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150456
大小:6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5
《第五章_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第五章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学习目标了解新凯恩斯主义的形成和理论特点;掌握新凯恩斯主义有关价格粘性和货币非中性论的主要观点;正确认识新凯恩斯主义的利率效应理论;掌握新凯恩斯主义信贷配给理论的主要观点;能够辨析新凯恩斯主义在经济政策上与凯恩斯、新剑桥学派和新古典综合派的异同。主要内容一、新凯恩期主义经济学派概述(一)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主要理论与特点(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政策取向二、货币的非中性(一)工资粘性与货币的非中性1、工资粘性2、工资粘性下的货币非中性(二)价格粘性与货币的非中性1、价格粘性2、价格粘性下的货币非中性三、利率作用与信贷配给(一)利率的激励效应与选择效应1、利率的激励效应2、利率的选择效应(二)银行最优利率的确定与信贷配1、银行最优利率的确定原则2、信贷配给四、经济滞胀理论(一)效率工资论1、效率工资的决定2、效率工资与非自愿失业(二)失业滞后论1、对经济滞胀的解释2、效率工资与非自愿失业五、货币政策理论(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和中介指标(二)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三)信贷政策主张10 一、新凯恩期主义经济学派概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凯恩斯主义者们(主要代表是前面章节学习过的新古典综合派和新剑桥学派)在理论上继承和发展凯恩斯主义的同时,着重将凯恩斯的理论运用于实际的经济政策之中,并不断分析出现的新问题,及时提出对策建议,帮助政府解决现实经济问题,得到了西方各国政府的重视。在1948——1973年间,西方各国的工业生产增长了三倍多,经济基本上是稳定的和繁荣的,著名经济学家希克斯曾把这段岁月称为“凯恩斯时代”,可惜好景不长,连年推行扩张性财政金融政策也带来了种种恶果。其中最严重的就是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的通货膨胀与生产衰退、失业并存的“滞胀”局面。在这种背景下,现代凯恩主义倍受责难,随着时势变迁和政局更替,现代凯恩斯学派从官方经济学的宝座上跌落下来,在西方各国的地位和影响已大大削弱。在凯恩斯主义是日渐衰落的同时,经济自由主义在西方经济学界处于红火时期,经济自由之风吹遍西方,进而影响到世界各国,占据了影响和决定各国政府经济政策的主流学派地位。但在现实中经济自由主义取得的效果却令人失望,各国推行新经济自由主义的结果,是以巨大的代价换取了短暂的成功。 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新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和政策又受到人们的怀疑和非难,国家干预主义又重新抬头。同一时期的美国一些有主见的中青年学者,在坚持凯恩期主义基本信条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和分析技术上改进原凯恩斯主义,形成了标名为“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一个新学派。 新凯恩期主义经济学派的英文原文为“new-KeynesianEconomics”,这个学派在英文文字和含义上都不同也曾被译作新凯恩斯学派的“neo-KeynesianEconomists”,在西方经济学文献中,以“neo”作前缀的主要是指新古典综合派和新剑桥学派为代表的现代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即本书第三、第四章中所介绍的两个学派,这两个学派在20世纪80年代后又被称作原凯恩斯主义经济学(OriginalKeynesianEconomics),以便于新近兴起的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相对应。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哈佛大学的曼昆(N.GreogoryMankiw)和萨墨斯(LawrenceSummers)、麻省理工学院的布兰查德(OlivierBlanchard)和罗默(DavidRomer)、斯坦福大学的斯蒂格利茨(JosephStiglitz)、普林斯顿大学的伯南克(BenBernank)等。(一)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主要理论与特点 概括地看,他们在吸纳并融合各学派理论之长、有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原凯恩斯主义的基础上,试图建立起一种有微观理论基础的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是以不完全竞争、不完善市场、不对称信息和相对价格的粘性为基本理论,坚持“非市场出清”这个最重要的假设,认为在货币非中性的情况下,政府的经济政策能够影响就业和产量,市场的失效需要政府干预来发挥积极作用。