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_现代货币主义学派

第五章_现代货币主义学派

ID:9355635

大小:74.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4-28

第五章_现代货币主义学派_第1页
第五章_现代货币主义学派_第2页
第五章_现代货币主义学派_第3页
第五章_现代货币主义学派_第4页
第五章_现代货币主义学派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五章_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五章现代货币主义学派内容提示:一、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的思想渊源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和经济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理论三、通货膨胀与自然失业率四、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的政策主张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出现了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发的“滞胀”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以米尔顿·弗里德曼为领袖的“现代货币主义”学派在美国异军突起,他们打着“现代货币数量论”的旗号,自称是对凯斯革命的反革命,主张以控制货币数量的金融政策来消除通货膨胀,保证经济的正常发展。米尔顿·弗里德曼:1912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的布鲁克林。l933年获得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1935年底到美国全国资

2、源委员会工作,参与了一次大规模的消费者预算的研究。1937年到国民经济研究局研究专门职业的收入,并与库兹涅茨联名发表了《独立专门职业收入》。1941—1943年在美国财政部研究战时赋税政策。1943—l945年,作为一名数理统计学家在哥伦比亚大学参加战时科学研究与统计研究工作。1945—1946年到明尼苏达大学任教。1946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48年任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1967年出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1976年因其“对消费分析、货币历史和理论方面的成就,并且由于他证明了稳定政策的复杂性”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金。曾在1980年、19

3、88年和1993年访问过中国。主要著作有:《实证经济学论文选》(1953年)、《消费函数理论》(1957年)、《货币稳定方案》(1960年)、《资本主义与自由》(1962年)、与安娜·J.施瓦茨合著《美国货币史,1867—1960年》(1963年)以及《美国与英国的货币趋势:它们与收入、价格及利率之间的关系,1867—1975年》(1982年)、《货币最优数量文集》(1969年)、“货币分析的理论结构”(载《政治经济学杂志》1970年3—4月)和《自由选择》(1979年)等。一、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的思想渊源是传统的货币数量论货币数量论的核心论点是:

4、物价水平的高低和货币价值的大小是由一国的货币数量所决定的,物价水平与货币数量成正比变化,货币价值与货币数量成反比变化。弗里德曼说:“从长期来看,现代货币主义几乎全盘接受了早期货币数量论,它的主要贡献是对短期后果作了更详细、更深入的分析和概括。”1.最早的货币数量论货币数量论的创始人被认为是法国重商主义者博丹,他把16世纪下半叶法国的物价上涨归因于金银数量太多,并认为金银的价值与一般商品的价值相同,其数量的增加会使人们降低对它的估价。它的价值既然被低估,与它相交换的商品的价值自然就相对上涨了,用货币来表示的商品价值即价格也就上涨了。之后,爱尔兰银行

5、家理查德·坎蒂隆、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都赞成并研究了货币数量论,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约翰·洛克和大卫·休谟则进—步发展了这一理论。洛克认为,货币的价值由其供给数量决定,货币供给的数量增加必然降低币值。休谟认为,流通中的货币只是计算和代表商品价值的符号;在交换中商品数量不变的情况下,货币数量的增加会导致物价成比例地上升。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和大部分其他古典经济学家也都持有货币数量论的观点。2.费雪的“交易方程式”(也叫现金交易数量说)美国耶鲁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欧文·费雪是传统货币数量说中最有影响的人物,1911年出版了《货币的购买力》一书,提出了以“交易

6、方程式”为代表的著名的现金交易数量说。自此,传统的货币数量论开始形成—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交易方程式”为:MM·V=PT·V=PT式中,P为社会平均物价水平,M为货币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T为社会总交易量。如考虑到银行存款因素,M′为银行存款,V′为银行存款流通速度,则当银行通过信用渠道使存款流通影响物价水平时,上述方程式可以写为下面形式:M·V十M′·V′=PT费雪认为,在包括银行存款在内的交易方程式中,货币和银行存款的流通速度是由社会的制度和习惯等因素决定的,在长期内相对稳定;同时在充分就业条件下,社会的商品和劳务的总产量乃至社会总交

7、易量也是相对稳定的。费雪由此断言,在货币的流通速度与社会商品和劳务量不变的条件下,物价水平是随流通中货币数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因为费雪的理论所强调的是在商品和劳务的交易中,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作用,所以称为“现金交易数量说”。“现金交易数量说”是现代货币主义思想的直接来源之—。3.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和庇古的“现金余额数量说”英国剑桥学派的创始人马歇尔十分强调货币作为储藏手段的作用和职能,认为货币不但具有随时购买商品的能力,也可以储存起来延期使用。他从人们手中所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的角度来分析货币与物价水平的关系,提出了“现金余额数量说

8、”。1917年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庇古在马歇尔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剑桥方程式”:M=KPy式中M表示人们手中持有的货币数量,Py表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