲舒民本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示1、相关定义1.1、爱的定义弗洛姆认为,爱是指强烈的认可别人的本质,主动地保持与别人的联系,是指在两者维持各自的独立与完整性的一种结合。爱包含有不同的两个方面,一是它既是人相处生存时趋向于群体生活意识,二是要在大众群体中保持自己独立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总之,爱是一种行为,爱是一种人与人的交往,在交往过程中要平等,融洽,互相尊重。弗洛姆认为,给予是爱的本质。给予,并不是索要,而是把自己人生中的乐趣,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情分享给别人。给予,不是舍弃自己的幸福,而是在给予过程中自己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从而觉得自己的生存的意义所

2、在。爱的特征是给予,爱的最终目的是其从中获得满足,快乐和更多发展的机会。关于怎么去爱,弗洛姆列分别举出人们关于爱的理论的不同的思想,在对爱的理解之前要清楚爱的几点要求,一是被爱与施爱,许多人可能只知道被爱却不知道施爱,他指出爱最重要的是施爱,因为爱象征着能力,只有每个人施于爱才能真正的领略到爱的力量,二是爱的能力与爱的对象,爱的对象的实现问题常被人理解为爱的完成,人们认为有了爱的目标爱就能够完成,弗洛姆强调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他认为只有具备了爱的能力才能实现爱,爱是以能力为核心而不是以对象为核心。三是”坠入爱河”与”长久相爱”。坠入爱河被人们理解为爱是短暂

3、的激情,人们都追求海枯石烂的爱情,但是怎么面对十字路口的选择,我们应当走向何方呢?弗洛姆为爱指引了一条道路,他坚信爱就应该日久天长,人们要坚信并且敢于去面对这个真实的情况,不能够再三的为躲避自己心里的寂寞与恐惧而寻找借口。1.2、道德教育的基本概念要弄清道德教育的基本概念,就必须既把握好与道德教育相关的概念,同时也应该对道德、德育和道德教育的关系有着准确的理解。(一)道德1、”道德”词源“道”和”德”原本就不在一起连用的,最初见于原始的宗教祭祀。”道”本来指的是道路,见”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①“,后引申为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则和规律,它在文献中最早见

4、于道家的经典;”德”字最先指的是献身牺牲祭祀祖先的巫师所具有的神奇品质,后转化为”各氏族的习惯法规”,”逐渐转化成君王行为、品格的含义,最终才变为个体心性道德的含义。”②确切地说,”道”、“德”二字连用是在”德”字指个人心性道德,”道”和”德”的意义趋向相近如”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出处同注释①)时。”道德”二字连用最先见于荀子的”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③由此可见,”道德”一词是与人类的社会生活相联系,内化于人的个体的品德修养,在外他表现为行为、音乐、诗书等多

5、方面。2、道德的涵义从不同的角度看,道德有不同的涵义。总体上来说,现在学术界对道德有以下几种解释:①从社会意识形态的角度上讲,道德是在一定的具体的历史阶段上①熊公哲注译,王五云主编:荀子上劝学篇第一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年1月版:第7页。②李泽厚著:新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说巫史传统(1999)》篇)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5月版第286页。③出处同注释1,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此便可说是道德之极致,礼之诚敬文仪,读书之广博,乐之中和,春秋之精微,其本既正,其用益宏。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10一定的

6、阶级或阶层为了巩固其现有的统治秩序,对所管辖的人们的基本权利义务的一种上升为系统理论并且靠内心信念维持的思想和行为的准则。②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道德就是脱离人的自然属性而适应人的社会属性。(这里的自然属性是指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属性,是与社会性相区别的。)③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来讲,道德是衡量行为是否正当的标准。此定义下的道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公德和私德。公德是被社会所共同认同的道德规范,私德是指”只涉及个人、个人之间、家庭等的私人关系的道德”。①无论是社会的公德还是私德,最终要在现实中起作用都得必须为社会所认可并且以社会风俗等形式固定下来,而且得靠社会舆论

7、、内心信念来维持。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和特殊的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荣辱、美丑作为评价标准,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系的调整人们规范的总和。说到底,道德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之中,属于社会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范畴,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如善恶、荣辱、美丑),通过内化而非强制的一种社会规范。确切地说,道德一开始就注定是和政治相关的,是一种内化于人的社会价值尺度。本文认为,道德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它是基于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依靠人的社会信念和特殊的社会手段来维持,用以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行为和思想方面的准则和规范,”有时也指个人

8、的思想品质、道德修养,善恶评价,甚至用来泛指风尚习俗”②。首先,道德产生的一个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