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认为,尽管经济主体具有相当的理性预期并按照最大化原则行事,但由于市场上存在着不完全竞争、经济主体只能获得有限信息和相对价格存在刚性等原因,工资和价格具有粘性的特征。粘性价格使得市场机制出现调节失灵,造成了“市场非出清”。在价格粘性的作用下,货币不再是中性的,货币等名义变量的变动会导致产量和就业量等实际变量的波动,政府采用矫正性的需求管理政策就能够对经济运行发挥作用。在市场失效时,确实需要政府采取行动,运用货币政策等多种经济政策来调节经济运行,解决市场机制协调失灵和由此造成的较长时期非均衡问题。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与原凯恩斯主义学派在理论上的共同点在于坚持了凯恩斯主义的基本观点:(1)承认实际产量和就业量的经常波动;(2)承认实际产量和就业量波动的非均衡性质,特别是承认产品市场中的普遍生产过剩;(3)承认劳动市场中非自愿失业的存在;(4)认为名义总需求的冲击可以造成非均衡的产量和就业量的波动;(5)经济体系本身的不完全性是名义总需求的冲击产生实际效应的原因;(6)主张应由政府对经济进行适度的干预,以弥补市场机制本身的缺陷。他们与原凯恩斯主义学派相比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第一,强调工资和价格的粘性而非完全刚性,并试图对这种粘性从微观的角度进行合理的解释,在此基础上说明非自愿失业、普遍生产过剩的可能性以及政府经济政策的作用。10 第二,强调并从微观角度入手阐明了市场机制的不完善性,证明在市场经济中“看不见的手”导致了“协调失败”(CoordinationFailures),出现了长期的市场非均衡和社会福利的巨大损失。 第三,强调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恰是因为货币的非中性,因而政府的经济政策可以是有效的。(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政策取向 运用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来解决市场机制的失灵问题,平抑经济波动,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这种政策取向是所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共同特点,并成为其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在坚持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取向上与其他凯恩斯主义学派并无差异,他们的主要贡献在于力图为原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补充微观理论基础。他们除了运用大量模型论证工资、价格具有粘性外,又从不完全竞争和信息不完全两方面论证了市场机制的失灵,阐明了货币的非中性,从而在有微观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坚持了原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性的思想。他们认为,由于价格和工资的粘性,价格在遭受到总供求的冲击后,从一个非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回复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经济均衡的恢复不能等待或完全依靠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工资和价格的缓慢调整,因为这将是一个长期的痛苦过程,因此需要政府运用经济政策来调节总供求,这不仅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 在坚持国家干预的政策取向下,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在经济政策主张上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1)温和性。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倾向于一种较为温和的表述方法,即:没有紧缩政策,通货膨胀会更加严重;没有扩张政策,失业会更加严重。这种表述被称为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稳定政策,即是“目标在于减少短期经济波动严重性的政策行为。由于产出和就业的波动围绕其长期自然率,稳定政策通过使产出和就业尽量接近其自然率而减缓经济周期。” (2)适度性。为了消除市场失灵,政府应该对经济进行适度干预。政府经济政策的着力点在于抑制工资、价格的粘性,以修复失灵的市场机制,从而稳定经济,增进社会福利。因此该学派更加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主张“适度”的国家干预。在政策操作上,他们针对新古典综合派倡导的“微调”(fine—tuning)政策,设计出粗调(coarse—tuning)政策,以抵消或避免宏观经济波动的问题。(3)原则性。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通过数学模型推导出许多公式化的经济对策,但未给出具体可操作性的经济政策主张。 在经济政策主张方面,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在财政政策上基本遵循原凯恩斯学派的政策主张,无根本创新之处。而在价格政策、人力政策和货币政策方面,他们的政策主张具有一定的独到之处。 例如,在价格政策上,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在论证价格粘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抑制价格粘性,使价格较有弹性,以恢复失灵的市场机制,稳定总产量。又如,在人力政策上,坚持政府必须干预劳动市场,实施有效的人力政策,以降低局内人的优先权,为局外人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具体措施包括降低雇佣和解雇工人的各种转换成本,改良工资关系,改善工人流动性,职工培训和减少工资刚性等。 二、货币的非中性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弥补了原凯恩斯主义的缺陷,他们从微观角度提出了形形色色的理论,试图论证工资、价格的粘性(即工资、价格缓慢调整),认为公众即使能够形成理性预期,但由于西方社会的体制和结构,以及经济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工资和价格必然具有粘性,这种粘性导致了货币的非中性,使得货币量变动后,引起产最和就业量的变动,致使政府干预的经济政策成为必要。 (一)工资粘性与货币的非中性 1、工资粘性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认为,工资是由雇佣合同规定的,在协商合同时,劳动者根据他预期的价格水平来决定他要求的工资的高低,如果劳资双方同意某一水平的工资,合同便被签订下来。在合同期限内,劳资双方必须遵守合同中规定的工资水平。基于这样的事实,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提出了两个工资具有粘性的主要原因,即合同的长期性与合向的交错签订。(1)合同的长期性。因为合同总是具有期限的,而且这种期限通常都不是短暂的,因为过于短暂的合同会增加劳资双方的谈判成本和调整成本。所以工资的调整总是缓慢的,这便使工资具有了粘性。10 (2)合同的交错签订。一个社会经济中所有的劳动合同不可能是在同一时间签订的,也不可能同时达到终止期,因此,各种长期合同都是交错签订的,从而工资的调整也是交错进行的。这种合同的交错签订使得工资的调整不可能非常及时,这也是工资具有粘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在对合同的长期性和交错签订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还深入到劳动市场领域,从另外的视角研究了工资粘性的原因,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两个观点是效率工资论、工会和集体谈判理论。 效率工资论认为,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依赖于企业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工资之所以能够影响生产效率,是因为:①工资越高,工人离职的可能性越小,从而减少了用于雇佣和培训新工人的时间和费用;②企业通过支付高于均衡水平的工资有利于吸引人才,提高本企业工人的平均素质,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③高工资提高了工人工作的努力程度;④高于均衡水平的工资被看作是利润的一部分,这会增强工人对企业的忠诚度。因此,企业愿意向工人支付高于均衡水平的工资,而不愿轻易降低工资,从而使工资具有了粘性。 工会和集体谈判理论认为,现实社会中工会在劳动市场上具有垄断力量,加入工会的工人们的工资主要不是由劳动市场供求均衡决定的,而是由工会领导人与雇主之间的集体谈判决定的,最终的谈判结果往往是一种妥协的协议,通常情况下是把工资提高到均衡工资水平之上,雇主根据这种工资水平决定雇佣多少工人。一般地,由工会参与确定的工资并不随着经济状态的变化而立即变化,这样就会使工资具有粘性。2、工资粘性下的货币非中性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认为,当工资具有粘性时,货币是非中性的。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应量使物价总水平上升时,由于工资具有粘性,可以相对降低工人的实际工资。当工人实际工资降低时,降低了产品成本中的工资成本,单位工资的产出就会增加,企业利润也相应增加。企业利润增加后,就会扩大产量以谋取更大的利润,这就会雇佣更多的工人,促使就业率上升。相反,当中央银行减少货币供应量使物价总水平下降时,由于工资具有粘性,使工人的实际工资相对提高。当工人的实际工资提高时,单位工资产出就会减少,这增加了产品成本中的工资成本,企业利润减少甚至有发生亏损的可能。此时,企业会缩减产量以免发生更大的损失,从而使失业率上升。可见,只要存在工资的粘性,货币量变动后,产量、就业量等实际变量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动,货币就是非中性的。 (二)价格粘性与货币的非中性 1.价格粘性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对价格粘性提出了形形色色的理论说明,这些理论都以不完全竞争为假设前提。这里,我们简要介绍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三种有关价格粘性的学说。 (1)菜单成本说。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N·格里高利·曼昆在1985年5月发表了《小的菜单成本和大的经济周期:垄断的宏观经济模型》一文,在此文中曼昆认为,经济中的垄断企业是价格的决策者,能够选择价格,而菜单成本的存在阻滞了企业调整价格,所以价格具有粘性。(2)交错价格调整论。鲍尔(LaurenceBall)和塞何替(StephenG.Cechetti)1988年从不完全信息出发,提出了交错价格调整论。该理论认为,与工资交错调整一样,经济中的价格调整也是交错进行的。因为在信息不完全的市场上,若所有企业同时确定和调整价格就失去了增加信息的一个机会;如果某些企业在其他企业确定价格之后再调整自己的价格,它们就可以通过观察其他企业稍早一点的价格决定而获得关于需求状况及其变化的更多信息,从而提高它们对当前总需求和局部需求——对某企业特定产品的需求及同行业或同地区中其他企业产品的需求——状况的更多了解,提高需求估计的准确性。在这种信息有所增加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价格,就能够更加准确地使之接近真正的最优价格。因此,在信息不完全的条件下,垄断竞争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造成价格的交错调整。企业的这种近似理性的价格决策行为使价格总水平具有了粘性。10 (3)投入产出关联论。这种理论认为,在现代经济中,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和分工的发展,企业之间的投入产出日益紧密和复杂,任何一个企业的生产都不可能单独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单个企业要想预测需求变化对各类企业的直接或间接成本的影响,计算数以千计的需求价格弹性,这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企业最佳的行事方式是根据有直接要素供给关系的企业所提供的信息调整价格。需求的变化对单个产品的影响在错综复杂的投入产出链之间的传递十分缓慢。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总需求发生变动,单个企业在没有得到直接供应商价格变动通知之前,宁可保持自己的产品价格不变,以维持已经存在的相对价格比例。当所有企业都采取这种价格行为时,众多企业之间的投入产出联系就会出现成本的粘性,进而导致价格的粘性。 2、价格粘性下的货币非中性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经济学家认为,当价格具有粘性时,货币是非中性的。中央银行减少货币供应量,使总需求减少,此时,由于价格粘性的存在,价格变动调节需求的作用无从发挥,市场上出现过剩产品,市场不能出清。相反,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应量,使总需求增加。由于价格具有粘性,市场上出现了产品的供不应求,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可见,货币量变动后,企业不改变价格而变动产量,导致经济的大幅波动,货币是非中性的,至少在短期内是这样。 总之,工资粘性和价格粘性理论是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它在为原凯恩斯主义提供微观经济基础的同时,坚持了原凯恩斯主义的中心论点:市场是非出清的,宏观经济政策有效的,从而为国家干预经济的学说重新争得了一个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但是,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工资与价格粘性理论并不系统和完善,例如,在众多的工资和价格粘性的原因中,无从了解工资和价格粘性是否有统一的原因。 三、利率作用与信贷配给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原则上同意原凯恩斯学派的利率作用理论,但又对其进行了修正与发展。他们认为,企业的投资资金主要有两个来源:信贷和股票。在企业的全部资金中.企业的投资需求主要地表现为对贷款的需求。而信贷市场是个信息不完全的市场,贷方和借方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在这样的市场中,利率机制与信贷配给机制同时发挥作用。 (一)利率的激励效应与选择效应 1、利率的激励效应。所谓利率的激励效应是指利率的高低能改变借款者对待风险的态度。利率的这种激励效应使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的银行在确定贷款利率水平时,必然要考虑利率水平的高低对借款者行为的影响。因为如果贷款利率比较高,必然会刺激借款者投资于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而高风险高收益项目显然会增加借款者破产的可能性,降低其还款概率,银行贷款的风险将随之加大,收益随之降低。 2、利率的选择效应。利率的选择效应具有正反两个方向:(1)正向选择效应是指银行收益随着利率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利率正向选择效应的特点是:随着利率水平的提高,利率的正向选择效应递减。(2)利率的反向选择效应是指较高的贷款利率会使那些偏好低风险、具有良好资信的借款者退出信贷市场,不再申请贷款,而那些偏好高风险、资信较低的借款者仍愿意以高利率借款,这些借款者要么无力还款,要么就根本没有打算还款,因此,贷款拖欠的概率提高,银行收益下降。利率反向选择效应的特点是:随着利率水平的提高,利率的反向选择效应递增。 当利率的正向选择效应超过利率的反向选择效应时,银行收益随利率的提高而增加;反之,当利率的反向选择效应超过正向选择效应时,银行的收益将随利率的提高而下降。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认为,在不完全的信贷市场上,银行虽然缺乏充分的信息去识别借款者的资信度和投资的风险性,但却可以利用利率的反向选择效应作为检测机制,由此推断借款者喜好风险的程度和贷款的风险性。假定所有申请贷款的借款者被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存在着一个临界利率。银行通过改变临界利率的值就可以推测出借款者投资的风险性,银行根据借款者投资的风险性可以预测还款概率。反之亦然。(二)银行最优利率的确定与信贷配给10 1、银行最优利率的确定原则。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认为,银行可以根据利率的正反向选择效应确定银行的最优利率。最优利率的确定原则是使此水平利率的正向选择效应等于反向选择效应,即正向选择效应和反向选择效应相抵消时的利率是银行的最优利率,这时银行收益达到最大化。因为当银行贷款利率很低,各类借款者还款概率都很高,此时,只有利率的正向选择效应在起作用。随着利率水平的不断提高,利率的激励效应诱导借款者去从事有较高风险和较高收益项目的投资,偏好低风险的借款者逐渐退出信贷市场,借款者拖欠贷款的概率增大,银行贷款风险随之增大。银行的预期收益随之减少,此时,利率的正向选择效应和反向选择效应都在起作用。当利率的正向选择效应大于反向选择效应时,银行总收益还是呈现上升趋势,随利率的提高而递增。在利率连续提高的过程中,利率的正向选择效应递减而反向选择效应递增,银行总收益的上升势头会随着反向选择效应越来越大而受到阻遏。当利率提高到某一水平后,利率的反向选择效应超过正向选择效应,企业拖欠贷款的概率显著增大,银行贷款风险剧增,银行收益将随利率的增加而递减。显而易见,正向选择效应和反向选择效应相抵消时的利率是银行的最优利率,此时,银行收益达到最大化。 2、信贷配给。根据上述原则确定的银行最优利率通常不等于信贷市场出清时的均衡利率,此时的信贷市场将出现配给效应。 当信贷市场中对资金的需求大于供给时,市场出清的利率,即均衡利率会提高,市场利率高于银行最优利率。银行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会理性地以低于市场利率的最优利率贷款,同时以配给方式部分满足市场对贷款的需求,利率机制与配给机制同时发挥作用。实行信贷配给时,银行优先给那些资信度高的借款者贷款,鼓励从事低风险投资的借款者多贷款,限制或不给高风险借款者贷款。因此,不完全信息的信贷市场通常是在利率与配给的双重作用下达到均衡的。只有在极偶然的情况下,市场出清的均衡利率才与银行最优利率相吻合,信贷市场在利率的单独作用下处于惟一的均衡状态。可见,信贷市场出现配给,是自由信贷市场中银行依据利率的激励效应和选择效应,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而理性行事的结果,它不是国家干预的产物。利率的提高可能引起银行通过信贷配给使信贷市场达到均衡,市场中实际利率已不是使市场出清的均衡利率。实际利率通常小于均衡利率,它不能作为反映信贷市场供求状况的指标。也正因为此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心惟一地定位在利率指标上便有其不合理的一面,信贷配给应该成为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另一渠道。 四、经济滞胀理论 为了重振凯恩斯主义昔日的雄风,弥补凯恩斯主义理论体系的不足,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一些经济学家:林德贝克、萨默斯、夏皮罗、斯蒂格里茨等,创建了劳动市场理论,在经济主体效用最大化和理性预期的基础上推导工资粘性的同时,论证了非自愿失业的存在。其中的效率工资论、失业滞后论较好地解释了经济滞胀的原因。 (一)效率工资论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效率工资论。我们以一个较有代表性,也较为流行的效率工资论——逆向选择模型为例,分析非自愿失业与高工资的并存。1、效率工资的决定。逆向选择模型认为,在劳动市场上,如果企业的信息是完全的,它能够真实地知道每个工人工作的效率,它就会设定不同的工资水平招聘具有不同工作效率的工人,但企业的信息是不完全的,在非完全信息的劳动市场上,企业常常用相同的工资水平招聘所有的工人(或者至少是很大一批数量的工人)。现在的问题是,企业如何确定这个工资水平?企业知道,如果它降低工资,应聘的工人数量会减少,而且会引起应聘队伍结构的变化:高效率工人所占比例下降,低效率工人所占比例上升,从而使整个应聘队伍的平均效率下降。相反,如果企业提高工资,应聘工人的数量就会增加,结果是整个应聘队伍的平均效率上升了。新凯恩斯学派的经济学家“把这种不利的筛选作为逆向选择——有更多信息的人(在这种情况下是了解自己在外面机会的人)以一种不利于信息少的人(企业)的方式进行自我选择的趋势——的一个例子”。 由此可见,在企业给出的工资水平与应聘工人的平均效率之间存在着一个同方向变化的关系:平均效率随着工资水平的上升而上升,随着工资水平的下降而下降。进一步研究这种关系还会发现,它具有如下两个特点:一是当工资下降到一个很低水平(但仍然大于零)时,平均效率就可能已经下降到零。另一个特点是,随着工资水平的不断提高,尽管应聘工人的平均效率在不断地提高,但提高的“速度”却是越来越慢,即工资增加对平均效率的影响是“递减”的。 而W-e曲线图就形象说明了工资水平和平均效率之间的关系。图中,横轴的w代表工资水平,纵轴e代表工人的平均效率。曲线w—e为工资—效率曲线。工资-效率曲线的特点是向右上方倾斜,表示工人的平均效率将随着工资的上升而上升。一是它与横轴的交点大于零,与横轴的交点大于零意味着存在一个最低工资Wm10 ,当实际工资低于这个最低工资时,企业将很难找到愿意工作的工人,因此,在工资下降到零之前,平均效率就将已经下降到“零”;一是它向上凸出,这意味着,工资变动对平均效率的影响是递减的。由该图还可以得到企业的最优工资策略。企业在招聘中追求的显然是最大的工资效率,即每单位工资水平上的效率e/w。在图中,每一工资水平上的工资效率e/w的几何表示是工资—效率曲线在相应工资水平上的点到原点的连线的斜率。由图可见,这个连线的斜率在工资为W*时达到最大,从而W*成为企业的最优工资水平,也就是所谓的效率工资。 2、效率工资与非自愿失业。企业从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出发确定的效率工资只与工作努力函数有关,而与劳动市场是否处于均衡状态并无必然的联系。因此,效率工资并不一定恰好与市场出清时的均衡工资相等。事实上,二者经常不一致。 当效率工资低于市场出清时的均衡工资水平时,效率工资将失去作用,劳动市场中起作用的是均衡工资,原因来自于劳动供给方面的约束,此时,实际就业量由均衡工资水平决定,即实现充分就业。 当效率工资高于市场出清时的均衡工资水平时,均衡工资将失去作用,劳动市场中起作用的是效率工资。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企业选择较高的效率工资为实际的工资水平,并进而根据选择的实际工资水平决定劳动的实际雇佣量,此时,劳动供给大于劳动需求,劳动市场出现非自愿失业。失业之所以是非自愿的,是因为这些失业者愿意接受现行的效率工资(或者甚至更低一点的工资),但还是不能就业。面对大量的非自愿失业,企业仍然不愿意降低工资,因为降低效率工资的同时意味着效率的损失,从而意味着利润的损失。 可见,当劳动市场中较高的效率工资发挥作用时,非自愿失业不可避免。而较高的效率工资水平增加了商品的成本,促使物价水平提高,于是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存,经济滞胀现象出现。(二)失业滞后论 由林德贝克、斯诺尔和萨默斯等提出的失业滞后论是一个较少受到批评,很有发展前景的劳动市场理论。它在解释经济滞胀现象的同时,提出了迥异于传统经济理论就业理论的新型就业理论。传统经济学认为,从长期来看,经济总是处于充分就业水平;当短期经济中存在失业时,由于工资具有完全的弹性,能够迅速通过工资的降低使经济恢复到充分就业状态。货币主义学派提出的“自然失业率”假说(详细介绍请看第九章)发展了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在短期,货币政策虽然可以利用通货膨胀与失业的替代关系降低失业率,使实际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但这仅仅是暂时现象,经过一段时问后,这种替代效应就会消失,实际失业率又会回到自然失业率,而自然失业率的高低是由劳动市场的状况决定的,其变动极为缓慢,不受短期实际失业率的影响。因此,从长期来看,短期实际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无关,或者说,短期实际就业率与长期的均衡就业率无关。对此,新凯恩斯学派持不同意见,他们用一个局内人—局外人模型,说明失业率会持续,实际的就业率对均衡就业率有影响。当实际就业率偏离均衡就业率时,市场机制不会驱动就业率再回到均衡就业时的水平。 1、对经济滞胀的解释 林德贝克和斯诺尔认为,对于企业来说,就业工人是所谓的“局内人”,而失业工人则是所谓的“局外人”。如果企业决定雇佣失业的“局外”工人来取代就业的“局内”工人,则尽管可以减少工资成本,但却会增加其他方面的成本。这些成本主要包括: (1)解雇就业工人的成本;(2)招聘新工人的成本;(3)训练新工人的成本;(4)协调新老工人之间关系的成本。 企业是否决定用低工资失业工人来替代高工资就业工人,显然要看上述成本与低工资收益的相对大小。如果这些成本加在一起超过了低工资所带来的好处,企业就宁愿对就业工人支付较高的工资,而不愿雇佣低工资失业工人。此外,企业也知道,这些新工人的“便宜”也只是暂时的。新工人在接受了训练之后,就有可能要求得到更高的工资。这个事实提供了进一步的理由,使企业不去雇佣这些“便宜”的新工人。另一方面,如果企业不愿意用失业工人来取代就业工人,则它就无法降低就业工人的工资。 如果企业试图降低就业工人的工资,就业工人就可以利用怠工、罢工以至辞职等方式相威胁,因为这些就业工人也和企业一样清楚地知道企业的“底牌”:解雇他们的成本实在太大,还是不解雇为好。这样,在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行为下,工资具有粘性,劳动市场出现非自愿失业。林德贝克和斯诺尔利用这个理论解释了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滞胀现象。10 2、对就业理论的发展 布兰查德和萨默斯利用局内人—局外人模型分析了实际失业和均衡失业之间的关系,认为随着实际失业的增长,均衡失业也随之而增长,从而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就业理论。 布兰查德和萨默斯的基本假定是:工资谈判决定名义工资,企业根据谈判决定的工资来决定其劳动雇佣量。在这一假设前提的基础上,他们认为企业对劳动的需求是一种消费者需要企业的产品,进而引致或派生的需求。因此为了研究劳动需求,首先需要研究产品需求。一般来说,某个企业的产品面临的需求可以看成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社会总需求的大小;一是该企业的价格相对于社会一般价格水平的高低,即相对价格水平的高低。如令yi是第i个企业的产品需求的对数值,则第i个企业的(对数形式)需求函数就可写为: yi=(m—p)—a(pi—p)a>l (5.1) 其中,m和p是名义货币和一般价格水平,pi是企业i的名义价格。所有变量均为对数值。企业为了生产出与需求数量相一致的产品,必须决定所需雇佣的劳动量,这又取决于企业的生产函数。假定企业的生产函数采取以下最简单的形式: yi=ni (5.2) 即企业的产量只是劳动投入量n的函数,并且劳动的规模收益、边际收益都不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 pi=wi (5.3)即使雇佣劳动的边际成本(以劳动工资wi代表)等于边际收益(由于劳动边际收益不变,从而可看成是产品的价格pi)。同时,从整个社会来说就有: p=w (5.4) 其中,w是总的名义工资指数。将公式(5.2)(5.3)(5.4)代入需求函数(5.1),即可得到企业的劳动需求函数: ni=(m—w)—a(wi—w) (5.5) 即每个企业的就业量取决于以工资单位衡量的实际货币余额(m—w)以及该企业支付的相对工资(wi—w)。由于(m—w)是外生变量,现在剩下的问题就是:企业的相对工资中wi是如何决定的?一旦这个问题得到解决,则根据劳动需求函数就可求出就业量ni。布兰查德和萨默斯分析了各种可能的情况,这里我们只介绍其中一种最简单的情况。 假定在企业的内部存在着一群在职工人ni*,他们被称为“局内人”。在工资谈判中,这些“局内人”的利益是主要的考虑对象,并且他们的力量十分强大,以至于可以单方面决定工资。他们的目标则是制定这样一个工资水平,使得(按企业的劳动需求)预期的就业水平恰好等于全体“局内人”的数量,即要求: E(ni)=ni* (5.6) 如果假定所有的企业雇佣的工人数相同,所有的工人选择相同的名义工资,并且惟一的冲击只来自货币方面,则有: wi=w=E(w) (5.7) 将公式(5.5)、(5.7)代入(5.6)得到: ni=ni*+[m—E(m)] (5.8) 由于各企业就业相同,所以可以去掉下标i,则得到整个社会的总就业量决定公式: n=n*+[m—E(m)] (5.9) (5.9)公式表明,总就业量取决于“局内人”的数量和随机的货币冲击(未预期到的名义货币的运动)。“局内人”的数量如果认定就是在谈判时的在职工人的数量,则n*就等于n(—1),n(—1)表示企业在前一期的就业量。(5.9)式变为: n=n(—1)+[m—E(m)] (5.10) 从公式(5.10)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①10 当经济中出现未预期到的货币供给冲击时,总需求发生波动,实际就业量随之变动。②当经济中没有货币冲击时,均衡就业量等于上期的实际就业量,经济并不具有回到任何固定的均衡就业水平的倾向。 这个结论隐含着如下的机制,即:当货币供给减少使总需求减少时,在职工人不愿意削减工资,在工资不变时,总需求减少引起劳动引致需求减少,就业随之减少。当货币供给增加使总需求增加时,“局内人”都被雇佣后仍有对劳动的引致需求,此时,愿意接受较低工资的“局外人”才被雇佣。货币的冲击引起了就业的实际变化。当冲击过后,就业量并不回到长期均衡状态,仍停留在变动后的实际就业状态,该状态一直持续到另一个冲击来改变它。 可见,失业滞后论的理论意义一方面体现在它提出了与传统经济理论完全迥异的新的就业理论,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就业理论;另一方面它论证了货币的非中性,货币量变动后,实际就业量会随之发生变动。 当然,上面介绍的这个简单模型也存在许多缺陷,为了弥补这些缺陷,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经济学家又提出了许多复杂的就业模型。目前,失业滞后论还在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之中。 五、货币政策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继承了凯恩斯主义及其信奉者重视货币政策作用的传统,但在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信贷政策主张等方面,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和中介指标 在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确定方面,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与原凯恩斯主义基本上是一致的。新老凯恩斯主义共同认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主要应该放在稳定物价和实现经济增长上,特别是在市场长期非均衡的情况下,政府有必要运用货币政策,利用货币的非中性来影响实际变量,促进市场均衡和经济增长。在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取方面,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和原凯恩斯主义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原凯恩斯主义主张把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定在利率上。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认为,由于在货币政策的传导中,利率和信贷渠道共同起作用,因此,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不能仅仅盯住利率,还应该把信贷配给量的增长率作为中介指标,通过政府的政策操作来稳定信贷配给量的增长率,修正信贷市场的失灵,在公众的理性预期和追求利润或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中,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 (二)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 新凯恩斯主义认为,原凯恩斯主义的传导机制理论在解释货币政策变动对于经济影响的强度、时间和构成方面存在着不足,他们提出了信贷传导机制理论,试图弥补这一不足。 信贷传导机制理论的建立有三个必要条件: 第一,至少在一些公司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公司向银行的贷款与其他形式的公司债务并不是完全替代关系,在公司的贷款供给减少时,它不能完全通过向公众发行债券来弥补贷款的减少。第二,当货币政策改变银行体系的准备金时,必然会影响到银行贷款的供给。第三,假定经济体系存在某种形式的不完全价格调整,从而使得货币政策的影响是非中性,即可以引起实际变量的变化,对实质经济产生有效的影响。 在这三个条件的基础上,信贷传导机制可以理解为是一个有关货币、债券和贷款三种资产组合的模型,并且在债券和贷款之间不存在完全替代关系。信贷传导机制说认为,由于不对称信息和其他摩擦因素的存在,干扰了金融市场的调节功能,出现了外部筹资的资金成本(如发行债券等)与内部筹资的机会成本之间裂痕加大的情况。这种裂痕被新凯恩斯主义称作“外在融资溢价”,它代表净损失成本。按照信贷传导机制说,货币政策不仅影响到一般利率水平,而且还影响到外在融资溢价的大小。外在融资溢价的变化比单独利率变化能够更好地解释货币政策效应的强度、时间和构成。新凯恩斯主义认为,有两个渠道可以解释货币政策行为与外在融资溢价之间的联系: (1)资产负债渠道。当借款人所面临的外在融资溢价取决于借款人金融地位时,货币政策就可以通过资产负债渠道进行传导。由于借款人的金融地位影响到他的外在融资溢价,因此也影响到他面临的借贷条件,进而影响到他的投资和生产。当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不仅影响到市场利率,而且还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借款人金融地位时,就出现了货币政策传导的资产负债渠道。10 (2)银行借贷渠道。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认为,货币政策除了对借款人资产负债的影响外,还会通过商业银行贷款的供给来影响外在融资溢价。银行贷款的减少将增加外在融资溢价和减少实质经济活动。当中央银行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后,就会限制银行贷款的供给,通过银行借贷渠道使企业减少投资,收缩生产,减少雇员,产生经济紧缩的效应。 为了证实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伯南克和伯林达(A.Blinder)对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伯南克和伯林达分三个时期比较了美国货币与信贷与产量之问的相关关系。据此,他们认为,在20世纪80年代后受金融创新的影响,货币需求越来越不稳定,其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也越来越不确定;而同时在银行贷款占主要外部资金来源的61.9%(债券占29.8%,股票占2.1%)的情况下,银行贷款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非常明显,因此与其研究不稳定的货币需求,还不如研究银行信贷需求。 (三)信贷政策主张 根据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信贷配给理论,在信贷市场中,利率机制和配给机制同时发挥作用,银行通常不是采用提高利率的办法,而是运用配给的方式使信贷市场达到均衡。“例如,对于一些社会效益高、风险大的项目是有效的,便却会因得不到贷款而无法投产,社会福利受到损失。”因此,根据信贷配给理论,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主张政府应加强信贷政策的作用,通过政府的干预修正信贷市场的失灵,以实现贷款的最佳配置。他们提出的政策建议是:政府应该积极运用信贷补贴政策来干预信贷市场,以实现信贷市场的效率最优。 运用政府信贷补贴政策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小额信贷补贴政策,即政府给予少量的贷款补贴或税收优惠,这样会降低市场利率,而市场利率的下降可以出现两个效应,首先,它使原先那些有高收入和高还款率但没有投资的人,现在被诱致投资,这将有益于社会;其次,有更多低收入和低还款概率的人也被吸引到投资行列中来。另一种是提供贷款担保,这是政府信贷补贴政策的一种特殊情况,在政府担保的情况下,市场利率变为无风险利率,使投资有利于社会,并通过政府担保使均匀期望报酬(R)大于银行要求的收益(ρ),从而改善信贷市场的贷款配置,使得有社会效益的项目都能够获得贷款,这无疑有利于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目标。1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